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①

2014-08-15向静包丽华胡英姿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6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设置技能

向静 包丽华 胡英姿

(东莞理工学院体育系 广东东莞 523808)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上,因此,树立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是确保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立足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根本,是促进社会体育专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前提。作为新兴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存在教育基础薄弱、设备不完善、无系统的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尚在发展中的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以人为本”,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考虑,以人才市场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创新科学合理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职业素养,为提高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本文通过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专业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分析传统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和社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两方面之间的联系和差距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以社会需求为培养目的的现代化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教育模式。

1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现状

1.1 当前社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四大板块组合在一起的科学认知行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制定适应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规格和方案设置的培养方式、传授社会体育专业知识为培养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体育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创建基础薄弱,教学形式陈旧,高校开设的社会体育专业基本套用常规专业的培养模式,忽视了社会体育专业自身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大众化。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基本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总和培养模式,其特点是以选修课和必修课为培养方法,重点培养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存在的缺陷是专业方向不明显,知识结构多而不精,导致很多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迷茫而无方向;第二种是分流培养模式,及在社会体育专业的四年教育中,前两年以公共课为主,后两年根据学生的意愿和选择,重点培养有针对性职业技能,缺陷是专业知识单一,容易出现一些职业饱和过度,另一些职业冷门无人问津;第三种是理想型的培养模式,在学生能力培养中,既注重多项职业技能基础知识的认识,也注重单项技能的全面发展,其缺陷是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小,容易使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中“不知所云”。

1.2 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的目标无优势。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活动导向和发展方向,明确专业培养的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设置等详细的内容。制定具备可行性的目标是促进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展的基础。当前国内的社会体育专业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缺乏院校特色,即使制定了很多的科学课程,却缺乏设备基础支持,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最终形成一个专业型的人才需求饱和,另外专业人才奇缺。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时,不仅要结合市场需要,还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制定具备竞争优势的目标,才能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2)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完善。人才培养的规格是指以人才培养目标位引导,结合教学现有条件,制定规划适合人才培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素质等具体教学内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划主要是社会体育专业的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培养和体育相关的管理经营的训练等社会体育专业知识。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规格不完善的缺陷。由于国内社会体育专业普遍存在在发展中求稳的状态,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呈现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积累和技能的培养,脱离了以社会需求为目的的培养目标,严重造成学习与实践不分、专业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3)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是指学校通过培养目的制定详细的课程内容、上课时间、教学范围等课程的整体规划。国外的社会体育专业发展较早,课程设置较为合理,趋向完善;国内的社会体育专业起步晚,发展历史短,对课程的设置不够重视。调查显示,很多高校实际学时和学分只到达了课程设置的一半甚至更少。充分显示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可科学、不合理。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需从落实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正常运作的前提。

1.3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从创建到发展的近10年的时间里,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当前我国的社会体育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即使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但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一直处于稀缺的困境中。造成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明显因素是入学和就业的渠道不通畅;另一个原因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分布不平衡。资料显示,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70%位于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人才培养较为集中。当前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状况存在就业率底、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

2 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2.1 企业对各类职业资格证明的认可

职业资格证书是通过国家认证的任职资格证明,也是职业技能的书面肯定。据调查,市场经济中,近九层的企业认可职业资格证书的存在。随着世界体育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各类体育赛事不断,用人单位对社会体育指导的资格证书要求也越来越高。

2.2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中需要口径宽、适应广、基础厚、能力强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在培养基于社会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模式中,兼顾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针对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存在适应能力差、缺乏责任感、思想不稳定等问题,需要提高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需要的人才,是以正确的职业素养为前提,而后才是职业技能的和专业能力高低的比较。

2.3 工作技能对提高就业质量的必要性

基于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最基本的条件是工作技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工作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工作岗位上的成绩表现。因此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时,需注重建立扎实的工作技能训练。首先是各项健身技能的基础知识积累和基础理论的储备;其次是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健身技能或指导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应用;然后是培养学生对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融资、策划等全面发展;最后是适应能力及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只有培养具备工作技能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就业质量。

3 创新符合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确定以社会需求为市场导向的培养目标

明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要从大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社会需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明确人才培养的对象和目的,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使教育资源的分配最优化。

培养研究型人才。研究型人才注重“专一”、“博学”、“创新”的特点。在针对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中,引导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发挥创新思维能力,在某一个专业上深入研究和学习。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入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为各大高校提供理论基础强、学术性高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培养应用型人才。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灵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在健身指导、体育服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学习,引导应用型的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综合型人才。综合型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两种的结合,既具备应用型人才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优势,也有研究型人才的学术理论性强的特点。复合型人才的发展方向在教学研究方面。

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培养方向,不仅能使教育资源分配最优化,还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3.2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以培养目标为依据,设置多层次课程。确定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采取主次结合的教学方式,设置核心技术课程和选修课程,多层次的课程设置,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促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进步。

合理调整课程设置的时间和内容。社会体育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在新兴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明显,专业导向定位明确。因此在创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中,要学会合理调整课程设置的时间和内容,重视将学校的课堂教育与企业的业务实践相结合,建立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合理安排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建立“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只顾结果,更要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人性化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思想指导。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教育中,提倡科学的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用分数定成绩的评价标准,要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了解学生,通过正确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成就,引导学生弥补不足,才能促进学生全发面的发展和进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树立严谨治学的教学思想。根据社会需要,在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既要满足企业对各类职业资格证明的认可、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和工作技能的要求,还需端正学校严谨治学的态度,教师因材施教的思想,学生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兴趣。只有严谨治学的态度才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端正学生的学习思想,激发学生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喜爱,才能使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自主学习。树立严谨治学的态度,重视思想政治的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才能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变化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不仅是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其最终归宿。实践表明,只有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社会需要,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中持续进步和发展。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只有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才能保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探讨创新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社会体育专业迫在眉睫的问题,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明确培养目标,强化专业技能,因材施教,构建科学的课程设置,才能扩大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渠道,体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价值,发展社会体育专业教育。

[1]夏贵霞,舒宗礼,夏志.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95-98.

[2]舒宗礼,夏贵霞.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为例[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毛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高校与社会认知差异视角[J].体育师友,2013(4).

[4]戴立平.福建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5]聂春丽.广西高等学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与优化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6]房强,赵海龙,舒钧.高职高专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1”培养模式为例[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3(4):80-83.

[7]孙浩.高校社体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社会反馈调研——以德州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为例[J].运动,2013(23):58-59.

[8]刘驰骋,唐金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性研究——社会需求为导向、微格培训强技能[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95-396.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设置技能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栏目设置一览表
劳动技能up up!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拼技能,享丰收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