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舞蹈教学中舞伴间的配合问题研究①

2014-08-15侯广奇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舞伴舞蹈交流

侯广奇

(四川音乐学院体育教研室 四川成都 610021)

随着体育舞蹈教学的不断普及,对舞伴进行合理的组合,往往会成为体育舞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体育舞蹈是以男女舞伴为主要搭配方式的体育项目,舞伴间的和谐配合程度对体育舞蹈表现效果和成绩,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教师需要综合分析容易影响舞伴间默契配合的各种因素,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加强舞伴间的配合。

1 影响舞伴之间配合的主要因素

1.1 组合方式不当

正确的组合方式可以说是学好、跳好体育舞蹈的基本条件。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舞伴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四种,即老师指定、学生自己选择、随意搭配或朋友介绍等,其中,以教师根据教学经验为学生指定舞伴的组合方式较为普遍。通过教师来组合学生舞伴的优势在于,舞伴间的舞技相当、身材比例较为协调、性格也较为接近。但是在进行体育舞蹈初期训练时,即使老师能够通过学生的舞技水平进行组合,但是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深入,学生舞蹈技能的不断提升,舞伴间的差异问题也就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如果舞伴组合不当,必然会影响学生的体育舞蹈学习与训练。

1.2 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舞伴之间存在意见分歧的情况很普遍,也是比较正常,但是如果出现分歧不及时解决,长期下去就会严重影响到舞伴间的配合。由于大多数舞伴的相处时间仅限于课堂学习和训练时间。下课后便各忙各的,即使在课堂上出现分歧,下课后也不会去主动沟通与交流。而且舞伴之间在训练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以便提高彼此间的默契度。如果缺乏交流与沟通,舞伴间的默契会越来越低,分歧也会日积月累,最终影响到正常的学习与训练。

1.3 舞蹈技术水平不同

体育舞蹈的类型较多,每类舞蹈都有着独特的动作风格。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体育舞蹈主要以合手、舞步、舞姿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手与脚应该遵循的路线、身体的姿态以及对节奏、方位、足部动作、旋转量、升降、反身等各种技术技巧的处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舞伴间的这些技术运动掌握情况,对舞伴间的默契配合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舞伴间的技术能力相当,其配合也就会好一些,但是如果舞伴间的技术能力差距较大,对配合效果和学习进度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舞蹈技术也是影响舞伴间配合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1.4 对动作和音乐的理解不一致

体育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如果学生对动作及音乐的理解不同,便容易导致舞伴间的动作风格各异。当教师将两位对动作理解不同的学生组合成舞伴后,很容易在学习与训练过程中产生各种分歧、甚至矛盾,如果经过长期的磨合仍然达不到统一,就会影响到体育舞蹈学习。另外,音乐在体育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音乐能够体现出不同的体育舞蹈风格。如果舞伴之间对音乐的理解存在差异,也会导致舞伴之间产生各种矛盾。

1.5 心理素质问题

由于每位学生心理素质不同,对待各种问题的表现也各有不同。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使用的语言不当,或者口气过于严厉,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甚至对体育舞蹈产生抵触心理。有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如果受到同学的嘲笑和藐视,便会逐渐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对体育舞蹈学习产生严重影响;有些学生对自己和舞伴的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心理过重,如果舞伴犯错或配合不好,就会出现不耐烦或埋怨的行为,导致舞伴之间产生矛盾;另外,还有些学生对男生搭配组合舞伴有些不适应,思想保守、放不开,尤其是一些女生无法大方地与男生一起共舞,必然会影响到舞蹈课的教学效果。

2 改善和调解舞伴间配合能力的对策

2.1 帮助舞伴建立相互尊重与认可良好品质

舞伴之间相互尊重是学好体育舞蹈的关键。当舞伴之间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无论出现任何状况或摩擦,都应该以尊重对方为首要条件。不要轻易责备、讽刺或责怪对方,应该心平气和的共同商量解决问题。舞伴之间要学会认可、宽容和忍让,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舞伴只是合作学习的伙伴与搭挡,不能对对方要求过高,也没有权力去批评与讽刺对方,给对方造成心理负担。学生也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宽容与理解,明白只有双方相互配合,相互认可才能更好的将舞蹈动作做好,才能扬长避短,在体育舞蹈学习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2.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赞美与表扬,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好的表现,也会有不足之外,教师不要过于夸大学生的错误,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并且进行讽刺和挖苦,这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教师应该采用适合的语言,去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优点,并将优点不断扩大。这样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同样舞伴之间也应该采用适当的肯定与赞美这种交流方式,避免埋怨和批评,通过舞伴间长期的相互鼓励、相互赞美,来达到良好的配合效果。

2.3 加强舞伴间的交流与沟通

由于体育舞蹈教学大部分被设置为选修课,学生上课的次数和时间相对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往往比较缺乏,有的学生甚至上完体育舞蹈课,都不知道自己舞伴的名字。其实舞伴之间学会交流与沟通,不仅可以提高相互间的配合默契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沟通,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舞蹈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也是舞伴们共同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舞伴间存在分歧时,如果能够及时沟通,就不会将分歧越积越多,通过沟通与交流会使问题变得简单,从而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即使舞伴之间不存在分歧和矛盾,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学习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双方体育舞蹈技能的快速提高。而且双方在有效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也能够在体育舞蹈动作、音乐理解方面,逐步形成统一的观点,配合也会越来越协调。

2.4 发挥教师的协调作用

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不应仅仅是一名传授舞蹈技能的老师,也应该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应该起到积极的协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舞蹈基础、身体素质、身材条件、性格品质、学习能力等进行组合配对。在组合配对完成后,还应该进行动态的跟踪观察,全面跟踪每组舞伴的配合情况。如果发现哪组舞伴之间存在问题,应该积极的帮助学生进行解决。教师也应该将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压力、树立起自信心,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协调舞伴之间的关系。

2.5 创设一个活跃融洽的学习环境

在体育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尽量创设一个轻松活跃、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舞伴间友好相处、默契配合的良好心理情绪。在硬件环境设置方面,应该改变传统严肃、单调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舞蹈教室尽量布置的温馨、浪漫,让学生在外部环境的感染下,迅速投入舞蹈角色;在教学氛围方面,教师应该尽量采用轻松、和缓的语调指导学生,并随机的穿插一些小笑话、流行语言等,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保持放松的心态,舞伴之间的配合也会相对和谐,在教学方法方面,尽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舞伴间的沟通创造机会。

3 结语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舞伴间的配合问题,往往是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很多舞伴之间由于存在激烈的分歧和矛盾,最终导致解散,这对体育舞蹈教学的正常进行,无疑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体育舞蹈教师,应该加强认识,对影响舞伴间默契配合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尽早采取措施协调和改善舞伴之间的关系,为舞伴之间创造融洽、和谐相处的氛围。

[1]江娟.如何消除高校体育舞蹈课中异性舞伴的心理障碍[J].体育世界,2009(6):53-55.

[2]聂应军,马园艳.高校体育舞蹈舞伴间配合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3):42-43.

[3]刘红,刘国利.浅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的舞伴协调方式[J].华章,2011(35):265-267.

猜你喜欢

舞伴舞蹈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学舞蹈的男孩子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声”“生”“升”找舞伴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找舞伴
你好!伙伴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