APP下载

城乡社会统筹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2014-08-15仪名海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00000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城乡经济社会保障城乡

文 仪名海(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00000)

一、作为“城乡统筹”研究新方向的“城乡社会统筹”

在党和国家的文件和报告中,涉及 “城乡统筹”相关问题时,大多用“城乡一体化”、“城乡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等提法。因为研究侧重的不同,提法也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强调城乡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区域发展既有经济发展、也有社会发展,既有政治进步,更有民众素质提升。因此对于“城乡统筹”而言,不同的理论指称所指向的研究主题和具体研究内容也有很大差异。以使用较广泛的“城乡一体化”为例,这是指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形式,是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王桂平,2008)但是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的具体关系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的提出是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都把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作为整体而考虑。“城乡一体化”强调的是城乡融合的结果;而城乡统筹发展则主要是一种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是用统筹的思想来指导发展的实践,强调过程。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内容是否一致?这里值得商榷之处颇多。因此,虽然对于“城乡统筹”研究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但这些成果大多集中于城乡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对于城乡社会统筹的研究,其理论硬核该具备何种特征,其理论保护带 (伊姆雷 拉卡托斯,2005)的可能发展方向在哪里等都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辨析。

(一)“城乡社会统筹”概念界定

关于“城乡社会统筹”,理论界多从广义的角度来解释:刘奇、王飞指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精髓所在,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刻实践‘三个代表’的精神,以人本为核心,冲决中国社会最后一道人为的等级壁垒,打破等级差别的发展观念,统筹城乡关系,统筹农民和市民待遇,建设一个人不分城乡高下、全体公民一律平等的公平社会”(刘奇、王飞,2003)。他们认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调整并健全县域社会管理和组织结构,以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县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为突破口,推进城乡统筹进程。宋洪远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财税制度缺陷、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等方面来分析统筹城乡社会发展,认为是这些因素阻碍了统筹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宋洪远,2003);在政府文件和政策宣传中,常常将社会发展与民生建设等同或结合起来,认为社会发展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公共事业等社会领域内的各个具体层面,统筹城乡的社会发展就是要对这些具体方面进行统一筹划和协调。

不难看出,作为“城乡统筹”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城乡社会统筹”应从狭义的层面来理解,即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从空间布局上做到城乡良性互动,从社会管理上逐步实现城乡平等,从公共服务供给上逐步实现均等化,其最终目标是使城乡居民获得同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益,让城乡居民平等享有现代化进步的成果。

(二)“城乡经济统筹”与“城乡社会统筹”的辩证关系

“城乡统筹”通常指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简而言之“城乡统筹”指的就是“城乡经济统筹”。无论是政府的实际工作,还是理论研究的具体深化,都有必要厘清“城乡经济统筹”与“城乡社会统筹”的关系。

要分辨“城乡经济统筹”与“社会统筹”的关系,首先要分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按照传统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依据此种逻辑,“城乡经济统筹”是“社会统筹”的前提和基础,更为极端的观点是,“城乡统筹”应该先发展城乡经济,只有城乡经济先发展了,才能有实力和能力进行“城乡社会统筹”。城乡统筹工作应该以发展经济为先导,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了,政府财政实力增强了,市场培育成熟了,才是“城乡社会统筹”工作全面开展的最佳时期。诚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有普遍适用性,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形成却具有共时性。对于区域发展现代化而言,在城乡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转型,城乡社会发展也会伴随着城乡经济的演化而改变。如果在城乡现代化的进程中,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就会陷入“唯GDP”的误区,人为地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因此,城乡经济发展与城乡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应该是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既要重视经济发展,更要重视社会发展。在此种意义上,城乡经济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发展。相应地,城乡社会发展也能很好地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基础和制度氛围。

考虑“城乡统筹”中的“社会统筹”,就要首先考虑城乡发展的失衡之处。在大环境影响下,城乡经济统筹更加明显,地方政府也易于施力。城乡社会统筹虽然重要,但似乎缺乏具体的指标。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公共事业等社会管理各领域似乎都与“城乡社会统筹”关系密切,但又没有明确的重点。事实上,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缘于我们对社会管理事务和社会空间培育的混淆。不言而喻,对于社会管理事务,我们可以根据地方政府的职能划分,进行相应的归类,但对于社会空间培育,却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具体而言,“空间”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概念,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和心理的三个层面的空间涵义。”(罗敏、祝小宁,2003)城乡社会空间与城乡经济空间在物理层面是相通的,即同处于自然的物理空间场域之下。而社会与心理层面的空间是社会空间所独有的,是社会空间赖以存在和生产的独有要素。因此,一方面城乡社会统筹就是要进行城乡空间结构的统筹。这种空间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城镇和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形成以后,若要搬迁或改动,困难很多,成本代价很大。另一方面,城乡社会空间统筹是城乡“社会性”空间的统筹,即在社会组织层面和心理特征层面实现城乡居民的一体化。易言之,从政府管理角度,既要对城乡居民进行统一的公共管理,又要对其提供统一的公共服务。从社会培育角度,既要对城乡居民进行同等的现代意识培养,又要对城乡民间团体发展,尤其是乡村民间团体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我国“城乡社会统筹”研究的路径选择

在梳理了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后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也即“社会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历史观意义上的发展,即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运动的过程;二是指发展理论或现代化理论意义上的发展,特指‘后发展’,亦即非西方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运动过程。”(任维德,2010)前者可视为广义的社会发展,后者可视为狭义的社会发展。对于狭义的社会发展,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宏观层面的社会发展,更多是针对一国或区域的整体而言,而微观层面的社会发展,则主要针对一国或区域发展中相对于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发展。因此,“城乡社会统筹”研究视野中的社会发展,主要指狭义“社会发展”中的微观层面。从发展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乡社会统筹”研究就是要在借鉴经典理论模式的基础上,对其在当代中国城乡统筹的应用进行检验和修正。具体而言,当前国内对于城乡社会统筹问题的研究,可供选择的研究路径大致如下:

(一)具体问题关注派

该派学者认为,任何学科的精神实质都是从问题出发来进行研究,只有及时回答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持理论的生命力,“城乡社会统筹”也不例外。对于具体问题的关注,既有行动层面的,也有社会学理论层面的,更有深层次哲学层面的。在对众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论发展也开始获得相应的提升。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当务之急是这些地方千万不要盲目模仿和照搬已有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而要创新,建立低门坎、易进入、可持续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高君,2006)我国城乡社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概括也是常见的研究方法。如苏明认为我国城乡社会发展存在的重大差距有“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城乡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差距;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苏明,2006)此外,早期的诸多研究集中在关于城乡社会发展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和对策提出,如徐勤指出,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着种种问题。“从长远的观点看,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养老制度的两个方面,一方的削弱应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在家庭供养资源减少,供养力下降,传统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挑战的形势下,只有发展社会养老才是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徐勤,1997)

(二)理论提炼对话派

“理论提炼对话派”致力于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实践分析,特别是针对各种有关中国现实理论的优势和不足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提炼。在此基础上,将所提炼理论与现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进行沟通与对话,以实现中国社会学理论与现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融合。持这种主张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在基本取向上一致,因此可以通过对话,从现代西方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及哲学中吸取合理的思想资源,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如钱振明的《走向空间正义:让城市化的增益惠及所有人》,此类学者努力构造当代马克思主义城乡社会空间正义理论,一种理论提炼和对话的尝试。(钱振明,2007)。蔡昉通过对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分析,明确了“正是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总体变化,使得中央政府统筹城乡就业和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号召,与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之间形成了更高的激励相容性。”(蔡昉,2010)

(三)经典模式回归派

与前述两种取向不同,“经典模式回归派”的学者认为,要真正把握城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回到”并深入到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所总结的经典模式发生与发展的特殊背景之中。厘清这些经典模式总结提炼的形成背景、前提假设和应用边界。持这种研究取向的学者认为,“城乡社会统筹”研究不仅是对近现代西方相关理论的引用、借鉴和继承,更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之上的重新审视和解读。如崔功豪等对于城乡社会统筹动力机制的研究。“城市边缘区演变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内部发展压力作用于郊区所产生的被动型城镇化力和郊区自发的城镇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展受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崔功豪,2004)李景韬提出的“从二元到三维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就是要建立一种“以法定基本保障、地方政府补充保障、商业性附加保障为基本内容的三维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种既符合现代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又适合当前国情的过渡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李景韬,2007)

事实上,在实际研究中很难看到上述几种研究取向的截然对立,更多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共生。不言而喻,这几种研究取向可能在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同时并存,并通过交融互动和比较竞争,促进“城乡社会统筹”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

本文从“城乡统筹”研究和社会发展研究两个视角审视了“城乡社会统筹”研究的学术坐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乡社会统筹”研究的可供选择路径进行了归纳和对比。但对于“城乡社会统筹”研究是否可以从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视角切入,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并未涉及。此外,囿于阅读和学术积累,对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梳理并未根据经典作家一一展开,每一位发展社会学历史上的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对“城乡社会统筹”研究的参考借鉴不止于本文所列,需要专门做细致梳理。不过无论哪种程度的借鉴,应该都是在“具体问题关注派”、“理论提炼对话派”和“经典模式回归派”三种选择中进行。

[1]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ed.by Gabriel Almond and James S.Coleman,1960.

[2]王桂平,东西部城乡一体化水平比较研究——以陕西省和浙江省为例[D].西北大学,2008(06).

[3]刘奇,王飞,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3(09):7.

[4][英]伊姆雷 拉卡托斯著.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宋洪远,统筹城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的农村问题和未来的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03(11).

[6]罗敏,祝小宁,城乡公共服务的社会空间均衡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04).

[7]任维德: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

[8]高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的几点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9]高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05).

[10]卢海元,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J].中国 城乡桥,2006(06).

[11]苏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机制和宏观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8).

[12]徐勤,农村的家庭养老能走多远[J].人口研究,1997(06).

[13]钱振明,走向空间正义:让城市化的增益惠及所有人[J].江海学刊,2007(02).

[14]黄英君,郑军,我国二元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反思与重构: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分析[J].保险研究,2010(04).

[15]蔡昉,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社会福利制度统筹[J].经济学动态,2010(12).

[16]苏胜强,杨海涛,许苗苗,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研究:历史的路径依赖与现实选择——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J].农村经济,2009(01).

[17]崔功豪,武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1990(04).

[18]姜作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战略抉择[J].农村.农业.农民,2004(05).

[19]李景韬,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建设刍议[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02).

[20]阿历克斯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1]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21.

[22]张雷声:当代西方世界体系理论评析[J].教学与研究,1997(01).

猜你喜欢

城乡经济社会保障城乡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从民国北平郊区的“留守”“空巢”现象看城乡经济流动
城乡涌动创业潮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耦合与协调模型的分析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