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2014-08-15徐海华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语言

◆徐海华

(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优秀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以及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愿、不敢写作文

写作耗时又费力,而且收效不大,每次作文没有明显的提高,不如做数学题,做对了有一种成功的愉悦。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高考,都关系重大。其次,激发写作兴趣,消除畏惧心理。兴趣是人的意志对一定客观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提高效率,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可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的热情。所以,我们采取多鼓励、多表扬,肯定其优点,树立其写作信心。另外,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大作文、小作文、随笔、小练笔、口头作文等多样化形式,避免单调。

2.素材贫乏陈旧,缺乏新意

学生的生活圈子小,阅读面不大,许多材料反复用,尤其是写议论文,论据常常是以前的经常见的一些无新意的东西。学生机械地照搬几个材料,导致作文内容空洞。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弊病:观察、思考生活,关注、评点社会;多读书读报,广积累,分类搜集歌词、优秀广告词;整理搜集试卷上语言表达题的语句、现代文中优美的语句,不放过任何美丽的只言片语。每天早上每个学生轮流选送一篇优秀文章读评,其他学生积累心得。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之上,如何让自己的材料与众不同?首先,多角度地开发,从不的侧面挖掘。其次,引用历史人物事件时,在不改变事实情况下,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细节在现,融入自己的评价和情感。再者,为了突出材料的中心,更好证明观点,可以通过环境来渲染人物事件。最后,在写议论文时,事例的列举还要注意整例子和散例子结合起来。这样便富于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例证不能只举不评。

3.语言粗糙、贫乏、稚嫩,缺乏艺术性

作文的语言好比人的外表一样重要。虽然,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作文不能以言判分。但是,作文的语言往往和人的第一印象一样重要,尤其是在考场作文中,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分数高低。语言是雕琢、锤炼出来的,需要在平时下功夫。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的语言。要想提高自己的语言,最快方法是引用别人的语言,其次引用优美的诗词,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里面意象。好的语言无外乎是:句式的节奏整散和谐,音律的押韵和谐,修辞准确和谐,选词的搭配和谐。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做,一开始或许举步维艰,但久而久之便可熟能生巧。

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加强对课本资源的阅读和运用

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就自己喜欢的作家或文学形象深入挖掘,认真揣摩,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素材,进行文字描述,便于作文时使用。课文不仅仅是写作方法的例子,更是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审美的例子。课文还往往是教师引发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感悟生活的“引子”。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生会惊喜地发现作品的精彩、丰富、博大。例如学生在阅读中可以体会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屈原大夫;身上透析出资产阶级腐朽、人性的扭曲的葛朗台、夏洛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始终虚怀若谷的齐王。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阅读,开拓视野学生阅读,给学生介绍一些如《读者》《意林》等优秀读物,以定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为手段,促进学生写读书札记写读书后的感想,也可点评、赏析书中的某些片断,可摘录书中精彩句子,可向同学推荐精彩段落,也可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书评会、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借助写读后感、评论、缩写、扩写、改写等多种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他们阅读、欣赏、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从而使阅读教学过程与作文教学过程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运动。

2.创新写作技法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有思想的写作、有内容的写作,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和写作技法。首先,立意要精巧,要培养学生以敏锐的目光抓住那些看似平淡、平常却寓意深刻、韵味无穷的小事,从小处着笔,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和普遍规律。避免闭门造车、抄袭他人或作无病呻吟,而要以小见大,常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触动情感,影响思想与生活,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可能就是一个典型,一声轻语、一次微笑,可能有着丰富的内涵,主题的深刻与否,往往取决于作者会不会发掘。同样一个材料,发掘得好,便能成一篇立意深刻之作,发掘得不好,便会成平庸之作。一般而言,高考作文在内容上的创新应侧重于立意的纵深和发掘以及选材的典型和新颖,从现象看到本质,见微知著,对事物的发展有预见性。其次,拟题要新颖,学生可以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歌词、俗语、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这些标题,贴近生活,使人喜闻乐见,倍感亲切。

三、结语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语文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作文语言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