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出意境 答出精髓——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提问的有效性

2014-08-15丛玮玮

语文天地 2014年33期
关键词:切入点狐狸文章

丛玮玮

教师的问题如何“提出意境”,学生的回答如何“答出精髓”,是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一、小题大问,找切入点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烂熟于心,还应该设置切中要害的问题。而问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小题大问”,循循善诱,启发他们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提问应该范围适中、难度适中,不要提过泛过难的问题。过泛的问题会让学生无从下笔、无从开口,而过难的问题会打击学生积极性。文中的难点可分成若干小问题,由老师引导学生逐步回答这些问题,做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的问题就是好的问题。

在教学《说勤奋》时,可将教学切入点定为“勤奋”,并设计相应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怎样看待“勤奋”?自认为勤奋吗?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一中心描写了哪些情节?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童第周非常勤奋?从童第周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以上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文章的标题,以“勤奋”这个主题为切入点。首先,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搭建实际生活和文章主旨之间的联系。然后,我让学生找到并理解中心句,弄清文章中心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对文章主旨进行深度探究。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学既有“教”的内容,也有“学”的内容,高效课堂要有效整合教与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搭建一座桥梁,让教师看到学生们需要学什么,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老师想要教什么。在课前,老师要精心备课,以学生为主体发问,再以教师身份做答。比如,学生就文章中的关键处进行提问,也可在新知与旧知衔接之处提问。另外,老师可以布置预习作业并指导学生完成,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的疑问和学习难点提前掌握,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课中,教师应该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善于捕捉最佳提问时机,也就是学生“似懂非懂”、“欲言又止”的状态,然后与学生共同解答,这样会事半功倍。

在教学《狐假虎威》时,我预想学生可能会对课文的标题产生疑惑,于是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森林中老虎和狐狸比,谁厉害?”同学们都回答老虎厉害。然后我话题一转:“不过今天老师讲的是一个关于狐狸怎样逆袭的故事。”说到这,学生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然后我带领学生继续读课文,然后读到狐狸说“你敢吃我”时,我问学生:“为什么狐狸可以这么大胆地对老虎说话?它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相继找到答案:“老虎跟着狐狸走去……”。最后,我又问“狐假虎威”这个标题的含义,学生运用刚才的方法很快到了答案。

三、以生为本,积极引导

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成长规律,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辅助”和“引导”的角色,更多地发挥“答疑解惑”的职责。在课堂提问时,学生是主体,但教师对于教学课堂把控的作用是不可忽视,尤其是在应对学生对于教师提问的回应时。首先,教师要扮演一个合格的“倾听者”的角色,不能随便打断学生的回答。其次,教师要扮演一个大度的“包容者”的角色,对于不同的甚至是不对的答案不能随便地批评。最后,教师要扮演一个积极的“回应者”,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多给予鼓励。

教学《郑成功》,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这篇课文的背景是什么呢?”预习之后,学生陆续有了答案,其中有一个学生跃跃欲试,我点名让他回答。开始,他回答“明朝末年……”,答到了点上,但是后来一发不可收,继续说侵略者如何侵占宝岛台湾,中华民族如何痛恨他们,越跑越远。这时,学生中有些人开始有了嬉笑声,我示意他们不要作声,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而且,我并没有立即地打断他,等他讲了一段之后,我指了一下手表示意时间过了,然后让他坐下了,并且给予评价:“态度积极,回答认真,不过还需加强审题能力,先弄清问题再作回答。”

构建高效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而“提出意境”与“答出精髓”成为有效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合适的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非常有效,在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切入点狐狸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狐狸和猫
狐狸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狐狸便当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