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2014-08-15丁金囡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谷胱甘肽胰腺

丁金囡

0 引言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因复杂、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是腹部外科中最危重的疾病之一[1]。由于胰酶及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SAP患者常出现难以逆转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生长抑素是人工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抑制胰酶分泌、减轻胰腺自身消化的作用[2];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一种三肽,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抗氧化等作用[3]。为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生长抑素对于SAP患者的治疗效果,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52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7~61岁,平均年龄(46.4±4.2)岁。对照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7.2±5.1)岁。两组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入院,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研究方案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SAP诊断根据:《2013年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4],以下3项中符合2项即可诊断:①与AP符合的腹痛(急性、突发、持续、强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3倍以上正常上限值;③增强CT/MRI或腹部超声呈AP影像学改变。

1.3 排除标准 ①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②患有糖尿病、严重高血压、血液病、肿瘤等;③严重过敏体质患者,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绝对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曲肽0.3 g+生理盐水57 mL 微量泵静注,2.5 mL/h,24 h注完,连续使用7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1.5 g静滴,1次/d,连续使用7 d。

1.5 观察指标 ①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②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③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恢复正常时间;④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γ-谷氨酰转移酶(γ-GT);⑤炎性细胞因子(标本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⑥氧化指标(标本为血清):血清丙二醛(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采用三氯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⑦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窘迫综合征、肾衰、肝衰、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⑧死亡例数。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胃肠道功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观察组腹痛、腹胀、胃肠道功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略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体征、胃肠道功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d)

2.2 两组肝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ALT、AST、TB、γ-GT明显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炎性因子及氧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IL-6、IL-8、CRP、TNF-α、MDA、SOD均明显降低,IL-10、GSH-Px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L-6、IL-8、CRP、TNF-α均明显降低,GSH-Px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IL-10、SO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8、CRP、TNF-α、MDA、SO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GSH-P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肝功能情况比较

表3 两组炎性因子及氧化指标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与死亡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肝功能衰竭、胰腺假性囊肿、脓肿发生例数及死亡例数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与死亡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SAP治疗困难,病死率约为25%[5]。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主要认为源自细胞因子网络的免疫损伤是SAP发生的重要原因[6]。SAP出血、水肿、坏死后,胰酶大量激活导致自身消化,并大量吸收入血,导致炎症因子及氧自由基大量产生,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高凝,并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SAP除引起SIRS和胰腺自身消化外,由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还可致机体蛋白分解,出现负氮平衡,胃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免疫功能紊乱,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7]。免疫反应的变化在SIRS和MODS、继发性感染、脓毒性并发症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与SAP有关的炎性因子主要有IL、TNF-α、核因子-κB、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有报道,微循环障碍是重症胰腺炎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8]。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引起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量氧自由基释放,胰腺血管通透性增加,微血管痉挛,大量炎性因子如IL-6、IL-8、TNF-α等释放入血,从而使全身组织器官受到损害。

重症胰腺炎常并发肝功能损害,其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炎性介质直接介导肝细胞损害;②胰腺出血、水肿,压迫胆总管,使胆道梗阻,胆汁排出障碍,造成肝细胞损害;③胰腺炎时,大量胰酶及炎性因子入血,使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造成肝脏血液循环障碍;④大量细胞因子直接损伤肝细胞;⑤胰腺出血、坏死,释放出大量氧自由基,导致组织氧化损伤。胰腺炎损伤肝脏后,肝脏解毒及清除炎性因子、氧自由基的能力下降,从而使这些物质引起更为严重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常采取非手术方式。现临床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①液体复苏治疗,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9];②肠内或肠外的营养支持治疗,维护肠道黏膜功能[10];③对确诊的胰腺感染、脓毒症或MODS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④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非选择性清除促炎因子,改善各脏器功能[11];⑤局部动脉灌注治疗,使药物高浓度集中于胰腺组织,以控制胰腺病变发展;⑥内镜及手术治疗。

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已得到研究者的认可。生长抑素具有抑制胰腺分泌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对防治SIRS具有重要意义[12]。生长抑素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肽类激素,可以降低胰液、消化酶及碳酸氢盐的分泌量。生长抑素还可以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血淀粉酶水平;具有抑制胰酶活性、抑制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的作用[13];松弛Oddi括约肌,促进胰液的排出,降低胰管内压力,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此外,生长抑素可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增强,从而促进胰腺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生长抑素对于控制炎症发展有较好的作用,但对氧自由基的氧化损伤作用甚微。有研究报道,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于SAP有较好的作用[14]。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通过脱水缩合而成[15]。GSH可激活多种酶,从而影响三大物质的代谢,对于细胞的代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GSH还是体内重要的氧化还原剂,可以直接或通过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过氧化物、自由基相结合,防止巯基的蛋白质以及巯基酶被氧化,从而维持细胞膜的稳定、维持细胞骨架完整性和防止脏器损伤。因此,GSH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非酶性氧化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解毒、促进铁的吸收等多种生理作用[16]。GSH量的多少是评价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在SAP发生时,GSH可为氧自由基提供H+,将氧自由基转化为水,从而防止细胞损伤。肝脏是GSH产生的主要场所,对清除过氧化物具有重要作用,在肝脏病变或者低氧血症时,GSH生成减少,从而进一步损伤肝细胞功能。GSH还可以提高肝细胞对氧自由基的耐受程度,增加肝细胞膜的稳定性。有报道,GSH对于改善微循环、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都有重要作用[17]。

IL-10是由Th2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其主要功能是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T细胞合成IL-2、IFN等因子,对抑制炎症的发展有重要作用[18];MDA是生物体内自由基作用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的产物,具有细胞毒性[19];SOD也是生物体内的活性物质,能消除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对抗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但与氧自由基反应产生的过氧化氢仍对机体有部分毒害作用;MDA和SOD都是氧化因子。GSH-Px是机体内广为存在的一种过氧化物分解酶,能使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成无毒的羟基化合物,属于氧化抑制因子[20-21]。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在症状、体征、胃肠道功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表明GSH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在肝功能方面,两组治疗后ALT、AST、TB、γ-GT均较治疗前降低,而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表明GSH联合生长抑素对患者的肝功能也具有保护作用。在炎性指标方面,两组IL-6、IL-8、CRP、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而两组IL-10都较治疗前上升,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GSH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较单一生长抑素治疗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更明显。在氧化指标等方面,观察组MDA与SOD的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而GSH-Px明显升高;对照组MDA及SOD无明显改变,虽然GSH-Px水平在治疗后升高,但仍远低于观察组。表明GSH在抗氧化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死亡例数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表明GSH联合生长抑素对减少患者并发症,以及减少患者死亡例数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生长抑素治疗SAP具有症状缓解时间短、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保护肝功能、抗炎及抗氧化作用强、并发症发生较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大碧.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现状[J].重庆医学,2012,41(14):1429-1431.

[2] 陈文炯,林少斌.生长抑素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741-743.

[3] 田锐,许飞,王瑞兰,等.氧化应激及凋亡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0):1088-1092.

[4] 孙备,贾光.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争议与共识[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2,11(4):314-317.

[5] 黎发家.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6):540-541.

[6] Tian R,Tan JT,Wang RL,et al.The role of intestinal mucosa oxidative stress in gut barrier dysfunction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3,17(3):349-355.

[7] Bansal D,Bhalla A,Bhasin DK,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vitamin-based antioxida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Saudi J Gastroenterol,2011,17(3):174-179.

[8] 吴新军,王雷,秦玉刚,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919-3921.

[9] 杨文雄,康利民,郑永,等.高渗盐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2,7(1):55-57.

[10] 程春生,贺克俭,张岖,等.还原性谷胱甘肽消耗与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2,33(2):179-181.

[11] 张东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0):904-905.

[12] 彭文洪,程家祯,李建忠,等.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9):957-959.

[13] Bor C,Adam F,Uyar M,et al.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dmitted to intensive care unit:SOFA is superior to Ranson′s criteria and APACHE II in determining prognosi[J].Turk J Gastroenterol,2013,24(5):430-435.

[14] 程春生,贺克俭,张岖,等.还原性谷胱甘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胰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6):570-573.

[15] 周瑞祥.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4):310-313.

[16] 龙彦.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71-72,92.

[17] 许志伟,陈胜,朱坚,等.生长抑素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的影响[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1):69-71.

[18] 冯博,杜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0):1084-1087.

[19] 陈宏,孙家邦,朱研,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目标指导的液体治疗[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68-73.

[20] 程黎,李建华.华法林在80岁以上伴有血栓形成史房颤患者长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620-4621.

[21] 林敏.2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3148-3150.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谷胱甘肽胰腺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谷胱甘肽响应型纳米制剂的制备及其对卵巢癌细胞的荧光成像与治疗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条斑紫菜Mu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克隆与分析
蚯蚓谷胱甘肽转硫酶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