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挂点联系要遏制“形式大于内容”等十七则

2014-08-12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5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用人机制

挂点联系要遏制“形式大于内容”

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既是“承包地”,也是“试验田”,联系点抓好了、出成效了,才能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和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在挂点联系时,要杜绝两种不良现象:一是将联系点当“会场”,把自己当主角,把群众当听众,喊几句口号,做几点指示,就算完成任务;二是将联系点当“秀场”,调研活动成了“赶场子”,事先有脚本,事中有导演,事后露露脸,不管群众满不满意,只在乎上级知不知晓。如果任由上述现象发展,不仅活动成效大打折扣,还会失去群众基础。 (摘自《人民日报》)

联系群众得“掏心窝子”

践行群众路线,应当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活动始终,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干部要有一股子马上办、马上干、马上落实、马上解决的“四马”作风,将解决问题落到实处。当然,这并非要一阵风地把事情草草处理完事,而是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实施最优政策措施,并取得群众最满意的效果。只有真正解民难、排民忧,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百姓心气儿才会顺畅,干群关系才会亲密起来,群众工作才能做到位。 (摘自《人民日报》)

党领导立法要突出重点

党领导立法的重点在于完善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在具体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和系统性。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摘自《学习时报》)

听取意见不能“跑偏”

听取意见,就是要以开门纳谏的胸襟、兼听则明的态度、从善如流的心态,虚心接受领导点、同事评、群众提,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检查。就此而言,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苗头应引起注意:或是用听民生方面的意见代替“四风”方面的意见;或是听意见搞“体内循环”,没有真正走出机关、深入群众、沉下身子;或是认为整天和群众在一起,不需要听意见……凡此种种,无不让人警醒:听取意见如果不能命中靶心、切中要害,整改落实如何直达病灶、排毒治病? (摘自《人民日报》)

建立科学考评机制应防止“虎头蛇尾”

一是要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考核机制,科学评价领导干部政绩,不给投机者以取巧的机会;二是科学制定为民服务政策,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措施,把民生实情研究透、办扎实,建章立制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以扎实的执行方式践行为民服务的制度措施。很多制度设计初衷很好,但是挂在“墙上”难以“落地”。事实表明,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不仅需要在“制定”上下功夫,更需要在“执行”上下功夫,双管齐下,对症下药。 (摘自《文汇报》)

以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助力反“四风”

有效的责任追究是制度产生真实效果的前提,但有效的责任追究并不能简单地与追究了多少人画等号。不是说被追究责任的人越多制度就越有效,反之就无效。追究一个人的责任,足以威慑一批人,使其不敢再以身试法试纪,这才是真正的有效责任追究机制。要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就要强化责任追究部门的考核机制,增强责任追究制度的“刚性”色彩,减少裁量空间,使责任追究更加刚性化和常态化。

(摘自《学习时报》)

制度设计切忌“矫枉过正”

上级提倡开短会,并不是会议开得越短越好,而是要更加注重会议质量;上级提倡说短话,也不是话讲得越短越好,而是务求提出一些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真知灼见;上级倡导简化接待,不是取消正常的工作接洽,而是要防止铺张浪费、遏制奢侈之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既要态度明确、落实不打折扣,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务实、规范的措施办法,更要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突破口,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内功”上,少一些“花架子”,多一些真办法;少一些沽名钓誉的虚招,多一些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正使转作风的各项制度承接地气、落到实处。 (摘自《求是》)

“打苍蝇”要发动群众

对于那些扑面而来的“苍蝇”,是哪些人,有哪些问题,老百姓最清楚。因此,“打苍蝇”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老百姓在“打苍蝇”中的主动作用,让群众给干部打分,坚持群众评议干部制度,使民众成为“打苍蝇”的主角。这就需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能满足于制度上墙的形式,要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方便群众即时投诉举报监督,切实让“苍蝇”们感受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能、不敢出来“叮咬”。

(摘自《宁夏日报》)

组织生活中的

“六多六少”现象必须消除

由于一些党员干部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作用认识得不够,导致组织生活中经常出现“六多六少”现象:自我批评多、批评他人少,领导批评多、群众批评少,浅层批评多、深入批评少,细枝末节批评多、原则问题批评少,背后批评多、当面批评少,正面肯定多、负面挑刺少。“六多六少”现象的存在,极易导致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难以触及问题根源,更难以找到有效的改进对策,违背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初衷,严重地削弱了批评效果,必须下决心予以消除。

(摘自《光明日报》)

察实情是抓好落实的基础

一分决策,九分调研。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到群众最需要、意见最多、困难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去,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多和群众交流且请教,做群众的贴心人,了解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诉、所盼;全面了解客观实际,搞清楚客观事实,弄明白问题的内部和外部矛盾,研究推进改革发展、促进稳定和谐的思路和对策,探索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措施和办法。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及时分析,科学研判。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创新实践中需纠正的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不顾理论、胡乱创新的倾向。标新立异,为创新而创新,这决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列宁曾经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如果没有理论指导,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必然会“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造成严重后果。二是死守教条、不懂变通的倾向。不管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变化,或是机械地硬套硬搬理论,或是不敢创新、不敢探索,结果不仅窒息了理论,也危害了实践。这种倾向也是必须纠正的。 (摘自《光明日报》)

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在机制上下功夫

积极探索党建服务项目的新型运作机制,广泛运用价值引领、沟通对话、民主协商、统筹协调、结对共建、委托代理、自助互助等社会化方法,整合各类资源,不断提高党建服务项目运行的有效性。积极探索社会领域的党建服务机制,探索通过党建覆盖引领、委托服务项目、搭建展示平台、发挥党员作用等方式,引领和推动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性、志愿服务性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并通过党建引领、党建联动,促进政社合作、社社合作,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提供公共服务。 (摘自《学习时报》)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群众公认的关键

群众公认度高的领导干部,往往都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与责任忧患意识,能够及时识别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己任,把解决问题与推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善于对问题做出判断分析,抓住主要矛盾问题,认真处理解决。群众公认度不高的干部,对存在的各种隐患往往熟视无睹、管理粗放,各种矛盾事件层出不穷,进而导致部门自身管理不善,纪律松弛,工作作风漂浮,群众威信下降。 (摘自《学习时报》)

选拔年轻干部要树立

“作劲不作秀”的理念

要帮助年轻干部,为他们“作劲”搭建平台,不能搞华而不实的虚招、花招。要充分发挥基层的“蓄水池”和“孵化器”作用,善于从基层发现优秀人才,注重在基层培养年轻干部。要加强年轻干部的源头建设,着眼于培养大批基层骨干和领导后备力量,探索机关用人竞争性遴选制度,形成良性循环。要坚持对年轻干部的梯次培养,统筹考虑当前需要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兼顾各个层级、各个年龄段的年轻干部队伍建设长远规划。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干部选任监督要较真

要畅通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依靠群众开展监督、引导群众有序监督,不放过任何疑点,做到干部选任步步监督、环环把关、事事纪实。要开展定期“体检”,重点做到“四监督四查看”,即监督严格执行用人原则和标准情况,查看用人导向是否端正;监督严格把握用人资格和条件情况,查看用人把关是否严格;监督严格履行用人程序和步骤情况,查看用人程序是否合规;监督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情况,查看选人用人是否风清气正。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考准考实干部能力实绩的四个步骤

一是看。看干部是否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执行落实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看是否能够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看是否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看是否能够得到群众认可。二是谈。采取与干部群众座谈、个别访谈和现场查问等方式,了解工作进展、存在问题以及干部作用发挥情况。三是听。听取分管领导、主要责任部门等对考核对象的评价意见。四是评。在一定范围内,组织知情度较高的干部群众和服务对象进行民主评议。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用人机制
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多重要?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郧西 结对帮扶倒逼年轻干部成长
《群书治要》论用人:战略定位与导向
皮革机制
年轻干部“墩苗”当勤做“加法”
为什么叫“一把手”
“离任用人审计”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