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出情趣 读出个性——浅谈朗读教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2014-08-15陆书一

语文天地 2014年33期
关键词:槐花阶段文本

陆书一

自古至今,朗读一直都很受重视,因为朗读是语言学习入门的法宝之一。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其中亦包括了朗读。作为小学生,正处于语言表达能力培育的基础阶段,语感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朗读正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有效的朗读训练,可使学生保持长久的专注力,激发其阅读探究兴趣,甚至可以起到引导学生体验和感知文本情感、发展思维的作用。

一、听读——融情入境

听读是朗读教学的第一步,常在课前导入阶段使用。听读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运用的教学资源和营造的课堂氛围有关。听读的方法并非局限于教师范读,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而定,旨在吸引学生融情入境。

比如《槐乡五月》这篇以写景为题材的课文,由于很多学生的家乡并没有槐树,甚至从未见过棉花,因此仅靠教师的范读不足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尚需激活“听”的环节,丰富“听”的手段。课文中细致传神的景物描写,激发了听读环节教学设计的灵感。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在课前导入阶段播放“槐乡美景”的图片,从视觉上形成感官刺激,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使学生的心情平静下来;接下来才正式步入听读的环节,教师配合背景音乐,缓缓朗读课文,也可以采取教师朗读、学生跟读的形式,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槐花之美”、“槐乡之美”,为整篇课文的阅读奠定了情感基调。学生在跟读过程中,脑海中渐渐构建起一幅美丽的槐乡图画,在不知不觉中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发挥了融情入境的引导作用。

二、朗读——自主探究

朗读是朗读教学的核心部分,朗读需要切中要点,具有针对性。不同的朗读方式可以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教学需要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

以《槐乡五月》一文为例,尽管作为一篇写景散文,但文章中仍然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兴趣点,如优美的环境、美妙的食物、孩子的乐园等等。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来引导学生朗读。对于注重人文修养、言辞学习的学生来说,可引导其挑出文中描写棉花的句子,并大声朗读出来;甚至还可进一步细化,在课堂上运用“以问代讲”的教学方式,设置关于槐花的问题,比如哪些句子描写了槐花之多,哪些描写了槐花之美,哪些又描写了槐花之香。学生在朗读这些句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体会,由泛泛的朗读转向有针对性的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比如朗读描写槐花之多的句子,“坡坡岗岗、白茫茫”等,学生在朗读中实现了词汇的积累;再如朗读描写槐花之美的句子时,体会到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再如朗读描写槐花之香的句子,文中对“槐花饭”、“槐花蜜”的描写满足了孩子喜欢美食的天性,也使他们学到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三、悟读——个性释放

悟读是在听读和朗读基础上的深层次阅读,是知识由内化到外显的关键步骤。“悟”是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调动情绪,发展个性化思维,不断思考琢磨的结果性行为。学生在朗读教学中步入了悟读环节,才是真正融入文本,与作者实现心灵沟通的表现。

教学《槐乡五月》,根据学生兴趣因材施教,引导朗读,突出了朗读教学的灵活性,而课堂讨论与表演,师生、生生之间也在进行朗读引导,只是变换了形式。如在朗读描写槐花之香的环节中,教师可组织学生模仿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来朗读,在课堂中播放这部纪录片的背景音乐,并在预习过程中向学生推荐它,以提前做好课堂教学的铺垫。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再加以引导,或采取范读、跟读的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模仿节目中主持人的语气,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为突出“童趣”,释放学生的个性,还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中描写小姑娘和小男孩调皮、嬉闹的句子进行课本剧改编,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出来,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在朗读中体会到“童欢”和“童趣”。

所谓“教学千法,以读为本”,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从教学导入阶段的听读,到文本解读阶段的反复朗读,再到教学反思阶段的悟读,每一个阶段都带给学生不同的文化浸染。注重朗读教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以教会学生重要的学习方法。从认知过程来看,朗读可以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中,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还可以通过领悟、交流,为学生构建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

猜你喜欢

槐花阶段文本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槐花花开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槐花吃过,这个春天就完整了
槐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槐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