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嵌入视域下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研究1)

2014-08-15卢国华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护理学

郭 静,王 瑛,卢国华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砝码。护理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高级护理人才的主要渠道。201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职业嵌入作为一个源于工作嵌入的新概念,为员工职业稳定性提供了更广阔的解释空间,并为预测员工离职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目前,国内针对职业嵌入的研究及相关成果介绍还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职业嵌入视域下对当前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护理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内涵

嵌入概念的产生源于美国新经济社会学关于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原指紧紧埋入、镶入之意。2001年美国心理学家Mitchell等[1]首次提出“工作嵌入”的概念,并将其描述为:个体与工作内、外环境存在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关系就像一张网络,使个体深陷其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结点,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网络中各种关系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关系越密集,嵌入越深。主要用于员工离职情况的研究,工作嵌入越深,离职行为发生率越低。正如员工可能会“陷入”工作中一样,也会长期“陷入”特定的职业。因此,2007年Feldman等从理论上对工作嵌入做了进一步的拓展,提出了职业嵌入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促使员工留在当前职业的各种力量的集合[2]。主要包含联结、匹配和牺牲3个维度,联结是指员工在职业中与他人、职业活动或机构联系的紧密程度,即同行联系(协会等);匹配是指员工同职业要求、职业价值相匹配的程度,即职业认同感;牺牲是指员工转换职业所造成的所有物质财富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即职业技能、职业联系、职业价值[3]。研究人员分别从“职业内”与“职业外”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4]。Professional degree直译应为“职业学位”,是相对于科学学位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型,1990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综合考虑我国国情等因素后决定采用“专业学位”这一翻译,但其本质依然是有明确职业背景的学位。

2 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

2.1 培养目标 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制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各临床专科护理特长的高级实践护士(APN)及护理指导者,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更好地服务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人群。我国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这与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有明显区别,更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护理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各招生院校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培养目标[5],但是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总的培养目标虽然明确,各专科方向的培养目标却没有界定[6],这就使培养目标失去了实践性、可操作性,不利于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具体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2.2 培养方向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一直采用通才教育,培养方向不明确。收集我国2014年招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30所院校的护理硕士专业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发现部分院校培养方向定为内外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公共卫生护理、儿童保健等[7],另有部分院校定为“临床护理技能训练与研究”[8],还有一些院校不区分研究方向[9]。

2.3 临床能力 当前,人们对临床能力的概念存在不同的界定。Smith[10]认为:临床能力是通过知识、临床经验、临床成绩获得的一种技能,并且是一个发展过程,需要认知、精神运动和情感能力。杨雍[11]认为临床能力应包括临床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交流与沟通能力几个方面。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是实践能力的培养[12-14]。这与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15]1999年提出的APN须具备的6种核心能力以及2005年美国护理学者 Hamric等[16]提出的 APN必需具备的7种核心能力中,排在首位的为“临床实践能力”一致。但由于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尤其是在临床实践环节,还缺乏足够的经验。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由于不少师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临床能力培养和撰写科研论文之间的矛盾,甚至存在“轻临床重科研”的倾向,不能保证用于临床实践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临床培养质量不高,培养目标难以达到。

2.4 职业嵌入 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想脱离临床护理工作,造成临床护理人才的流失及教育资源的浪费[17]。侯睿等[18,19]对部分护理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以从事护理教育为主,而选择临床和社区护理工作的只占极少部分。他们进而认为影响护理硕士生就业意向前5位的因素依次是:是否有提升和发展的空间、工作性质、是否为正式编制、工资水平、能否解决户口。刘涛等[20]建议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引入护理教育,帮助学生通过自我分析、评估护理专业、个人能力测评、确定专业发展途径、制定行动策略5步骤正确定位。另有研究者调查发现,医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中存在明显的职业紧张,个体应对资源相对不足,也是导致临床护理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21]。适度职业紧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积极性。相反,过度职业紧张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情感障碍和自杀等身心疾病。彭易等[22]对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读体验的质性研究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心理体验包括理想与期望不符、心理负荷过重等,这样的心理状态势必会影响培养质量,甚至导致其毕业后脱离临床护理工作。Stacey等[23]的调查研究也显示,护理研究生在工作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同事的妒忌、团队不配合、领导不重用等。以上结果表明,我国护理职业嵌入情况不良,导致临床护理人才的大量流失。目前,国内对护理硕士生就业去向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何通过教育改革,促进护理研究生临床就业稳定发展,提高护理职业认同感,加强护理职业嵌入,关系到今后护理学科临床支撑体系的完善,也是目前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3 讨论

专业学位是有明确职业背景的学位,而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异常的缺失。而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护理的职业化只会向前推进,因此,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护理人才的职业化教育应该是重点发展方向。

3.1 确定具体培养目标,加强其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每个专科方向都应该以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各自特点制定具有专科特色的培养目标[24],可以尝试针对研究生专业学习精而深的特点进一步具体,而具体培养目标则有赖于培养方向的确定。李焕等[25]研究指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各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具体情况,以职业嵌入理论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抽象、宏观的培养目标分解细化,使其成为具体、微观的指标,构建包括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培养目标体系。

3.2 细化培养方向,早期确定专科方向,早期介入临床实践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学科目录,新增护理学为一级学科,自此二级学科(专业方向)的设置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强调护理教育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张艳等[26]在对中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向设置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借鉴美国经验,突出职业特征,以职业胜任力作为研究生培养指导框架,设置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各高校应以职业嵌入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职业胜任力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学校与社会及行业的沟通,早期确定专科方向,早期介入临床实践,保证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引导学生加入护理学术组织,成为护理家族的一员,紧密学生与职业的联结。

3.3 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临床能力培养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突出特定职业领域实践能力的要求。王淑粉等[27]指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以临床实践内容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根据职业嵌入的3个维度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讲座,提高职业认同感;专业课程在职业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如职业基础模块、职业发展模块、职业前沿模块等,积极推进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突出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进一步加强其职业认同感。

3.4 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职业嵌入模式,推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保证护理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在一些领域出现了从事高级实践活动的护士,但在国家层面并未对其进行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这就阻碍了护理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尽快确立具有高级实践水平的护士角色,这是解决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的根本保证,也是促进我国护理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呼吁政府建立高级实践护士的管理体系和注册制度,并以此指导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实现高级实践护士的培养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双轨合一”[28],保证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和高级实践护士的培养,积极推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针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感优势不足,心理负荷过重等问题,专家建议护理教育管理者,要在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满足其强烈的需求,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兴趣[22]。

总之,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还处于起始阶段,教育过程中尚存在诸多不足。护理教育者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护理硕士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

[1] Mitchell TR,Holtom BC,Lee TW,etal.Why people stay:Using job embeddedness to predict voluntary turnover[J].AMJ,2001,44(6):1102-1121.

[2] 张明.工作嵌入的理论进展及在离职管理中的应对策略[J].生产力研究,2012(2):155-158.

[3] 张再生,张廷君.中国MPA教育与公务员职业嵌入机制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9):30-34.

[4] 施丹,段笑晗,陈典.职业嵌入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8):54-62.

[5] 李焕,张小曼,邢凤梅.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5):61-63.

[6] 胡翠环,袁瑜,颜巧元,等.我国护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现状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1,26(16):25-27.

[7]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EB/OL].[2013-12-19].http://info.pumc.edu.cn/eapdomain/static/component/cms/cmp_cms_pim_show/showInfoDetail.jsp?infoId=14630&config_id=5641.

[8] 北京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内地)[EB/OL].[2013-12-19].http://w3.pku.edu.cn/cgi-bin/websql/zhcx/graduate/yjs/zs_ss_dw.hts

[9] 山东大学--068护理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EB/OL].[2013-12-19].http://www.yzms.sdu.edu.cn/nrecruit/recruit_show-RecruitMajorCatalogInfo.do?collegeNum = 068&ssbs =1&recruitYear=2014.

[10] Smith Q.Needed by new baccalaureate graduates[J].Nursing Education Perspectives,2004,25(4):166-170.

[11] 杨雍.关于加强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思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0):796-798.

[12] 张慧,牟绍玉.我国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探讨[J].激光杂志,2011,32(5):94-95.

[13] 刘东玲,杨培常.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象学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45-2247.

[14] 谭静.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与课程设置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1:62.

[15]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The essentials of master’s education for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EB/OL].[2013-12-19].http://www.aacn.nche.edu/education-resources/MasEssentials96.pdf.

[16] Hamric AB,Spross JA.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An Integrative Approach[M].St.Louis:Elsevier Saunders,2008:123-158;315-345.

[17] 曾兢,朱京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学位及临床实践培养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1A):24-26.

[18] 侯睿,朱秀,陈华.护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38-39.

[19] 黎贵,李峥.我国2008届护理专业硕士毕业生择业意向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2-4.

[20] 刘涛,钟玉杰,周艳.职业成熟度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J].护理学杂志,2009,24(13):92-94.

[21] 赵小磊,牟绍玉,朱文芬,等.医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期间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J].激光杂志,2012,33(6):89-90.

[22] 彭易,程云,钟亚萍.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读体验与应对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8):339-342.

[23] Stacey G,Felton A,Joynson K.Masters at work: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the experiences of mental health nurses qualifying with an undergraduate master degree[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0,30(4):333-337.

[24] 徐泽俊,许翠萍,张洁,等.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7C):2293-2295.

[25] 李焕,张小曼,邢凤梅.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5):61-63.

[26] 张艳,姜安丽.中美护理学硕士专业研究方向设置比较及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85-187.

[27] 王淑粉,张振香,杨培常,等.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特色课程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6):45-47.

[28] 侯秀云,张会敏,李荣.临床护理专家培养模式探索[J].护理研究,2013,27(1A):5-7.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护理学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