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接受美学视角比较《柳敬亭说书》的两种译文

2014-08-15王幼萍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视野译者译文

王幼萍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的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美学为文艺批评理论提供了新视角,也逐渐进入翻译研究的视野。

1 接受美学及其基本概念

接受美学理论是基于现象学和哲学阐释学的一种文艺批评理论,它把对文本和形式的关注转移到文学的接受研究和读者研究等,是读者中心论范式的一种理论。接受美学在发展中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分支,本文主要介绍和采用姚斯和伊瑟尔的一些理论观点。

1.1 “空白”与“未定性”

伊瑟尔指出,文本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因此文学作品就会产生一定的“空白”与“未定性”,这两点正是“文本召唤结构”的重要构成。这两点是连接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文本基本结构,它给予读者一定的空间对文本进行能动的解读,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未定的文本含义进行具体化,填补文本空白。作品的空白与未定性能促使读者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更深入地对作品进行理解、想象和欣赏。[1]

1.2 期待视野

由于接受美学的焦点在于读者,所以该理论的一个关键词是“期待视野”。姚斯提出,读者“从类型的先在理解、从已经熟识作品的形式与主题、从诗歌语言和实践语言的对立中产生了期待系统。”[2]从中可以看出,“期待视野”既可以包括读者的文学体验,即对文学类型、语言、文学史的了解,也可以包括在现实中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形成的观念、道德、审美等。“期待视野”是读者解读文本的前提,对文学的阐释至关重要。

1.3 审美距离

接受美学区分了文学阅读中作品与读者期待基本一致(顺利接受)和作品与读者的审美经验不一致(抵制接受)两种情况。姚斯把既定期待视野与新作品之间的不一致称为“审美距离”,即“新作品的接受通过对熟悉经验的否定或通过把新经验提高到意识层次,造成‘视野的变化’”。姚斯认为文学作品对读者期待视野的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可以用来衡量作品的审美价值。当文学作品超出读者期待视野时,读者会认为它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丰富拓展了自己的审美经验。读者与作品保持距离可以促进美学接受的实现,当然,距离太大,也难以接受。所以姚斯认为这种美学的距离应该保持适中。

2 从接受美学视角比较《柳敬亭说书》的两种英译

明代小品文大家张岱的《柳敬亭说书》一文只有三百多字,介绍了说书艺人柳麻子的故事。柳麻子其貌不扬,说书生动、恰到好处,自有一番矜贵又令人叹服。文章用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于今读来依然颇有趣味。翻译看似简单,但要译出原文的风格意趣又被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却并不容易。

本文考察这篇短文的两种翻译,一个版本来自英国汉学家卜立德的《古今散文英译集》[3](以下简称“卜译”),另一个版本来自王宏、张顺生选译的《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明清小品文》[4](以下简称“王译”),这两篇译作的时间都距今不远,其目的也相似,即让世界各国读者领略其明清小品文的风采。但是对原文的解读和对译文的处理都各有不同,对目的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基于上文对接受美学理论的介绍,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两种译文进行分析比较。

2.1 译者的不同解读对译文的影响

上文提到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填补空白,实现文本意义。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首先要对原语文本进行解读,通过译者的阐释才能实现文本的意义。与此同时,译者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个人经历千差万别,其鉴赏水平和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对同一个文学作品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译本。

译者在解读原文之前所具有的先在文学经验与社会经验称为译者的“期待视野”。两个版本的译者中,卜立德教授是英国汉学家,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颇深,而王宏教授是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教授,擅长典籍英译,多部译著收入《大中华文库》。他们来自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背景,因此也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这两点决定了他们对译文的解读也各有不同。以下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一:

原文: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

卜译:When he goes to perform in someone’s house,he will not loosen his tongue until his hosts sit quietly,hold their breath,and give him their undivided attention.

王译:He would not start his storytelling until the listeners held their breath still,and pricking up their ears to listen to him.

例二:

原文: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

卜译:To engage him you have to make your booking,and forward his retainer,ten days in advance

王译:Those who wanted to invite him to tell a story must send an invitation to him ten days in advance with earnest money wrapped up in a handkerchief

例一中卜译为体现柳麻子是在“主人”家说书,特别译出了“When he goes to perform in someone’s house”,并另起一段,这一句之前写的是作者曾听柳麻子讲武松打虎,并对其作出评价,这句开始往下是描述柳麻子在主人家说书的情景,所以这样的处理使文章层次鲜明。王译没有体现这一新的说书场景,也没有另起一段,可以看出其对原文层次的理解不同。

在文章结构层次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卜译分为五段:简介→深入介绍(行情)→讲武松打虎→在主人家说书→结尾,而王译分为三段,把卜译的一二段、三四段合在一起,各作为一段,可能是由于其参考的原文版本也是三段,卜立德书中没有标明参考哪个版本的原文,但是笔者发现把原文分为两段、三段、四段的版本都有,所以笔者认为卜译对原文结构的处理主要是出于自己对文章层次的理解。而对于王译来说,没有另起一段固然无不可,但是如果没有体现一下说书是在主人家,则容易与上文混淆,文章的层次也无法体现。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自西方文化的卜立德在思维上更重逻辑,与来自东方文化的王宏“期待视野”不同,对原文的理解自然也有区别。

例二的“书帕”两种译文的理解也有差别,卜译直接处理为“retainer”(定金),但王译除了“earnest money”(定金)之外还加上了“wrapped up in a handkerchief”(包在手帕中)。“书帕”的本义指明朝官员入京以书和巾帕作为见面礼,自万历以后,见面礼改为白金,但仍用“书帕(仪)”引申表示,虽然“书帕”有时也指以帕封信,即王译所指之意,但是本义、引申义具有不同的使用时代,在张岱所生活的万历及其之后的时期,“由官场蔓延市井,书帕的本身意义已被抽空,逐渐引申成为金银等货币的代名词”[5],文章中应是采用其引申义,即“定金”,所以笔者认为王译这里理解有误,卜译只用“retainer”来翻译比较合理。这也是原文的空白和译者的不同阐释对译文造成的影响。

2.2 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期待视野”的满足

上文提到两篇译文的目标读者都是外国读者,与原文读者之间存在文化教育背景、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也就是他们的期待视野是不同的,所以翻译不能完全按照跟着原文走,要适度关照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翻译要根据汉英语言的特点,从语法特征、习惯用法、修辞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以产生较容易被目标读者接受的译文。以下从三个角度比较两种译文在关照目的语读者期待视野方面所做的努力:

(1)时态的处理。卜译全文采用一般现在时,而王译采用一般过去时。用现在时描写过去发生的事件称为历史现在时,一般认为这种用法在语篇中能够创造形象、逼真的叙述,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说,“历史现在时通过心理时间的调整而卷入受话者/读者,使其在过去时的故事世界里获得与发话者/作者的超时空的心灵交流。[6]”所以相对来说,卜译更能促进目的语读者与原文作者在柳敬亭的说书故事中进行跨越时间空间的交流,所以也会倾向于接受这一译文。

(2)对具有文化含义的专有名词的处理。原文讲到“景阳冈武松打虎”,这是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故事,但是外国读者却不一定知道,所以卜译给出了注解,王译在文中指出了其来源The Water Margin。在讲到另一行情人王月生时,卜译在文中指出她是一个“chanteuse”,王译也在注释中解释了她的身份。在这两处,两种译文都较好地照顾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能力。

(3)习惯用法的采用。

例三:

原文:……黧黑……

卜译:…has a swarthy complexion…

王译:…had a black face…

例四:

韩国堪舆主题的汉文小说多采用“主家行善——地师相地——吉地应验”的框架结构全文。 如《占名穴地师报恩》中,李懿信在饥荒之年,周恤地师家属,地师为报其恩德,替李懿信已丧的亲属占定吉穴,其后李懿信家族果然枝繁叶茂,簪缨不绝。 再如《伤玉童转灾获福》中金尚书偶遇衣衫褴褛、行乞于路旁的中国阁老之子金童,遂收留其在府中,待之如子。 十年后,金童即将返回中国,临行前,帮金尚书占吉地改葬,“其后尚书子孙自金相国构为始,连世入相,果符五相之数”[6]428。 小说均以主家施恩救助地师,地师用吉地报答主家恩德以致主家绵延长盛的叙事方式演绎故事。

原文:……不怕其齰舌死也。

卜译:…I do not doubt but they would be struck dumb with wonder give up the ghost on the spot.

王译:…probably they would bite off their tongues and die of amazement and shame.

例三说柳麻子脸黑,卜译用的是“complexion”来表示肤色,这是恰当的,王译用“black face”易造成误解,乍一读可能还以为是黑人,而且英语的“black in face”还可以指“脸色铁青”,用在这里不符合英语的习惯。例四“齰舌”是指其他人说书人听了柳的说书可能会自叹不如,羞愧地咬舌而死,王译直译出了这一点,但是这是一种戏谑的说法,直接说“die of”似乎过于正式,可能给读者造成困扰;卜译用“struck dumb”表示其他说书人的震惊程度,用“give up the ghost”这个俚语表示汉语中的“断气”、“见阎王”等意思,符合原文口吻,又通过习惯用法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2.3 译文保持恰当的审美距离

接受美学认为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决定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完全一致,那么先前成功作品的读者经验已经过时,读者可能会对作品丧失兴趣。所以译文要适当保留一些原语文化或原文的特征,以刺激读者的审美惯性,带来新的满足。当然,新的期待视野要实现审美价值也不能脱离读者的理解,所以这种审美距离要保持在适度水平。

张岱这篇小品文晓畅自然、灵动活泼,绝弃聱牙艰深之语,许多修辞表现手法的运用舒卷自如。两种译文对这些表现手法的取舍也各有不同。

例五:

原文:……哱夬声如巨钟……

卜译:His bellow is like the boom of a mighty bell…

王译:He possessed an onorous voice…

例六:

原文: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

卜译:If one plucked all the other storytellers alive by the ear and made them listen to him

王译:If all the rest of storytellers in the world were made to listen to his performance attentively

例五中,卜译保留了“如巨钟”这一明喻,对读者来说其意象并非难以接受,所以这样就保持了恰当的审美距离,同时这些意象也加深了读者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而王译删除原文意象进行意译,从这一点来说,其对读者的视野刺激效果不如卜译。例六是一种俏皮的夸张说法,王译采取意译,卜译保留原文表现方式,同样也体现了原文活泼生动的文体风格,拓宽了英语读者的视野。

3 结语

本文简介了接受美学理论以及接受理论与翻译研究关系,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比了《柳敬亭说书》的两种译文,比较发现:不同的译者文化背景形成了对原文不同的解读,产生了不同的译本,在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层次方面卜译的理解比较准确;在对目的语读者“期待视野”的关注方面,两种译本都采取一定的手段处理具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卜译在语法和惯用法选择方面更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在保持“审美距离”、增加读者审美经验方面,王译更多地采用意译,而卜译更多地采用了直译,并保留了原文的一些意象以加强读者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了解,拓宽了读者的视野。

通过比较分析本文也得出了以下对翻译的启示:一、译者在解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要尽可能参考不同的原文版本,同时又要注意避免先有的经验和思维对原文可能造成的错误理解。由于译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译者的解读,所以如果涉及译者的选择,要根据翻译目的重点考虑译者本身的文化背景等。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应该先确定目标读者,努力培养读者群,考虑其审美经验与接受视野,通过恰当的归化符合其视野,同时通过适当的异化提高读者的审美经验,加强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1]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学出版社,1991.

[2]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POLLARD DAVID E.The Chinese Essa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2000.

[4]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明清小品文[M].王宏,张顺生,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

[5]贺根民.“书帕”考辩[J].邯郸学院学报,2009(1):45-46.

[6]秦建栋.英语一般时态的视点阐释[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0-123.

猜你喜欢

视野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居· 视野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