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陇山林区白皮松容器育苗技术

2014-08-15刘冬皓王有科蔡国军陈建会

陕西林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白皮松小陇山林区

刘冬皓,王有科,蔡国军,陈建会

(1.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2.甘肃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兰州730020;3.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党川林场,甘肃 天水741038)

白皮松(Pinus bungeana)别名白骨松、白果松、蟠龙松,是我国的特有树种,树形高大雄壮,分枝扭曲多姿,树皮白色有光,针叶青翠可爱,适应性强、寿命长,初期生长缓慢,二十年以后较快,发展白皮松,既能绿化美化环境,又可开辟药源,市场前景广阔。白皮松在甘肃南部、东南部都有分布,小陇山林区海拨1 850m以下的地域有小片纯林或散生林。白皮松为阳性树种,喜生于排水良好而湿润的土壤上,对土质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石灰质土壤上均能生长。根深、能抗风,耐旱,耐贫瘠,抗湿能力强,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有较强的抗性。本文总结小陇山林区白皮松容器育苗的技术与经验,共生产者参考。

1 育苗地自然条件及规模

党川林场位于秦岭南坡,嘉陵江水系永宁河的上游,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党川乡境内,地理位置为E106°04′~106°18′,N34°06′~34°26′。平均海拔1 500~2 300m之间,该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0.9℃,年均降水量507.6mm,年均日照时数2 098.7h,年均蒸发量1 420mm,相对湿度69%,年均活动积温3 536.9℃,年均有效积温2 659.8℃,无霜期180d左右,生长期200d左右。气候特征为冬长夏短,春温高于秋温,冬冷但无严寒,夏热但无酷署,日温差大。本区土壤主要为棕壤和褐土,表土层腐殖质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3.22%,pH 值6.58。

育苗地有苗木200万袋,共计1.06hm2。安装微喷设施一套,已用于造林苗木80万株。

2 播种育苗技术措施

2.1 采种

白皮松5月开花,翌年10-11月种子成熟。采种时选择生长在土壤肥力较好的地段、发育健壮30~60a生的母树,当球果变为淡黄绿色时,及时采集,过迟鳞片开裂,种子散落。采后将球果摊晒到果鳞半开时,种子脱粒后,进行水选,除去秕籽和杂质,风干后装入麻包或筐内,放入干燥通风室内。50kg球果可采出种子1~1.5kg,发芽率60%左右。

2.2 作床及装袋摆放

容器苗是今后苗木生产的一种趋势,与裸根苗相比有许多优点,它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既生产了苗木发展经济又美化了环境。尤其是在条件恶劣地区造林更具优势,造林成活率高,一年四季均可栽植,集约化程度高,同时对立地条件适应范围广,理化性能良好、保温、通气透水、重量轻。

2.2.1 营养基质配制 在育苗的前一年秋、冬季,用过筛的腐殖土14m3,耕作土6m3,硫酸亚铁80~100kg,辛拌磷4kg,充分混合后用塑料薄膜覆盖,第二年春季装袋,可装高15cm,直径6 cm规格的容器袋10万袋。

2.2.2 育苗地选择 选择距造林地较近、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运输方便,水源充足,便于管理的地段。

2.2.3 作床 采用南北走向5~10cm高床,床面宽1.2m,长10m,步道宽40cm左右。育苗地周围挖排水沟,做到内不积水,外不水淹。

2.2.4 容器袋的选择 容器袋选用薄膜厚度0.03~0.05mm,农用无毒塑料薄膜,有底容器袋在容器底部打6~12个直径为0.4~0.6cm的小孔,小孔间距2~3cm,也可剪去两个底角,以防积水。

2.2.5 容器填装与摆放 填装基质前要将各种配料充分搅拌混合,并适当洒水,使基质含水量10%~15%。基质装至容器上缘0.5~1cm处为宜。容器装土后,摆放要整齐一致,容器之间要挤紧,高床周围要培土,以防容器倒塌。

2.2.6 土壤消毒 基质中常有大量的立枯病菌,育苗前必须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在播种前5~10 d,喷洒1.5%硫酸亚铁溶液,湿透土层10~15 cm,有较好效果。

2.3 种子处理

春播的种子须进行沙藏法催芽处理90~120 d,将种子与3倍的湿沙置于40~50cm的浅坑,上面盖草,在严寒到来时,坑面要封成土丘,但必须注意透气性。开春回暖时,要经常检查,见部分种子萌动露白,立即点播。经过沙藏的种子,不但发芽迅速,而且苗木生长健壮。也可在播前50d左右,将干藏的种子采用温水浸泡法处理,先用80℃热水浸种子2h,不断搅拌,之后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1h,再用温水浸种36h。存放在室内进行层积催芽,每天翻动1次,适当洒水,以种子微潮但不渗水为宜,晚间可用湿麻袋遮盖,早上开窗30min。天睛时,可在室外晒1h。也可用0.5ppm的赤霉素喷洒,打破种子休眠期,经过处理的种子,一个星期以后陆续发芽,可采用边捡边点播的方法,以芽长0.1cm播种为最佳时期。

2.4 播种

当春季土壤5cm范围内温度上升到15℃以上(林区每年在5月初)可播种。催芽处理露白的种子要及时下种,每袋播种量以1~2粒为宜,每公斤点播3 000~6 000袋。点播时要小心以防损伤苗芽,且苗芽朝下,播种深度以1cm为宜,不宜太深。播种后,有的容器因漏播等原因而缺苗,一般情况下,播后20d还未出苗者立即补播。

2.5 苗期管理

2.5.1 病害防治 幼苗期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易产生大量病菌。在土壤消毒不够充分或阴雨连绵天气时,幼苗易发生猝倒病和立枯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防治立枯病和猝倒病常用药剂及方法有:

(1)使用1%硫酸亚铁溶液,每10d喷1次。

(2)使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每7d喷1次。

(3)使用800~1 000倍溶液的百菌清溶液,每7d喷1次。

(4)使用800~1 200倍溶液的代森铵溶液,每7d喷1次。

以上农药交替使用效果最佳,间隔期为1周,发病严重时可多采用百菌清、代森铵。使用高锰酸钾时,喷药后15min,必须用清水把苗木冲洗干净,以防造成药害。同时,应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不得随手丢弃于苗床及步道上,防止病害蔓延。

2.5.2 鸟、虫、鼠防治 在子叶出土至种壳脱落期间约20d,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驱赶鸟类,以防鸟类危害,蚂蚁过多时用1 000倍液灭蚁灵进行防治。在播种后至出苗前种子易受鼠害,可用磷化锌拌松籽、瓜子等饵料诱杀。预防地老虎等虫害,可用磷化锌0.5kg和25~40kg切碎的鲜草加少量水拌匀,在晴傍晚撒在苗行间进行诱杀。

2.5.3 遮荫 因白皮松幼苗极易受到日灼伤害,出苗前期和进入伏天,必须进行遮荫,降低土壤温度和减弱光照强度,理想的遮荫方式应采用遮光率50%~60%的遮荫网,搭建高1.5m以上。林区气温低雨量多,可在苗木出齐后选阴天撤除遮荫网。

2.5.4 浇水 每天早晚各喷水1次,在高温天气,土壤干燥时喷水应少量多次,以有效降低土表温度,免使幼苗受高温危害,灌溉采用微喷较为理想。

2.5.5 施肥 1年生白皮松苗木一般不施肥,次年在6-7月份追施硫铵、销铵等氮素肥料,施110kg·hm-2,每月1次,施后充分浇水,以防烧苗。在苗木生长后期,停止追施氮肥,可喷磷、钾肥的浸出液(浓度一般为:磷肥3%,钾肥1%),防止秋梢陡长,促进苗木的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

2.5.6 松土、除草 杂草与苗木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对苗木危害极大。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以人工拔草为主,拔草前浇透水,拔后要喷水,避勉损伤幼苗。

2.5.7 芽苗移栽 对缺苗的容器袋进行芽苗移栽。

(1)经过消毒催芽的种子均匀而密集地散在已整好的苗床上,待幼苗出土后15~20d移植到容器中,一般在种壳将脱落,侧根未出现前进行。

(2)用以移栽的芽苗用湿布或麻袋片盖好,必须边移边栽,时间应在早、晚或阴天进行,栽植深度要超过原苗根痕迹处,移栽后立即洒水,一周内坚持早晚洒水,必要时还应遮荫。

2.5.8 间苗 幼苗出齐半月后,开始间苗,但要分几次进行,最终以每袋1株为宜,由于白皮松根系发达,可用剪刀剪除,防止触伤保留苗木。

2.5.9 苗木越冬 为防止幼苗在第二年早春发生生理干旱,必须在每年土壤封冻前做好幼苗越冬保护工作。一般在土壤封冻前,可在圃地灌足冬水,土壤稍干时,在苗木周围壅土1~2cm,还可用麦草、桔杆进行覆盖,以利苗木安全越冬。

3 苗木生长状况

通过3a的白皮松容器育苗实验探索,培育的白皮松苗木生长健壮,长势良好。1a生苗平均高生长为5.2cm;2a生苗木平均高12.5cm,地径平均粗0.351cm,根系长度32cm;91%的苗木达到甘肃省苗木地方标准DB/T548-1998规定的Ⅱ级苗标准,其中的36%达到Ⅰ级苗标准。3a生苗木平均高21.3cm,平均地径0.702cm,98%的苗木达到Ⅰ级苗标准。3a可出圃,用于壮苗造林。

4 小结

(1)小陇山林区气候湿润,夏秋多雨,应采用高床,以利排水,防止猝倒病发生。

(2)白皮松种子休眠期较长,经过试验对比,采用0.5ppm赤霉素处理过的种子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是理想的激素处理方法。

(3)林区地表温度回升较晚,掌握播种时机,4月中旬后点播较为理想。

(4)白皮松幼苗易发生猝倒病和立枯病,应急早预防。

(5)进入7月份后,严格控制水肥,防止2次生长现象,保证1a生苗木安全越冬。

白皮松容器育苗在小陇山林区的成功生产,对于降低苗木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推动白皮松在小陇山林区大面积栽培推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1168-1190 .

[2]李书靖,于洪波.树木容器育苗与造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10-20.

猜你喜欢

白皮松小陇山林区
蓝田县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白皮松及其繁育技术
白皮松嫁接繁育技术
携手共筑绿色梦 大山深处著文章——记小陇山百花林场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先进事迹
全国国有林场职业技能竞赛在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举行
小陇山林区七叶树育苗技术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