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心理健康教师 播撒心中的阳光

2014-08-15郭玉萍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播撒心理健康教材

◆郭玉萍

(运城盐湖五中)

教育是一块圣土,教师的职责就是在这块圣土上耕耘。教师应该奉献青春,奉献智慧,培养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成人,促使学生成才。作为教师,教育中教育质量最为关键。教育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每位教师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促进自身德、才、识、能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日趋增高。因为教师的职业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所以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优良的道德素养。而心理健康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心理健康?

一、认真履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现代教师职责应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只有在理解教师职责的前提下,教师才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教师才能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二、正确认识自己,体验自己以至控制自己

教师只有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在教学中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而不是单单的空想,或者自以为是。在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实情,确定目标和理想。在什么情况下,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他们的目标和理想也各不相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如果目标过高,就很可能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这样师生都可以信心百倍,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

2.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能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更切合实际的教学行为;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3.通过他人认识自己,以公开课的形式,让学生、同事评价自己,其结果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即客观地认识自我——既不夸大自己,也不贬低自己;应该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4.具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教师,如果自己都适应不了环境,何谈教育学生?只有自己心理素质良好,才可以沉着应对一切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才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处理一些问题

三、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而不是照搬教材,照本宣科。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教学中他应该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挖掘教材,调整教材,增删教材,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认真设计教学环节,使用得体的语言,通过适当的方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课后恰当地布置作业,而不是一成不变地把教参搬进课堂。

四、具有良好和谐人际关系的表现

1.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所以作为教师,他必须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平等互惠的师生关系,能将自己的思想、目标、行为融于社会;再融于自己的教学环境中。

2.客观评价他人,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作为一个好教师,他都不应该以貌取人,应该实事求是,而不是以偏盖全,要客观公平地评价和对待每一位学生。

3.在人际交往中,应持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的正面态度对待自己相遇相处的每一个人;而不是仇恨、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他应该是心胸宽阔,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而不是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方式接人待物。

4.经常与学生沟通,态度要诚恳。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他应该有耐心地去了解学生、对待学生,而不是主观臆断。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感情交流,以避免学生因为教师高高在上而产生的抵触情绪。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能驾驭学生,还能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而不应有不满的情绪,惩戒的行为以及犹豫的处事态度。

五、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签于教师的特殊职业,因为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其重要,具体表现在:

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能理智地处理问题;

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但也不能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3.遇到课堂中突发事件,能够沉着冷静地处理,而不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4.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无论优差,他都不能有偏爱情绪。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也才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要做好教师,心理健康是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播撒阳光,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要自己心中有阳光。”这阳光也包括健康教师所负出的爱,作为教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对学生只有丹心一片,才能和学生心心相印。同时,学生也期望从教师那儿获得浓浓的爱,爱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需要,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心为学生,把爱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中,要做到这点,下面的做法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关心热爱学生,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即要“公正”。如果偏爱某些学生,冷落某些学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就站立不起来。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长处,长善而救失。对学困生更要关心体贴,具体帮助。这样才能是优生更优,后进生转优,从而学生整体进步。

其次,要尊重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要用对生命的热爱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激发他们的生命力。教师对学生尊重就和对学生公正一样,是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如若不是,教师将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因而,教师要从心底里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促进他们发展。

再次,要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潜能,教育就是把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发挥出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因材施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做教师的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变化发展的,所以教师应创造种种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正所谓“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

猜你喜欢

播撒心理健康教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播撒助人为乐的种子
播撒在田野里的少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