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奥运会田径男子短跑项目比赛成绩的研究

2014-08-14宋明伟曲献绘

浙江体育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计时幅度冠军

宋明伟,曲献绘,文 明

(1.华南农业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42;2.广州体育学院 排球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076; 3.南岳区南岳完小,湖南 衡阳 421000)

0 前 言

田径运动中男子短跑项目共有100m、200m、400m三个项目,其中100m、200m这两个项目,由于近两年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不断刷新着世界纪录,给世人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倍受世人关注。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田径短跑项目成绩的演进历史与特征多停留于定性分析。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历届奥运会成绩进行统计与分析,用详实的数据来定量研究奥运会短跑项目的发展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竞技田径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制订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历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男子100m、200m、400m 3个项目的前三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1.2 研究方法

1.2.1 递进系数法。观察与统计历届奥运会跨栏跑前三名的成绩增长幅度,根据谢亚龙体能类项群运动成绩的中长期预测方法的研究成果,运用递进系数的计算公式:Dj=(Y-X)×100÷Y进行分析。其中Dj是逐年递进系数,Y是当年的前一年成绩,X是当年成绩。

1.2.2 归纳分析法。将各项成绩的增长幅度归纳分析并作图,以直观形式呈现发展趋势,从而比较各项目发展速度的优劣及成因。

1.2.3 数理统计法。对研究对象的比赛成绩、年龄特征等参数运用统计软件包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并用Excel2003制作图表。

1.2.4 文献资料法。收集国际田联和国家体育总局所公布的从第1届奥运会到第29届奥运会男子短跑项目前三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以及查阅有关男子短跑的文章、书籍。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1896年希腊雅典的第一届奥运会上,男子100m、400m就被确定为正式比赛项目,而男子200m是于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二届奥运会上确立为正式的比赛项目。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1972年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慕尼黑举办的第二十届奥运会上,采用了电子计时,并第一次以百分之一秒为成绩计算单位。

2.1 历届奥运会男子100m成绩的变化发展

图1 历届奥运会男子100m冠军及前三名平均成绩的变化

据图1纵观历届奥运会男子100m的成绩,从第2届奥运会开始,基本上可以说是平稳上升,没有特别大的起伏。从第1届奥运会冠军的成绩:12.0s到第29届奥运会冠军的成绩9.69s,共提高了2.31s;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则从第1届的12.27s到第29届的9.83s,共提高了2.44s。相比之下前三名的平均成绩较冠军成绩提高的相对较高,说明男子100m成绩总体水平的提高较冠军成绩的提高较快。从第1届到第18届奥运会,男子100m比赛均是在非塑胶跑道上进行的,冠军成绩从12.0s提高到10.0s,共提高了整整2s;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则从12.27s提高到10.13s,提高了2.14s。从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开始,田径比赛开始在塑胶跑道上进行,因而,第19届奥运会上男子100m冠军和前三名的成绩达到了在采用电动计时以前的顶峰状态。随着第20届奥运会电动计时进入田径比赛中,其冠军和前三名比赛成绩较差于第19届奥运会。从1972年的第20届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男子100m冠军的成绩从10.14s提高到9.69s,提高了0.45s;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则从10.24s提高到9.83s,提高了0.41s。由于冠军和前三名的平均成绩的变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以本研究依据冠军成绩的变化制作了趋势线并得出曲线方程(如图中所示方程)。

为了能更好地看到历届奥运会男子100m成绩的提高,本研究依据电动计时在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的采用,将历届奥运会分为两个阶段:第1~19届奥运会为第一阶段;第20~29届奥运会为第二阶段,并得出100m各阶段的阶段递进系数(Dj100)如表1所示。

表1 男子100米冠军成绩和前三名平均成绩Dj100值

注:Dj100 1冠为第一阶段冠军的Dj100值;Dj1001均为第一阶段前三名平均成绩的Dj100值;依此类推

从表1可以得出不管是冠军成绩还是前三名平均成绩的Dj100值都为正值,说明男子100m的成绩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表明随着时间的迁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运动训练理论以及运动训练选材不断发展、进步,使运动员跑步的技术不断趋向于合理,从“注重后蹬”到“注重加大前摆”,以及一些有着更好的运动天赋的运动员被筛选出来,使历届奥运会男子100m成绩不断地增长。

另外,从表1可以得出Dj100值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少,表明随着成绩的不断提高,提高成绩的幅度和难度在不断增大。并且,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冠军的Dj100值小于前三名平均成绩的Dj100值,说明在第一阶段100m的整体成绩提高较快于冠军成绩的提高;而到了第二阶段冠军Dj100值却大于前三名平均成绩的Dj100值,表明在第二阶段100m冠军成绩的增长较快于整体成绩的增长。究其原因应该是近两年牙买加短跑名将博尔特大幅度的将100m成绩提高,从而造成了这种现象。

2.2 历届奥运会男子200m成绩的变化发展

图2 历届奥运会男子200m冠军及前三名平均成绩的变化

由图2可知男子200m冠军的成绩和前三名的平均成绩的增长比较平稳,没有太大的起伏。从历届奥运会男子200m的成绩来看,从第2届奥运会冠军的成绩为22.20s到第29届奥运会冠军的成绩19.30s,提高了2.90s;而前三名的平均成绩第2届为22.63s,第29届为19.75s,提高了2.88s。从第2届到第19届奥运会,男子200m冠军的成绩从22.20s提高到19.80s,前三名的平均成绩从22.63s提高到19.93s,分别提高了2.4s和2.7s;从第20届到第29届奥运会,冠军的成绩则从20.00s提高到19.30s,前三名的平均成绩从20.16s提高到19.75s,分别提高了0.70s和0.41s。由于200m冠军和前三名的平均成绩的变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以依据冠军成绩的变化制作了趋势线并得出曲线方程(如图中所示方程)。

依据电动计时和塑胶跑道的采用,将历届奥运会男子200m的成绩划分为二个阶段:第2~19届奥运会为第一阶段;第20~29届奥运会为第二阶段,并通过计算得出男子200m各阶段的阶段递进系数(Dj200)如表2所示。

表2 男子200米冠军成绩和前三名平均成绩Dj200值

注:Dj200 1冠为第一阶段冠军的Dj200值;Dj2001均为第一阶段前三名平均成绩的Dj200值;依此类推

据表2可知,第一阶段的冠军和前三名平均成绩的Dj200值都大于第二阶段,说明随着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后人在其基础之上提高的难度大大增加。另外,还可以得出第一阶段冠军的Dj200值小于第一阶段的前三名平均成绩的Dj200值,而第二阶段冠军的Dj200值大于第二阶段前三名平均成绩的Dj200值,表明在第一阶段200m成绩的整体水平提高幅度比冠军成绩提高的幅度高;而第二阶段则正好相反,冠军成绩的提高幅度高于整体水平的提高幅度,体现了在第二阶段有几个非常突出的200m栏运动员,如1992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中,美国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创造了19.32s的世界纪录以及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创造了19.30s的新世界纪录。

2.3 历届奥运会男子400m成绩的变化发展

图3 历届奥运会男子400m冠军及前三名平均成绩的变化

由于冠军和前三名的平均成绩的变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以本研究依据冠军成绩的变化制作了趋势线并得出曲线方程(如图中所示方程)。由图3曲线的变化动态以及冠军成绩的趋势线可以得出,从第2届奥运会开始,一直到第24届奥运会,男子400m冠军及前三名的平均成绩有一个幅度较大的增长,冠军的成绩从49.4s增长到43.87s,提高了5.53s,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分则从49.6s增长到43.96s,提高了5.64s;第25届奥运会到第29届奥运会,冠军和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则表现的比较平缓,第29届奥运会男子400m冠军的成绩反而降低了0.25s,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则降低了0.45s。

根据冠军的成绩突破45s以及塑胶跑道的采用,将历届男子400m的成绩分为二个阶段,依次为:第1~18届奥运会为第一阶段;第19~29届奥运会为第二阶段。并通过计算得出男子400m各阶段的阶段递进系数(Dj400)如表3所示。

据表3可知,在第一阶段冠军的Dj400值小于前三名平均成绩的Dj400值,说明在第一阶段整体水平的提高幅度较冠军成绩的提高幅度高;第二阶段冠军的Dj400值为正值,而前三名平均成绩的Dj400值为负值,一方面说明在第二阶段冠军的成绩在增长,而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却降低了;另一方面也表明在第二阶段冠军成绩的提高幅度大于整体水平的提高幅度。

表3 男子400m冠军成绩和前三名平均成绩Dj400值

注:Dj400 1冠为第一阶段冠军的Dj400值;Dj4001均为第一阶段前三名平均成绩的Dj400值;依此类推。由于第20届奥运会开始采用了电子计时,根据电子计时与手计时的差距,在第19届奥运会男子400m的成绩的基础上加0.24s

2.4 历届奥运会田径男子短跑项目成绩的总体变化发展

图4 前后两届奥运会之间男子短跑冠军及

图4中的横坐标的届次“2”代表第1届与第2届之间的成绩变化,“3”则代表第2届与第3届之间的变化,后面以此类推;纵坐标则代表变化的幅度。从图4可看出,从第1~22届奥运会之间,三个短跑项目中,400m冠军和前三名的平均成绩的变化幅度最大;而第23~29届奥运会中,则是200m冠军的成绩变化幅度最大,是由于在期间出现了两位伟大的200m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和博尔特,他们两个的成绩大大超出同期其他的运动员的成绩。

图5 前后两届奥运会之间男子短跑冠军及

从图5可以看出在历届奥运会中男子短跑项目的发展不一,在成绩提高的同时,都有很多曲折,成“波浪型”上升。其中,400m冠军和前三名平均成绩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100m和200m冠军和前三名平均成绩的增长幅度。经检验400m冠军成绩的增长幅度与100m、200m冠军成绩的增长幅度相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00m前三名平均成绩的增长幅度与100m、200m前三名平均成绩的增长幅度,经检验也呈非常显著性相差(P<0.01),表明在历届奥运会中400m栏冠军的成绩以及前三名的平均成绩提高都比110m栏快。而100m与200m两个项目的冠军与前三名的平均成绩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综上所述,在历届奥运会中,400m冠军的成绩以及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增长大于100m、200m;而100m与200m冠军的成绩以及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增长幅度差不多。

3 结 论

4.1 从第1到第29届奥运会男子短跑,100m、200m、400m三个项目冠军的成绩和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均呈“波浪型”增长。

4.2 历届奥运会男子短跑比赛中,400m冠军的成绩以及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增长大于100m、200m,并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100m与200m冠军的成绩以及前三名的平均成绩增长幅度差不多,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

[1]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335-340.

[2] 钱铁群.百年奥运男子田径成绩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5):38-39.

[3] 谢亚龙,王汝英.体能类项群运动成绩的中长期预测方法[J].体育科学,1990,19(5):78.

[4] 李相如.1980-1990年世界和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3(1).

[5] 钱铁群,吕萍.中国田径队备战奥运项目成绩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增刊):49-51.

[6] 扬范昌,徐明.灰色理论与体育[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42.

猜你喜欢

计时幅度冠军
抢跑“抢”来的冠军
畅游计时天地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腕表计时2.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计时工具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基于ANSYS的四连杆臂架系统全幅度应力分析
郁闷的冠军
没有冠军的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