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学术期刊编辑信息素质的培养

2014-08-15万小燕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期刊素质

万小燕

(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杂志社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当今的信息发展飞速,信息技术具备的大众与多元、开放与高速等特性对编辑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期刊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信息素质迫在眉睫。

一、期刊编辑具备信息素质的重要性

期刊编辑必须具备信息素质,以应对当今网络技术对编辑工作方式的挑战。信息不发达的过往,编辑组稿编稿都是运用传统的书写工具,同作者读者沟通通常是通过电话联系、书信往来,或者联系约见拜访,开展编辑组稿工作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老旧的编辑组稿方式已经无法与当今新传媒的迅速发展抗衡纸质传媒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走数字信息化路径。信息网络具备的跨时空、易检索、超链接等特性,信息来源丰富,获取信息便捷。计算机建立起的各种数据平台,可以分析各种信息、策划选题,组织稿件;编辑与作者读者联网,通过电子邮件可实现即时高速地组稿、约稿、改稿、退稿。也可以在线交流,计算机排版软件的不断更新可以帮助编辑在排版过程中图文并茂的展示刊物内容。现代出版学认为:编辑是信息处理的工程师,是信息传播的过滤器,是信息输入与输出的中转站。信息技术使出版活动既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传播活动,有是高科技,高含金量的智能活动,这一活动的关键点就在于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特别是处理信息的技能以及智能结构。

期刊编辑必须具备信息素质,以适应学科范围的不断交错壮大。在知识不断创新、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信息时代,期刊编辑原有的知识架构和水平是无法适应新的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工作的。如果不注重对原有知识结构的补充和更新,不注重编辑信息素质的培养,期刊的总体水平会受到影响。期刊编辑只有通过提高信息素质,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系统库,掌握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情报,通过信息完成新知识的储备,才能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坦然面对信息交互发展,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大趋势。进而达到有效运用信息,提高刊物的质量,把握刊物的方向的目的。

二、期刊编辑信息素质的内涵

素质是社会个体成员所具有的的各种品质的综合体现,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则是编辑主体认识信息价值,获取、加工、利用开发信息的品质和素养。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从三个方面体现:

(一)培养信息意识

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具体是指编辑主体对编辑活动过程所需信息的自我意识。也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信息量的接受、加工和传播活动在本质、功能、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反映和评价。

学术期刊编辑信息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基于对学术性刊物的定位而确定的,首先,是对信息的共同属性和共同规律的总体认识。其次,信息意识是编辑主体对信息的一种自觉性需求,即搜索、分析、判断、汲取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是编辑工作的起点,编辑工作本质上是在众多信息中提炼加工,再创造的一种活动。整合社会信息、科技发展信息、学科前沿信息、市场信息、作者读者等信息的一种活动。在编辑活动中,编辑的信息意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的敏感性。这也是在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专业素养,有了这种敏感性,编辑主体在工作中就会处于主动地位,各个环节都会游刃有余。“灵感”来自有准备的头脑,编辑的信息敏感性强,策划的选题、选择的稿件就能率先吸引读者的眼球,抢占学术市场先机。二是对信息分析利用的主动性。有了这种主动性,编辑就能在策划、组稿、选稿、编辑加工、设计等环节中达到自身专业知识素质与文化发展态势的协调,自身创造才能与期刊现实条件的有机统一,使期刊的学术性得到以保持。

(二)储备信息知识

学术期刊编辑的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编辑有关的信息化理论、知识与方法。主要包括:第一,编辑必备的文化素质。如基本的理论修养、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严谨的编辑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二,在编辑工作实践中慢慢形成的信息专业素质。包括信息的理论知识,对信息化的性质、特征及其对编辑出版领域影响的认识和理解,处理信息的方法、路径,对个人信息使用、发布的责任等等。第三,编辑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的运用、电子出版技术的运用。

(三)开发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期刊编辑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也是指信息感知的敏感度在编辑实践中的运用水平。它体现了期刊编辑运用数字化信息求得新知识、新思维和新方法的创新过程。这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信息能力包括:第一,信息的追踪、获取能力。这是期刊编辑主体凭借其职业敏感性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编辑对信息要有极强的专注性和倾向性,才能随时收集有关的各种学术信息。追踪、获取信息的快速性、高效性、真实性是编辑活动获取生存价值的有效途径。唯有准确有效的信息,才能提高编辑选题、审稿、编排设计的精确度和深广度,从而使编发的文章所传播的信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二,信息的判断、筛选能力。面对大量分散、零乱、相互交叉的信息,期刊编辑要练就“火眼金睛”,把这些形形色色的信息融合、甄别、提炼,剔除负面的、多余的、不真实准确的,选取主要的、有价值的,升华为编辑的思想、思路、灵感、创意。第三,信息的优化、加工能力。筛选出的信息还需进一步优化、提炼、加工,使内容更完善、主题更明确、结构更合理、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逻辑更缜密、文字更流畅,再经过进一步分析、整理,将相近或同类信息汇集在一起,完成信息的簇类集成,使信息有序化、系统化,进一步体现出刊物的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尽快推向社会。

三、培养学术期刊编辑信息素质的路径

(一)通过收集专业学术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编辑素质

学术期刊的编辑既是需要专注于某一自己所负责的栏目其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又是为人做嫁衣的要广学博识的选稿者,这是编辑工作的需要,也是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编辑必备的素质。学术编辑工作涉及的学科比较广泛,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养成广泛的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掌握自己分管栏目的一门或几门学科,努力成为这方面的学术型编辑,努力做到既博又专,博中求专,以专促博,通过编辑工作实践,锻炼出与信息相关联的各种能力,包括加强选题策划、沟通协调能力、文字规范能力、专业学术写作能力,等等。

(二)加强学术期刊编辑的探索精神,积极培

学术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是其因受教育程度和对信息认识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编辑主体对不同的信息感知的敏感度、对信息需求的强弱情况以及获取信息行动的自觉程度都是有差异的。要培养良好的信息素质,一是编辑主体要站在信息时代的高度,思考期刊编辑应具有的基本信息素质,对照自己,把提高信息素质作为编辑主体自身内在的需求,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去追求、去探索。二是编辑主体要根据编辑工作所承担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积累、传承,开发社会思想文化、价值理念的导向,促进文化交流、鼓励文化创新。要从发现和培养人才,推动文化发展等社会责任的角度思考信息需求问题。三是编辑主体要根据学术期刊工作实践及编辑工作的规律确定自己对息意识的取向,及时发现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信息。

(三)提升学术期刊编辑的信息认知识别能力

一本学术期刊要办出特色,办成知名学术精品,决不能只坐等投稿,而应让各学科栏目的编辑将信息触角广泛延伸向社会各研究机构和领域内,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关注大众传媒,关注互联网,关注各种高端的学术前沿信息,各大学的科研活动和社会调研项目,直接获得第一手学科专业的信息。同时还要具备善于从期刊栏目策划的层面就关注、搜索、梳理学术前沿信息,即时转化为有效信息发布,这就需要编辑在寻找提炼信息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注意编辑工作经验的积累,多种学术信息的交融,将思维多元化、多角度延伸,将学术信息转化成求新求变的文化观念,最终转变为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的能力。

(四)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信息技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呈现出来源多、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新等特点。而作为知识、信息与研究成果的加工、提炼及传播重要手段,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也进入了全媒体时代。这就呼唤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技能。一是网络信息能力,即网上获取、确定、处理和使用学术信息的能力。二是媒体制作能力,即掌握计算机硬件设置配套技术、局域网的构建连接技术、多媒体的集成软件设计等技术。而提高编辑的信息技能的主要途径是继续教育和参加数字出版专业培训。要建立和完善编辑数字出版培训和进修制度,对学术期刊编辑进行编辑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数字化基本技能的培训指导,并支持鼓励他们多阅读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同时要加强编辑个人之间、编辑部之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有效平台,通过开展如经验研讨、网络制作大赛、信息技术研讨等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平时注意运用数字化学术交流进行编辑进程管理,使学术期刊的编辑在实践中增强信息意识。

(五)营造有利于提高信息素质的环境

出版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领导首先应重视学术期刊编辑信息素质的提高,着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学术期刊编辑信息素质的良好氛围,例如举办期刊数字化研讨会、组织学术研究和信息传播相配套的课题调研和交流、在线订购出版与信息有关的电子书刊、编辑纸媒学术期刊配套的数字期刊并设立期刊数字化交流的网站等。其次要努力增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应有的设备器材,为提高学术期刊编辑信息素质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再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和督促编辑参加相关内容的专业数字化培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1]于冬梅:《论大众传播背景下的编辑素养》,《科技视界》2013年第23期。

[2]王立军:《试析现代编辑的信息能力》,《编辑学刊》2003年第5期。

[3]曾玉:《信息素养与信息教育》,《科技资讯》2007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期刊素质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期刊问答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