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14-08-15张慧超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市场化利率商业银行

张慧超,李 颀

(中国工商银行 a.大同矿务局支行;b.大同魏都支行,山西大同 037004)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处于改革的“深水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改革质量与进程的矛盾与问题。金融体制的现有框架容纳了目前的利率体系和利率政策,也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以及所能达到的最终效果。我国根据自身的国情,以及国际上的多方经验,主要采取了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加快了利率市场化前进的步伐。在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章节里列明了我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所要推进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提出完善金融调控机制,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健全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其中包括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1]。2013年7月,我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紧接着,为适应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需要,2013年10月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贷款利率的放开,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再一次彰显了中央高层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在实际操作层面,各个商业银行其实已经在做出某种实践。银行理财产品就是其中一个实践产物。2013年商业银行共发行了56 827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约为56.43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增长85.87%[2]。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对拉动其中间业务收入正呈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另外,一些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事实上也是利率市场化的表现。

总体来说,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下一阶段金融改革的关键。当前,由于多方面条件日臻成熟,此项改革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在2014年7月10日召开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利率市场化“两年之内应该可以实现”。因此,加快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各市场主体,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对策显得尤为迫切。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意义

(一)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从宏观上讲,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扩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可以促进商业银行从粗放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从微观上讲,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赢利资产组合来确定收益水平;在建立资产负债期限与利率匹配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品来对冲利率风险。商业银行由被动型利率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型利率管理模式。同时,利率市场化可以为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提供契机。通过进行利率调整,商业银行可以围绕客户规避风险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大大拓展业务空间,真正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二)导致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市场化重组和经营细分

从整个银行业的角度看,利率市场化最终会导致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市场化重组和经营细分。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来说,传统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其较大的经营规模和较高的信用等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进而以较低的价格开展对大客户的贷款和金融服务;而一些中小型、区域性商业银行,则不具备传统国有商业银行的诸多优势。在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金融服务的竞争领域中,若想取得竞争优势,只能不断提高资本成本和相应的风险。在银行业以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诸如,证劵、保险、信托等相关机构,也将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相关参与者。特别是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人们从另一个侧面认识到了新兴传播媒体的巨大力量,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多的仍处于“边缘地带”,但其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却不容忽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是金融产业资源重新整合配置的一个进程。如香港在2001年取消了银行业利率协议后,香港金融业便出现了大规模的并购潮。而香港的金融市场也开始重新细分。所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对金融业的市场参与各方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是在没有经验的条件下参与利率市场化过程的,其现有发展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利率市场化下的经济形势。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诸多问题。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加大

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带来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应该说,利率风险是伴随着现代银行业发展始终的一个问题,是银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超出可控范围之外的利率风险却会对银行的资本以及利润带来巨大威胁。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3]对利率风险的种类,商业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四类利率风险:

1.重新定价风险。这是商业银行最主要以及最常见的一种利率风险。当市场利率变化时,商业银行需要对相关资产、负债进行重新定价,而重新定价所产生的时间差也会使得业务价格调整时间不一致,从而改变了商业银行利差收益的变化。利率市场化则加速了这种重新定价的波动与幅度,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重新定价风险。

2.收益率曲线风险。收益曲线是将各种期限债券的收益率连接起来而得到的一条曲线。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收益曲线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并由此产生了收益曲线风险。收益曲线有3种可能的形状:第一种为平坦型,表明长短期利率相等;第二种是上升型,表明期限越长,利率就越高,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在正常情况下,收益曲线应为上升型,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可能出现债券期限与利率倒挂的现象,斜率为负,呈现第3种收益曲线下降型,此时则会出现收益曲线风险。

3.基准风险。以存贷款业务为例,2012年7月6日央行调整存贷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0.25%,一年期贷款利率下调0.31%,存贷利差由3.06%下降到3%,减少0.06个百分点。相同期限的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不同,商业银行名义存贷利差就因存贷基准利率调整幅度的不同而降低,这必然影响银行正常的利息收入。

4.期权性风险。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变动会十分频繁,银行客户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会根据利率水平随时调整自己的存贷款,而这种调整会增加商业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商业银行对存款人提前支取和借款人提前还款通常疲于应付,缺乏制约手段,此类风险较为显著。

(二)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利润下降

利率市场化将使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来源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和挑战,导致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利润下降。对2013年上市银行的年报分析显示,2013年12家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21535.3亿元,占营业收入28126.58亿元的76.57%。而四大国有银行中,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的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分别为 75.2%、76.59%、81.3% 以及 69.59%[4]。各家银行仍然在靠存贷利差度日。同时,2014年5月8日,安永在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201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中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上市银行净息差收入的影响在加大,中国上市银行2013年度的平均净息差下降17个基点,下降幅度比上年加大。净息差收窄、资产规模增速放缓、贷款拨备计提力度增加导致中国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速由上年度的17%下降至2013年度的13%[5]。可以看出,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贷款利率将由市场决定,商业银行需要与资金需求方及供给方就利率进行博弈,很难得到稳定的存贷利差,这将使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来源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生存压力日益增大。

(三)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潜在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总是希望能将其潜在的信用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内。而利率市场化的进场,毫无疑问会抬高整个商业银行的潜在信用风险。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对金融的管控始终是较为严格的。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实际利率水平的上升,在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整体大环境的作用下,会形成金融市场上典型的“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行为,加大整体信用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作用形式:(1)贷款利率放开后,本着逐利的原则,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将贷款投放给愿意支付最高利息的借款人。而高收益必然对应着高风险,商业银行的贷款更多地会进入高风险的领域,如此低风险的行业将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便产生了“逆向选择”效应。(2)借款人在通过较高资金成本获得银行贷款后,为了偿还银行本息和实现自身收益,他们也倾向于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领域以实现高收益,进而产生“逆向激励”效应。可见,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如果不能主动地采取相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必然导致其贷款质量水平下降,增大潜在的信用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款利率通常会有较大的提高。商业银行为了确保盈利,通常会相应提高贷款利率。而高贷款利率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这便会加大商业银行潜在的信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潜在的信用风险问题是在解决利润下降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此,它们便形成了一种悖论,要解决商业银行利润下降的问题似乎必然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提高。这就需要商业银行统筹兼顾,相互协调。这个问题会在下面策略分析中详细说明。

四、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思路

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日益逼近,把握利率放开前的时间,做好相关应对策略的制定,是目前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加强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掌控性

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利率波动越来越频繁,利率风险越来越成为影响银行业业绩的重要因素。针对利率风险管理有3种主要的技术手段。

1.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该方法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通过一系列比例指标体系(如资产负债期限结构、资本充足率等),以约束银行的资金运营,确保银行资金具有“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使银行能稳定经营的一种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合理的比例指标可将利率风险防范于未然。

2.金融资产多样化。商业银行强调资产的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这决定了他们只能选择低风险的证券作为资产,并以贷款为主要资产,但商业银行仍应当通过金融资产多样化减少和分散利率风险,避免非系统风险。

3.合理运用衍生工具。利率型的衍生工具有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利率远期协议等,这些衍生证券工具一方面可以分散和转移风险,另一方面具有互利性。

不难看出,前两种方法属于被动式的防范,它们既免除了利率变动给银行带来的损失,也排除了利率有利于银行收益的可能性;而第三种属于主动性的管理,它在防范利率风险的同时也注重获得收益的机会。采取主动式的管理方法,要求决策人有把握市场、预测未来市场变化趋势的能力和手段。否则,会给自己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

(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客户为中心研发适应利率波动的新产品

面对存贷利差收入减少的趋势,商业银行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大力中间业务收入,并取得一定的成果。2013年12家上市银行共实现中间业务收入6 591.28亿元,同比增长19.98%,同时四大国有银行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分别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 355.7亿元、1 216亿元、1 239.2亿元和895.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 21.2%、11.2%、13.5% 和 7.8%[4],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存贷业务,中间业务的覆盖面广,复制难度高,增长潜力大。商业银行大力拓展中间业务,能够改变经营结构,优化盈利模式,推进战略转型。

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必须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商业银行在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要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

(三)提高风险定价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定价能力是重要的竞争优势与资源。利率市场化要求商业银行不断优化定价的导向,建立动态的定价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按产品、客户和业务经营单位而开展的成本核算和与之相配套的业绩考核管理会计制度,为贷款定价提供支持,细化利率定价。商业银行对于潜在风险的应对,还体现于及时地监测乃至预测潜在的风险,可以利用已有的信贷数据,对贷款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概率进行合理测算,提出和完善每笔贷款业务的风险溢价参考值和风险管理方案,从而建立科学的贷款定价风险监测体系。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虽然是无法完全消除的,但是却可以合理地转移和分散,这有赖于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转移体系的正常运作,利率市场化要求商业银行建立更灵活更及时的内部风险转移体系,通过对内部资金成本,以及内部各机构资金上存和放贷等的考察,得出最佳的资本负债期限和搭配,从而有效转移和分散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商业银行通过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便可以使利润下降和风险提高两大难题都得到相应地解决。

[1]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03-16].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1 - 03/16/content_22156007_2.htm.

[2]金苹苹.2013年上市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约56.43万亿元[N].上海证券报,2014-04-03.

[3]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EB/OL].[2004 -12 -20].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947.html.

[4]李隽.非息收入增长近两成息差收入占比下降[N].第一财经日报,2014-04-02.

[5]齐庆华.银行业最大的挑战:利率市场化[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4-05-23.

猜你喜欢

市场化利率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为何会有负利率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