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2014-08-15王忠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4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趣味汉字

王忠明

王忠明,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如下方面:基础的夯实,信息的吸收(阅读)与信息的输出(作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学习中,只有夯实的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吸收与呼出。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改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并采取有趣灵活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把握学习方法,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

一.知识与趣味并重,快乐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所占比例大,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词语、句法、句子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死板,将会失去趣味,学生必不乐学。因为小学生喜欢新鲜趣味的事物,不喜欢枯燥与复杂。再者,由语文基础知识本身看,也蕴含趣味,需要教师发掘,灵活呈现,快乐学习。

如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如灿烂星斗不断闪耀奇妙光芒,书写了中国千年的文明和历史,蕴含着无穷的奥秘与趣味。以汉字造字方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其中,在象形字中,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譬如月、贝、水等,这些汉字仍旧可见图画痕迹。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知识与趣味并重,结合汉字规律,抓住学生认知特点,利用插图、图画等直观而有趣的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索字词结构,将字音、字义、字形有机结合起来,感受字词学习的乐趣。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3时,展示“船”、“竹”、“石头”等实物图,让学生说说它们各是什么?而后在实物图旁边动画演示相应的象形文字,认识象形字。接着,在象形字旁边用多媒体演示这些字的相应现代汉字,引导与点拨,让学生认识新字含义。这样,巧用多媒体展示“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有些汉字从图画演变而来,以引发他们的识字与学字热情。

另外,学习词语时,可适当分析词源,或者介绍相关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如学习一鸣惊人、完璧归赵等成语时,可讲讲相关历史故事,帮助学生了解词义,也增加学习乐趣。另外,汉语词汇会吸收一些新词语或外来词,比如“咖啡、沙发”等,让同学们感受丰富多彩的汉语词汇。此外,还可以让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些歇后语、成语故事等,既提高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还可以亲身感受汉字学习的趣味。

二.方法与技巧同列,巧妙学习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倘若基础知识牢固,对后续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但小学生毕竟年龄小,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方法与技巧指导,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与能力。

首先,指导学习方法。比如课前预习。在学习过程中,预习是不可忽视的。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多读几遍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画词句、查资料,提问题或疑惑等预习方法,并充分利用字典、网络、家长等资源,提高预习效率。再如注意教师板书,做好课堂笔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节课的内容也是较多的,但为了突出重点,教师通常会将内容精华写在黑板上,因此,课堂上需要认真听讲,参考教师板书灵活做笔记。另外,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还需要由其他书籍或生活实际中汲取更多营养,注重资料收集,实践探索。

其次,指导知识记忆方法。在小学阶段,学生也需要记忆一定的知识,但如果是死记硬背,成效不大,也费时费力,如果讲究方法,则能事半功倍。如顺口溜、口诀、三字经记忆:如随着汉字的不断积累,有些汉字字形结构较为接近、类似,因此不少同学会出现混淆现象,容易认错或者写错。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减少混淆错误,教师可以结合字形特点,灵活编写相应的顺口溜,提高学生辨析能力,也强化知识记忆,更渗透记忆方法。比如“巳、已、己”,区别字形来记忆:闭口巳,半口已,张口己。这样,借助儿歌或顺口溜,可让字词学习饶有趣味,让学生更好地辨析字词。而后可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运用顺口溜、口诀等方面来识字,感受自主探索的快乐。再如排序题三字经,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排序题的做题思路与方法:通读题,有代词;内容上,要映现。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吃透新课标精神,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并采取有趣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技巧指导,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与能力。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趣味汉字
清律的基础知识
掌握基础知识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