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4-08-15宋永宝

中学语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背影散文诗歌

宋永宝

在中学教育阶段,应致力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在教学中,我力求把学法的指导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教给学生读不同类型文章的方法

从文章体裁来看,有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新闻、社评等。中学语文课文一般是一个单元一种体裁,对于每一个单元,我们都应该预先下足工夫花时间带着学生学习一、两篇精讲课,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同一类型文章的学习方法,然后再辅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其他篇章。

如中学语文课文中的叙述性散文的教学,根据单元目标,要求了解作家写作背景,掌握生字生词,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了解散文的特点。一般来说,阅读这类散文,首先是抓住文中的叙事线索,然后体会作者在叙事中所蕴涵的感情。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来学习,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回忆学习的全过程,总结学习方法。如教学《背影》这课,我先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开篇设疑,点出“背影”;回忆往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惜别寻父,难忘“背影”。然后让学生理解重点文段— —“背影”的描写:肖像(神态、衣着、步履);动作(探、穿、攀、缩、倾、抱、放、爬、扑)。以及父亲朴实的话语,联系全文,感悟作品中所蕴涵的父子深情。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说说如何读懂关于记叙性的散文。

在教学本单元的其他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背影》一课抓思路找线索,品读重点文段体会作者情感的学习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自学,这样既巩固了记叙性散文的学习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诗歌的教学,我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通过辅助资料和诗歌的阅读材料来理解诗歌的构思,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探究诗歌的技巧。而小说和戏剧主题的把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刻画来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每一单元类型的文章,我都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二、严格要求,培养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除了严格要求学生做到预习、复习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外,还特别要求他们养成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养成要从一开始就严抓。初接一个班,要全面了解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培养练习方案。

(一)教师要鼓励,使学生敢于提问题

开始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多问,放低要求,无论难或易、大或小、重点或非重点,学生能问就好。能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做了思考,有求知欲,学习具有主动性,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提问,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针对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分析、争辩、释疑解难。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待弄清以后再补答。

(二)教师应作具体引导,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除了能提出问题外,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即有针对性。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在 “准”和“巧”上下功夫。如学习一篇新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审题入手,围绕题目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围绕作者的思路发问:文章写了几方面的内容?各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来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重点写些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表达了怎样一个中心思想?总之,教师应在准和巧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将问题落实在理解课文内容、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上去。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逐渐喜欢提问,而且能逐渐围绕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养成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积极探索的习惯。

三、突破思维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语文的目的并不只在于读懂了多少文章,掌握了多少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文本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作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温故的情况下让学生知新、创新。

(一)续写和扩写故事的内容结局

对于一些节选的文章,如《日出》、《装在套子里的人》等文章,在学生学完课文内容,并了解了文章的中心和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续写故事的结局。如《背影》,可以让学生扩写其中的某一个镜头,详细补写出父亲在店铺里挑橘子和作者等待父亲回来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合情合理的想象力。

(二)仿写文章,学习写法

如学生在学习了《背影》这类反映亲情的文章后,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生活细节及细微心理表现人物情感的手法,学习作者抓住主线安排文章结构来突出主题的方法来作一篇表现父爱或母爱等亲情的文章。让学生在学习了《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之后,体会其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然后自己仿写一篇类似的写景散文。

(三)写议论文,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如由上课迟到的问题联想到人的自律性和诚信问题,由抄袭作文联想到道德品质问题等。让学生学会“小题大作”,小中见大的作文方法。

总之,作为语文教学,我们要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我们不但要授学生以“鱼”,还要授学生以“渔”,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并能自主的进行学习。要把学法的引导贯穿整个语文教学全过程。

猜你喜欢

背影散文诗歌
诗歌不除外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两个背影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