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现况1)

2014-08-15陈湘玉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结肠

王 婷,陈湘玉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虽然治疗手段在不断进步,需要做造口的病人却在不断增加[1]。我国每年有10万例以上的病例行肠造口手术[2],在美国大约有10.2万例的造口者,且每年约增加2.1万例,其中50%为永久造口[3]。肠造口由于造口术致躯体功能缺失、形象改变和自我照护能力减退而带来巨大影响,部分因造口术丢失工作失去经济来源,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转变,肠造口的生活质量受到广泛关注,生存质量与5年生存率、无病生存率一起被认为是衡量治疗结果的重要指标[4]。为提高造口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结合需求,制定相应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1 生活质量的概念

1993年WHO生存质量研究组将生存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包括身体功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等,同时强调对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5]。造口术后回归家庭、社会,仍要面临各种生理、心理及社会不适。因此,肠造口者生活质量是针对行造口术这一特定因素影响下的身心、社会适应及功能水平和对疾病/治疗相关症状控制的满意程度[6]。美国造口师Fumbull曾提出,不仅让造口者活着,还要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活得愉快,活得有生命质量[7]。

2 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现状

肠造口由于疾病治疗的需要改变了原有的正常排便方式,自我形象发生紊乱,常会出现自卑、焦虑、失落甚至绝望等负性情绪。不仅给病人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并使其承受躯体、心理等多方面的痛苦,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8]。目前关于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调查均显示得分偏低。相关研究报道社会支持维度得分最低,术后1年病人生活质量才能渐恢复至术前水平[9],这与Gervaz等[10]研究结论一致,其通过调查造口病人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水平,得出造口在术后1年依然影响病人生活质量。造口的存在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形象及生理、社会、情感功能,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剖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应护理方案,改善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3 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3.1 人口学因素 人口学资料是影响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较西方病人早10年~15年,且青年病人较西方国家多见[11]。造口病人年轻化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改善终生与造口共存状态病人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相关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对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年龄越大生活质量越差[12],究其原因,可能与年轻造口病人对术后恢复的期望值更高,态度更积极,对回归家庭、社会的需求更强烈有关。有研究显示,女性造口病人在生活质量各维度测量得分与男性相似或低于男性[13];亦有研究显示,女性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得分明显高于男性[14]。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可能与研究对象地域差别、样本量大小不同有关。如何根据造口病人的性别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护理是关键。相关分析得出结论,文化程度对病人躯体功能、主观感受、症状因子均有影响,文化程度越高,得分越高,表现为躯体功能和主观感受好,症状较轻[15,16]。关于大肠癌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显示,经济状况好坏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17]。研究结果对相关政策是否将造口护理纳入医保具有参考意义。根据目前人口学因素对于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影响分析,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家庭及教育背景的病人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3.2 生理因素

3.2.1 排便习惯 排便是否规律,是影响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因素。排便不规律常会引起造口周围皮炎、破溃等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日后生活质量[18]。使用自动结肠灌洗排便法,可有效改善肠造口病人排便情况,建立合理排便习惯,使其更好回归社会。调查结果显示,造口病人控便效果并不理想,66例造口术后3个月至5年的病人中有43例排制排便不规律,65例自然排便,仅1例进行过结肠灌洗,65例未接受过系统规律排便训练及指导[19]。南京232例造口病人中仅有11例(4.74%)行造口灌洗[20]。说明目前关于造口灌洗的重要性和方法并未被造口病人广泛接受,究其原因,可能与各地区医护水平、病人文化层次和自护能力存在差异有关。护理人员应早期评估病人情况及需求,制定合理适时教育方法,指导病人重视规律排便必要性,通过训练,重建定时排便习惯。

3.2.2 造口相关并发症 造口的存在影响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水平,如合并造口相关并发症,会加剧其心理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21]。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和并发症,包括造口周围皮炎、肉芽增生、造口旁疝、造口周边皮肤过敏、造口狭窄等,是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轻者造成日常生活不便,重者需再次手术,更有甚者威胁生命安全。声响、造口疼痛、肠道产气过多、异味均给病人生活和社交带来负面影响[20]。指导病人及时清空造口袋内的排泄物,使用造口护理产品保护周围皮肤,采用具有除臭功能的材料改善异味状况,可帮助其有效改善生活质量。防大于治,护理人员如何加强观察,及时准确评估危险因素,预防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3.3 心理因素 病人心理状态是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也是反映指标[22]。造口病人不仅要承受疾病引起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压力,还要承受由身体形态改变带来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易产生负性情绪。其中情绪障碍、抑郁状态最为多见,其次为焦虑、恐惧。有研究表明,癌症病人的情绪异常对预后影响很大,负性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及康复,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3]。国外研究表明,肠癌病人的心理一致感(SOC)水平是其生活质量的可靠预测因素[24]。国内学者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对30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且得分与其家庭经济情况、造口自理水平、造口知识水平呈正相关,提示女性、收入低、造口知识缺乏的病人应成为心理干预的重点[25]。调查显示,癌症与非癌症造口病人焦虑得分均偏高,说明造口病人心理焦虑状态较明显[13]。良好的心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健康,对应激下的个体提供指导和保护,对应激源起缓冲作用,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情绪体验。医护人员应有计划地根据造口病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教其掌握造口自我护理的方法,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对其进步给予肯定,帮助病人逐步恢复面对疾病的信心。

3.4 社会因素 造口不仅使病人的生理机能受损,还造成心理、社会角色等诸多无形的伤害,人在患病等应激情况下社会支持系统对预后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支持作为一种正性的相关刺激因素可中和主要刺激,是影响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中间变量之一,对术后的恢复和适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6]。社会支持分为客观支持,如直接的物质支持、稳定的婚姻家庭等;主观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和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与个人的主观感受相关[27]。造口病人的客观支持主要包括经济条件、家庭、朋友等;主观支持主要包括社会群体或组织使其感受到的被支持、尊重和接纳的体验。有研究显示,肠造口病人整体健康状况、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形象及对未来的期望与病人的社会支持水平得分呈正相关,影响造口病人的残障接受度[28]。经济收入是影响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29],造口病人除了承担手术及治疗费用,还要承担长期使用造口护理产品的费用。53.88% 病人认为经济承受能力较困难,21.98%病人认为非常困难,主要与选用护理用品、纳入医疗保险比例、月收入水平及自护能力不同所引起造口袋更换频率不同有关[20,30]。有研究表明,造口病人获得家庭成员支持,尤其配偶支持康复较好[31]。术后长期护理中,提高造口病人社会支持及适应水平,还应鼓励其参与同伴活动,或通过网络平台增加彼此交流,减轻孤单与不适感。造口师给予病人专业护理、饮食指导及预防保健知识,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争取早日回归家庭、社会。关于社会支持方面研究目前多集中在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层面,而切实提高造口病人社会支持需多方面综合作用,亟待个人、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如提高病人自主性,加强家庭成员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继续增加造口用品报销比例等。如何制定合理策略,尤其从物质角度制定,提升造口病人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3.5 自护能力 病人自护能力是预测造口病人适应状况的重要指标,影响其躯体、心理、社会功能[32]。病人如不能独立处理造口,依赖家人帮助完成,不仅使自己生活不便,也给家人带来压力,影响其生活质量[33]。有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1个月以上的90例造口病人中,2%总体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低等水平,67%处于中等水平,31%处于高等水平,病人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和总体健康状况呈正相关,结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推荐数值[34]。4所医院232例造口病人中仅有67例(28.88%)可完全自理,117例(50.43%)可部分自理,48例(20.69%)不能自理[18]。由此可见造口术后出院病人自理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造口病人早期自护能力的培养影响后期自护水平,应注重从早期开始进行自护指导的干预,以持续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永久性造口病人而言,重要的是面对和适应生理功能的改变,最大限度地参与和回归社会。因此,评估病人在不同时期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重视培养造口病人自护技能,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刻不容缓。

4 小结

造口的存在给病人带来种种不便甚至阴影,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承受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各种压力。角色的改变、社会交往能力的下降、躯体功能的衰退,导致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对于永久性造口病人,提高生活质量是其术后生存的最终目标。探讨影响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各方面因素,以期为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提供依据,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推动疾病治疗。护理工作贯穿于造口病人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如何针对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有效结合病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护理方案,以帮助病人掌握自护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利于病人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有待进一步探索。

[1] Benjamin P,Ruth I,Jesse L,etal.The impact of preoperative stoma site marking 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quality of life,and patient’s independence[J].Dis Colon Rectum,2012,55:783-787.

[2] 万德森.结直肠癌流行病学与预防[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1):3-7.

[3] Stoma Care Nurses High Impact Action Steering Group.High impact actions for stoma care,coloplast,peterborough[EB/OL].[2012-10-03].http://tingurl.com/29aqja3.

[4] 万崇华.生命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224-227.

[5] Kaplan R,Ries A.Quality of life:Concept and definition[J].Chronic Pulm Dis,2007(4):263-271.

[6] 宋新明.应用生存质量评价永久性肠造口对直肠癌患者的影响[J].消化肿瘤杂志,2011,3(1):11-14.

[7] Fumbull G.Quality of life vertase quantity of life helies[J].Juamala,1995(5):4.

[8] 罗毅君.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0,30(19):3091-3092.

[9] Ito N,Ishiguro M,Uno M,etal.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A preliminary study[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2,39(2):172-177.

[10] Gervaz P,Bucher P,Konrad B,etal.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after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J].J Surg Oncol,2008,97(1):14-19.

[11] 赵彩红,许红磊,李晓庆.低龄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7-9.

[12] 王恺,吴彬.大肠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10,12(6):427-429.

[13] Krouse R,Herrinton L,Grant M,et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long-term rectal cancer survivors with an ostomy:Manifestations by sex[J].J Clin Oncol,2009,27(28):4664-4670.

[14] 杨晓存.不同性别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70-573.

[15] Chia L,Lynn R,Shiow 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itual well-being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Taiwanes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nd a colostomy[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2,39(2):161-169.

[16] Black P.Cultural and religious beliefs in stoma care nursing[J].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2009,18(13):790-793.

[17] Beaver K,Latif S,Williamson S,etal.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follow-up care needs of patients treated for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Nurs,2010,19(23-24):3291-3300.

[18] 邓新生,刘增亮,梁海生,等.结肠灌洗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改善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研究[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3,7(3):237-240.

[19] 羡洪涛,寇京莉,韩斌如.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规律排便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15-316.

[20] 吴玲,戴晓冬,羊丽芳,等.南京地区造口病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6B):1557-1558.

[21] Pittman J,Rawl SM,Schmidt CM,etal.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factors related to ostomy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veterans with an ostomy[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8,35(5):493-503.

[22] 程然,王爱平.心理社会适应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5C):1320-1322.

[23] 陈锦坚,李春梅,邓顺华,等.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对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11C):3045-3047.

[24] Hyphantis T,Paika V,Almyroudi A,etal.Personality variables as predictors of early non-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A oneyear prospective study[J].J Psychosom Res,2011,70(5):411-421.

[25] 张静,马小琴.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6):78-80.

[26] 吴爱凤.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1C):3037-3038.

[27] Paula E,Sally T,Janet D.Factors impa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eople with an ostomy in North America[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2,39(4):417-422.

[28] 张铁玲,胡爱玲,徐洪莲,等.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2):40-43.

[29] 张肖肖,王敏,何晶晶.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8,12(3):199-201.

[30] 张铁玲,胡爱玲,徐洪莲,等.结肠造口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41-244.

[31] Sam C,Chetwyn C.Attitude,social influence,and self-efficacy among Chinese participants of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A 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ing study[J].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2011,56(3):191-199.

[32] Roberts J,Fenech T.Optimising patient management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J].Nurs Manage,2010,17(6):22-24.

[33] Joyce P,Kathryn K,Mikel G.Should WOC nurses measur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testinal ostomy surgery[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9,36(3):254-265.

[34] 朱珍玲.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4B):17-20.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结肠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