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农村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2014-08-15罗新建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新课标语文课堂

罗新建

罗新建,教师,现居湖南衡东。

新课标的不断实施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自身教学模式,更新自身观念,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农村地区的教师,不管是在教学条件上,还是在学生水平上,都和城市中学教师截然不同。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那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是无米之炊的艺术。但是,无论现实情况怎么样,身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坚持不变的方向和不变的信念,踏实勤奋,不断进取,不停探索。下面,笔者就探索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注重研究教法、学生和教材

新课标的实施,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深化自己,对新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解决新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教师认真研读过课文,就会底气十足。在中学语文课改不断实施和深入的过程中,要求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教法进行研究,比如教师想要调动农村地区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必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新课标十分注重一切要以学生为本,注重提升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果,提高中学语文课程实施水平,因此,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研究学生、教法以及教材。

二.注重学习新知识

身为一名农村地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十分专业的语文教学知识,例如文艺理论、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古代汉语、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外国文学史以及当代文学史等等,这些知识的掌握已经成为了评价语文教师功底的标准。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传递人员,更加是构建知识的创造人员,想要适应这一个重要角色,要求初中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十分丰厚。

三.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语文教师最为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农村中学的学生和城市中学的学生实际情况大不相同,因此,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与城市中学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同,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自身长期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受到教学条件、教学观念等制约,必须要依靠语文教师自己去探索和研究,综合教师自己日积月累形成的经验,形成自身十分独特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心理氛围是由教室环境作用、学生学风以及教师教风所形成的心理状态,教师和学生积极营造以及共同努力创设的课堂氛围,新课标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调解和发展语文课堂心理氛围,这样能够从本质上促进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将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好。

四.积极汲取新思维

语文教学创新源动力就是语文教师经常参加新课程的培训,参加教研交流,语文教师必须要主动和积极地参加到集体备课和学习过程中,参与多种形式新课程的培训,汲取新的思维和教学模式。因为农村中学的经费比较紧张,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进城参加培训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必须要认真钻研语文教材,对课堂实际环境和学生心理进行研究,这也是培养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十分重要的途径。

五.热心帮助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

很多精彩的观摩课中,学生并没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反而是语文教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被动跟随语文教师的思路。学生黯淡无光,而教师光彩夺目。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在乐意参与、思想宽松、情绪高亢以及心理安全的状态下才会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首先要保证课堂有纪律和有规范,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有纪律和有规范的核心就是自由,这一自由并不是指学生行为上的自由,而是指就解放学生头脑和心理。其次,要实现语文课堂宽松,教师要允许学生说真话和说错话,允许学生犯错误。最后,农村中学语文课堂要民主,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体验,积累经验,所以,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伙伴关系、同事关系和协作者关系,只有达到这样的课堂状态,学生才敢说和敢想,才从本质上实现新课标中以学生为本的要求。

结语:新课标倡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鼓励教师改变学生过去被动式学习这一方式,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教,而在与教学,教学就是指教会学生学习。新课标道路任重道远,负重前行,要求教师要默默探索,刻苦自励,落实新课标理念,张扬学生个性,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新课标语文课堂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