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人间净土喀纳斯” 打造童话布尔津——布尔津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4-08-15熊广平尹华良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喀纳斯旅游建设

龚 群 熊广平 尹华良

(中共阿勒泰地委党校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位于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以北,额尔齐斯河畔,其北部和东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3国接壤。其中与俄罗斯接壤处有一理想口岸极具开发价值,是与俄罗斯开展直接经贸往来的有效通道。布尔津县因布尔津河而得名。布尔津河发源于中俄的界山友谊峰,在这里汇入额尔齐斯河。这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上游的喀纳斯则是蜚声国内外的旅游胜地,有“人间净土”的美誉。与此相对应,布尔津也县有着“童话边城”的美称,是一颗令人魂牵梦萦的草原明珠。

一、布尔津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概况

1.县情概况

布尔津县位于新疆北部,国土面积10540.3平方千米,边境线长218千米是阿勒泰地区西三县的交通中心,也是少有的同与三个邻国接壤的边境县。全县辖5乡、2镇、63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7.2万人,由哈、汉、回、蒙等21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69%。

布尔津县物华天宝,资源富集。地广水丰、林茂草盛、矿富品高、区位优越。特别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誉为“人间净土”的国家5A级喀纳斯自然生态景区,以其秀美、神奇的自然风光名扬天下,列新疆五大景观之首。目前已开发喀纳斯、禾木、五彩滩、北疆海岸等11个高品位景区景点,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国旅游强县”。

近年来,布尔津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县域“区位、资源、人文”优势,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对外开放、科教兴布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布尔津县完成生产总值12.66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1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30%。

2.城镇建设

近年来,布尔津县抓住有利时机,顺势而为,按照“规划为龙头,建设为基础,管理为核心”的建设原则,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努力打造中国西部最佳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宜居城市。

一是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突出城镇特色,优化城镇功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定了《布尔津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和十余项专项规划,确立了“一个中心、两条河流、三个入口、四条轴线向四周辐射”的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因地制宜地把周边山、水、林等资源融入城镇布局之中,并将欧式建筑风格全面引入城市规划之中,着力塑造“童话边城”形象。在规划好县城镇建设的同时规划好乡镇建设,对村镇体系和旅游产业均进行了高起点的规划。高起点规划了符合本地实际的现代旅游业、农牧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片区。

二是高标准建设,提升城市品味。布尔津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旅游服务功能。1996年,布尔津县就提出了旅游城市的定位,十多年来,历届县委、政府坚持加大城市建设投入,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城市品位。近年来,实施了集中供热、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以公共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和城市“东扩”为重点,全面推进总投资2.56亿元的亚行贷款工程项目、“气化布尔津”、城乡“同源同网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为突出城市特色,实施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及旧楼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街景设计和城市文化整体策划,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新增绿地面积22.42公顷,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50.96%,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18.39平方米。

三是培育壮大旅游产业。通过深入研究布尔津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周边资源,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加快津东新城、俄罗斯商业步行街、额河生态奇石公园、滨河千米文化长堤、布尔津河植物园等设施建设,并着力打造民俗文化一条街、“梦幻喀纳斯”演绎中心等一系列景点,围绕“人间净土喀纳斯”,打造童话布尔津。坚持每年举办“喀纳斯冰雪风情旅游节”、“中国•新疆布尔津喀纳斯奇石彩玉展销会”等大型宣传促销活动,不断提高布尔津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扎实推进文明城镇建设。长期以来,布尔津县始终坚持把创建文明城镇与培育文明居民相结合,广泛深入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管理规范、功能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化丰富、人际融洽的良好发展格局。

3.困难和不足

一是布尔津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比较滞后。由于受自然资源等特殊因素的制约,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的空间不足,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等民生工程建设任务艰巨,边远农牧区群众生产条件落后、生活水平不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繁重。三是城乡基础设施薄弱。县城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电网等基础设施还不配套,特别是城市供热、农村安全饮水等重点民生工程,推进的力度和成效,不能令城乡居民群众满意,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还不完善。四是旅游业总体水平不高。布尔津有一流的景区景点,但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层次较低。生活型服务业发展较快,但生产型服务发展相对滞后,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发展还不相适应。此外,发展资金不足,人才技术缺乏十分突出,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优化旅游支柱,突出县域特色

布尔津县的喀纳斯景区以其区位的独特性、生态的唯一性、生物的多样性和冰川湖泊的纯净幽美获国内外专家及游客的一致赞美。拥有“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一”、“中国最美的六个古镇古村之一”、“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中国十大秋景之首”、“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等耀眼的光环,成为新疆旅游的龙头。目前喀纳斯年接待游客量已超过百万,相当于全县人口的10倍以上。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的优势,做大、做强、做优特色旅游产业无疑是布尔津县壮大县域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1.加快“一心两轴”景区(点)建设

“一心”即:将布尔津县城作为核心景区。继续把县城作为喀纳斯旅游“第一景”和旅游目的地倾力打造,加快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完善集中供热、供排水、供气、垃圾处理、道路改造、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

“两轴”即:加快推进喀纳斯旅游沿线和额尔齐斯河、布尔津河“两河”流域景区(点)建设。喀纳斯旅游沿线是重要的旅游交通要道,沿途景区、景点是游客消费的集散地。“两河”河谷生态风光独特,开发前景广阔。要以“扩容、延时、提质”为重点,精心打造喀纳斯旅游沿线“百里旅游文化长廊”及“两河”流域景观带,打开旅游扇面,提升旅游综合开发水平。加快喀纳斯旅游沿线高标准景区、景点规划建设,编制“百里旅游文化长廊”规划,重点开发阿克贡盖提民俗风情园、冲乎尔马术基地、冲乎尔房车基地、冲乎尔石林、大型水库景区、白沙山沙漠冲浪、北疆海岸、室内滑雪场、百万千瓦风电场等景区、景点,不断丰富“百里旅游文化长廊”内容。深入挖掘“两河”河谷旅游资源,重点推进生态植物园、森林公园、额河漂流、沙漠胡杨林等景区(点)开发,完成布尔津河谷风景区、托库木特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申报工作。全面推进集生态游、休闲游、冬季游、工业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开发,建立起以喀纳斯景区为龙头、沿线各景区(点)为补充的“众星捧月”大旅游格局,促进旅游“扩容、延时、提质”,实现从“两季游”向“四季游”转变。

2.不断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

布尔津县是全国少有的与三国接壤的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提升县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托。要牢固树立“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将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精心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旅游资源与城市建设、文化、餐饮、牧民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活动的有机融合,积极发展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探索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提升“神奇喀纳斯,魅力布尔津”形象。一是要加快县城旅游文化景点建设,深入挖掘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蒙古族图瓦人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底蕴,通过招商引资启用“梦幻·喀纳斯”演艺中心,精心打造以哈萨克草原游牧文化、本地传统民俗文化为主的精品歌舞晚会。启动实施中苏老码头“修旧如旧”工程,改造提升县博物馆、前苏联航运办事处纪念馆档次,增强历史感、厚重感和民族感,积极申报历史文化街区。二是要结合阿肯弹唱、牧民转场等民俗文化活动,不断完善旅游沿线5个牧游点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牧民通过家访、农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销售等多种方式参与旅游。三是要依托现已成熟的旅游线路,重点通过企业补贴和政府支持等形式,在北疆海岸景区、冲乎尔养生小镇种植油葵、油菜花、薰衣草等观赏性作物,丰富喀纳斯旅游沿线的生态景观。四是推广特色餐饮。重点督促俄罗斯风情商业街尽快建成开放,不断丰富河堤夜市饮食内容。同时,在切克台村、哈太村、托库木特村等县城周边和旅游沿线加快高标准农牧家乐建设,促进特色餐饮业不断发展壮大。

3.精心打造特色旅游城镇

要以布尔津镇、冲乎尔镇为重点,建设一批旅游名镇、边贸特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比如,县城布尔津镇是城镇化体系发展的核心和龙头。加快县城发展,把县城建设成为风光秀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山水乐园”城市,成为农村重点建制镇和一般乡镇城镇化发展的依托,县城发展辐射带动农村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发展带动村庄发展。以旅游服务型为主,高标准建设两河两岸绿化美景风光带,以及两岸新城区集中式绿地,形成天蓝、地绿、水碧的宜居生态环境。将布尔津镇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会展等多功能复合型的区域旅游目的地、新疆重要的文化旅游名镇,逐步形成旅游、市场、产业新格局。冲乎尔镇位于布—喀公路的重要节点,具有商贸活动集中、游客往来密集的优势。将冲乎尔镇建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清洁、生态优美的现代特色旅游商贸小镇和“国际生态养生小镇”。要抓好“童话边城布尔津”品牌宣传工作,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

4.加快旅游商品开发

当前布尔津县旅游商品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是旅游业发展的短板。要立足扩大旅游商品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加强与实力企业合作,深入挖掘各类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重点是加快五类系列旅游商品开发:以沙棘、蜂蜜、鹿茸为主的生态保健产品;以野菜、野生浆果深加工为主的野生果蔬产品;以喀纳斯彩玉、哈萨克刺绣为主的旅游纪念品;以奶酪、酥油、风干肉为主的肉乳制品;以纯净水、冰川水、活性水为主的高端营养水产品。依托“喀纳斯”品牌效益和商标资源,大力实施“喀纳斯”品牌战略,进一步提高旅游商品知名度和附加值。

三、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提升特色城镇品味

1.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发展理念,着力改善城乡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要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的束缚,淡化城乡界限,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联动效应,消除农牧民进城的壁垒,通过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农民既无后顾之忧,又有进城之乐。

要以“安全、高效、稳定”为目标,加强城镇道路、桥梁、停车场建设,推进重点城镇交通、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城镇能源供应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把牧民定居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加快喀克干渠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牧区水利和人工饲草料地建设资金,完成喀克灌区、西水东引沿线和也拉曼水库周边土地开发。进一步完善农牧区水、电、路(牧道)、饲草料基地等基础设施。要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适度开发政府公益性岗位。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社保扩面工作,提高城镇各项保险覆盖率。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管理,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对城乡特困群众进行摸底,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全力保障城乡居民住有所居,加强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扶贫攻坚力度,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共同步入小康。

2.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是要合理控制天然草场载畜量。围绕解决“景牧”矛盾,加快推进农牧区牲畜舍饲圈养,大力发展养殖大户、育肥大户,帮助建设暖棚、青贮窖、药浴池等基础设施,逐年减少放养牲畜数量,减轻天然草场载畜压力。二是要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要实施好县城周边造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抓好264万亩国家公益林管护,完成40万亩荒山荒地、三北五期封育、退耕还林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0.8%。三是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把生态安全作为工作红线贯穿始终,将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各项规划编制的前提,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格禁止可能造成生态功能退化、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工程。坚决打击非法开垦天然草场和乱采滥挖的行为。四是要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倡导资源节约,积极引导工矿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资源。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进程,科学控制城市空间和开发强度,保护生态空间。

3.积极促进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1)按照国家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发电、低碳能源基地”的部署,抢抓机遇,着力推进清洁电力建设步伐,使其成为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完善电源结构,加快水电开发进程。在风电开发方面,“十二五”期间全面落实额尔齐斯河河谷风区规划,力争每年开工2—3个风电项目。

(2)扎实做好地质勘查工作,全力支持TCL集团、山东第一地质勘查院等企业和地勘单位,重点在勘查有所突破的冲乎尔一带、托乎木台、科克森套等地区加大投入和地勘力度。加快提升矿业开发水平,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推进铜、锌、金、铍以及云母、石英石、高岭土、滑石等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十二五”末将布尔津县建成中国西部滑石粉加工出口基地。

(3)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步伐,要高起点规划建材产业园区,依托花岗岩、石灰岩、石英石等资源,重点发展新型墙体、建筑石材等板材和异型材等建材产业,同时积极发展仓储、物流、房地产、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金融保险、商贸文化、信息服务、现代服务业。

(4)加快特色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应紧紧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重点推进喀纳斯蜜瓜、中草药、林果、油料种植基地建设,以冲乎尔镇、布尔津镇为重点,每年新建蔬菜大棚100座,2015年全县蔬菜大棚规模达到600座,在满足城乡和喀纳斯旅游消费的同时,通过边境口岸实现出口。加强与科研院所联系,力争将喀纳斯旅游沿线喀克项目区建设成为生态型观光农业示范区。培育壮大特色养殖业,加快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

猜你喜欢

喀纳斯旅游建设
游喀纳斯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漫步喀纳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喀纳斯河流闪着灵光
旅游
喀纳斯的河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