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培养初中生阅读兴趣与能力

2014-08-15李国茂

中学语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教师应初中生

李国茂

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阅读材料编排这一块做得相当到位。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收录在其中,其故事与内涵的丰富性,其语言表达修辞方法的严谨与优美,构成初中生提高自身知识储备,享受文学、沉浸于阅读世界的良好载体。由于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思维还存在一定的惯性,即使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其自身的重要性,但由于长期的教学思路,很多教师在真正进入学生阅读课时,对于学生的自由阅读指导过多,喜欢通过“微言大义”“深入理解”“探讨文中思想内涵”等方式来进行指点。

这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对于学生能力的不信任,总觉得只有自己讲解过,学生做完笔记了,这篇课文才能算是真正让学生理解了。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作为一项个人独立的文学审美过程,学生的自由度应该得到最彻底的满足才能解放其思路,让其拥有自己的想法理解与领悟。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在不断的阅读累积中,得以养成终身学习,终身阅读的态度。

对于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师的指导应具有科学性,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再提出经过个人思考后得出的问题,这时教师再进行解答与相互探讨,也就能达到最好的阅读指导效果。要想提高初中生阅读兴趣与能力,教师应积极对这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和实践。以初中语文教材着手,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于说明性、叙述性、议论性文字的理解能力。这方面不仅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包括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听说能力。而下面将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进行重点阐述。

(一)立足实际,紧扣课程标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一方面应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探索学生的心理与兴趣点,通过分析其心理与兴趣。且结合学生的实际,一改从前包教百课那种平推式肢解法的引导方式,也就是把一篇阅读文章拿到后,学生还没有开始进行阅读,教师就开始分析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极易丧失阅读兴趣,沉不到阅读作品的文学世界中去。另一方面,对于课堂阅读活动而言,它只能视作教师与学生间的良性沟通与互动。两者应处于同一个面进行交流与探讨,而不是喋喋不休的教师主观思想灌输。

(二)融入学生,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心灵去激发与引导学生阅读兴趣

在网络时代,信息的获取太容易。很多初中生都对于当下流行的小说、游戏痴迷不已。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教师应去认真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况与心理状态,对于其爱看的书应自己首先进行理解。这样才能在进行阅读领会时,可以入情入理地自然而然地带领着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同时,另一方面,教师对于阅读活动的开展应全面地创新,特别是在阅读后的讨论环节,应以平等与互帮为原则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探讨。“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真正懂得学生所想,才能了解学生,才能贴近其心情,才能有效把阅读变成一种享受。

(三)重在感悟,正确交流,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纲要

对于阅读而言,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成型期,对于人生,对于未来有着很多的想法,也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应把学生的感悟放在第一位,再通过有效的交流与观点的切蹉,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标。有效的交流就是一个团队间不断融合的过程,学生可以就自己所想到的结论进行努力。只有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初中生阅读兴趣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是陪伴与协调的工作。

综上所述,在针对初中生进行语文阅读方面的兴趣培养与能力提升时,一方面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其思想阶段来引导学生阅读适合其学习的文章。另一方面还应做好科学的阅读指导工作,通过有松有紧,有抓有放的语文阅读指导方法,摆脱过去包办式的阅读教学方法,应学会用学生的语言,用学生的思维,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感悟来进行陪伴式解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并把阅读作为其终生坚持去做的事情做下去。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教师应初中生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师应如“水”
谈独立思考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