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2014-08-15柯慧明

中学语文 2014年15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品味教学

柯慧明

《故都的秋》是现代文学史写景状物的散文名篇,其优美隽永的语言,独特的审美感受,悲凉的意境,雅俗共赏的情趣,浓郁的人文情怀,复杂的历史背景等等,令这篇文章教学难度非同一般。如何在教学中既不失去文章的美,又能深入到文本的腹地,在情感的深度里穿行呢?本文教学组织以品味语言作为关键,以诵读为主,反复朗读文中美妙的段落,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心绪的流动,进入品评与审美的境界。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以学生探讨交流来促进课堂合作交流的氛围。

教学片段实录

教学情形一:整体感知,品读文眼

师: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它撩拨起文人的无限情思。老年凄苦的杜甫秋日登高,满眼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日别离的柳永听到的是一声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而心怀天下的毛泽东即使“独立寒秋”,却感受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机勃勃。可以说,由于作者心绪的不同,在他们的笔下,秋自然而然显示出不同的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故都的秋》,看看在郁达夫先生的笔下,秋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故都,即北平,历史上作过都城,后不是了,所以称故都。可是作者为何不直接亲切地提名为“北平的秋”呢?

生:故都,给人一种眷念、淡淡的忧伤的味道,以“故都的秋”为题,就给全文笼上了这样的一种氛围。

师:嗯,这叫“未成曲调先有情”。那咱们来放声朗读全文,看看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点呢?(生放声朗读)

生: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师:在哪一段?

生:第一段。

师:咱们读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听你们刚才读的语速和语调,其中有一句不如改成这样: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行不行?

生齐喊不行,师追问:为什么不行?

生1:原文“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个排比句式,读起来觉得有强调的意味。

生2:原文“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读起来语气凝重些。

生3:原文有三个“来得”,就觉得好像多了些感伤的味道。

师:品味得很好,原文的句式有强调意味,语气舒缓,为全文笼上了一种感伤的氛围。我们一起读这一句。

(师生齐读这句文眼)

师:句式既改不得,咱把顺序改一下行吗?(屏幕显示:来得悲凉,来得清,来得静)

生:不行,因为清、静的秋才蕴含了悲凉的味道,由景到情合理一些。

师:对,悲凉是人对景的主观感受,由景到情,这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师:同学们对本文文眼句的品味很到位,现在,我们再来读读第一段,这一次,要读出我们的理解。

(学生再一次齐读第一段,这一次,学生读的很有情味)

(这一部分,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感知文章,抓住文眼,运用“换一换,改一改”的对比方式,细细品读,明晓文本所写景物的主要特征,初步感知作者蕴藏其中的人生况味,诵读上达到《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要求)

教学情形二:局部研读,品味语言,把握文章情景关系

(师范读第三节,学生品味:景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师:这一节,同学们找到哪些最能体现“清、静、悲凉”特点的地方?

生1:这节是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图,我觉得最能体现“清”的是这一句: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我觉得蓝色宁静,白色素净,都是冷色调,给人很冷很清的感觉。

师:把作者静对的蓝朵换成红色或紫黑色行吗?

生1:不行。作者已经说了“淡红者最下”,因为红色是热烈的象征,紫黑色太凝重了,也同样不合乎故都的秋的“清”和“静”。

生2:我觉得文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中的“破屋”就有一种衰败、冷落、寂静的味道。

生3:还有“清晨起来”这句,清晨就给人清冷的感觉,看的天是“碧绿的”,这也是冷色调。还有,那坐在院子里的人听到“驯鸽的飞声”,这给人一种静的感觉。

师:声音给人静的感觉,这叫“蝉躁——

生: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很好,这节还有其它体现“清、静、悲凉”的地方吗?

生4:还有两处。一处是“细数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细数”说明坐在院中的人很清闲,“一丝一丝”说明日光暗淡,整个显得冷。另一处是“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句,还要在牵牛花下面加这样的陪衬,就是为了使画面更清冷萧瑟。

师:同学们把体现“清、静、悲凉”特点的关键语言都抓住了,并且分析很准确。作者确实特意营造了一个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冷氛围:破屋小院,碧天驯鸽,疏落尖细的秋草,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在秋的清晨,端一碗浓茶身处其中,这秋的清、静如何不深入心灵,人又如何不在这清闲、清冷中感受到一点悲凉的味道。

师:我们带着我们刚才的品味,一起把这一段再读一遍。

(生有感情朗读第三节)

接下来,学生分小组品读探讨4至11节故都秋“清、静、悲凉”的味道。

要求:每小组选一幅景,按照刚才品味的模式,自由诵读品味。先组内交流品读成果,然后推举一名小组代表向全班交流品读成果。

生1:我们小组品读的是槐树落蕊图。我们注意到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们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生2:我们小组品读的也是这幅图。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扫地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作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In conclusion, pain in pancreatic cancer has a complex physiopathology. It eminently implies a neuronal invasion and a neurogenic inflammation.

师:对,环境寂静,生活清闲,更能让人敏锐地感受到人生的秋味,心灵的孤寂与落寞。于是扫出的不仅仅是斯文,扫出的更是作者潜意识的感伤。

生3:我们小组品读的是秋蝉残声图。蝉本是夏天叫的,这里作者写蝉衰弱的残声,用了“嘶叫”这个词,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有点悲切,文中又说是家家户户都有的,让人感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故都,使人顿生“悲凉”之感。

生4:我们小组品读的是秋枣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可是作者偏爱“淡绿微黄”的秋枣,“淡绿微黄”也是冷色调,显得清。

生4:我们小组品读的是雨后话秋凉图。作者精心细描了一幅秋雨图,“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忽来一阵冷风”。都很有清冷的感觉。而且作者着重表现秋雨过后,都市闲人的着装举止,听到他们缓慢悠长的对话,一缕悲凉,油然而生。

师:这位同学听到对话产生了悲凉感,我们来把这对话读读。

(学生分角色互读对话)

师:读出悲凉的味了吗?

生:没有

师:分析,从哪个字上读出悲凉?

生:“唉”字

师:怎么读?

(生长长叹了个“唉”字)

师:嗯,叹出了情味。“天可真凉了”,为何天凉还著一“真”字?天凉还有假吗?

生:加一“真”字,给人一种天气转凉,光阴流逝的沧桑感。

师:对极了。正是秋雨激荡起都市闲人内心莫名而又无端无绪的苍凉感、萧索感,以及对于光阴急速流转的无奈,全浓缩在这一问一答中,浓缩在这一声缓慢悠长的微叹中。

(师生齐读:“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师小结:由以上分析可知,清、静、悲凉的不仅仅是景,更是作者的内心。是作者无法排遣的悲凉落寞情怀,才有了笔下清、静、悲凉的秋味,而这笔下灰冷的调子又将这份情怀传达得隐约而深刻。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这一部分教学,让学生通过美读来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的表现力,促进学生对作者蕴于字里行间的悲凉落寞的人生况味的感知与理解。

教学情形三:比较阅读,赏玩比喻的精妙

师:作者爱故都之秋,为何又花了两段的笔墨去写南国之秋呢?这两段是——?

生:第2节和第13节

师:那好,女生读第2节,男生读第13节,读完谈谈这两段写南国之秋的作用。

(生读)

生1:对比衬托故都秋味的浓烈

生2:更突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有独钟。

师:好,并且作者用了四个比喻具体直接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个比较,在哪里,怎么说的?

生:第13节里,“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师:主要从人体哪一个感官来比较的?

生:味觉。

师:为何从味觉上来比呢?前面有提“味”的地方吗?

生:有。开头就说了,“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师:对,作者要饱尝的是秋味,在对故都秋味的一番描绘后,照应前文,干脆用最鲜明直接的味觉感受再一次来对比衬托故都秋味。

师:通过比喻,你们感觉到这秋味如何?

生:南方的秋象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清淡温和,润薄轻灵;而北国之秋就象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味烈而深久,能更深入人的肺腑、灵魂。

师:谈的好极了。这一课,我们感受到了郁达夫在悲凉落寞的心境之下,所饱尝出来的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从而了解到情与景相互作用、交融的和谐关系。希望学习这篇文章之后,在我们的笔下,也能产生象《故都的秋》这样的好文章。

这一部分教学,通过朗读与层层设疑来领悟文中对比与衬托的妙用,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体会作者看似闲笔的两个段落,其实对表现主旨大有裨益。

教学反思

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必须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放在写景语言的品味上。所以,本课教学,我选择以朗读为切入点,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较深入的体味本文的意境和悲凉美,并采取小组研讨的方式探究作者以何来表现故都的秋天的清、静、悲凉的味道,促进其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应该说,这课堂是有生命的。师引导合理,学生思维活跃,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到位。这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预先设定的,而是师生双方互动生成,使品味语言很具有现场性、生成性,加上学生多次很有情味的朗读,使课堂语文味十足。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品味教学
品味年画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