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对高校维稳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4-08-08黄建榕杜迪

关键词:微博高校

黄建榕+杜迪

作者简介: 黄建榕(1963 - ),女,广东揭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政府/企业/高校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研究。杜迪(1989 - ),男,湖北襄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 微博在高校群体中的迅速普及,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并成为他们展示自我和学习交流的重要载体。微博的广泛使用和发展给高校维稳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威胁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校维稳工作的盲区。高校维稳工作者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微博对高校稳定工作带来的影响,积极探索在微博环境下做好高校维稳工作的方法及对策,加强和改进高校维稳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微博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微博在高校维稳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微博;高校;维稳工作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2-0000-00

高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它是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只有确保校园的安全与稳定,高校才能正常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现顺畅的运行与发展。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新型网络传媒,很快便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情感娱乐等各个领域,当代大学生成为微博最广泛的应用者和最积极的参与者。2012年12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2012年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截止2012年6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74亿,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过半,达509%,较2011年底增加了22个百分点。19岁及以上中国网民中,微博用户的渗透率达88。8%。 [1]

微博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给维稳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在2011年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中,截至24 日凌晨2点,通过新浪微博发出100万条相关微博;事故发生12小时后,相关讨论突破20 万条,这种“病毒式”传播速度使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呈现出不可预见性、突发性的特点。

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微博对高校维稳工作带来的影响,准确把握其特征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在微博环境下加强和改进高校维稳工作的方法及对策,已成为高校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一、高校维稳工作的重要性

校园稳定始终是高校高度关注的重要工作,切实维护高校稳定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推动高校科学全面发展、构建平安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一)维护高校稳定是维护国家安全确保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

稳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是高校顺畅运行、有效育人、保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高校是科学文化教育的知识殿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历史经验教训证明,高校的安全与稳定不仅是其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必要保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和要素,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的全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与成败。

(二)维护高校稳定是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保障

近些年来,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及观念在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发生了剧烈的碰撞和渗透,西方国家更是借助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等手段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广泛传播和渗透,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2]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理论、思想、文化、宗教等多种形式对我国意识形态进行渗透。因此,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一刻也不能放松。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维稳工作这一个社会问题。2010年7月,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明确指出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与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

(三)维护高校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

如今,社会转型期变化剧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使得大学生时常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便会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加之大学生年纪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少数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卷入不该参与的非法组织,甚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3]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必须提高认识,明确重点,采取切实措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正确把握微博对高校维稳

工作的影响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介,凭借其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和便捷性、即时性、原创性的特点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爆炸式传播。微博中的信息资源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其很多信息和内容都可以广泛运用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中。 [4]微博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给高校维稳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威胁和挑战。

(一)微博给高校维稳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微博是大学生除传统媒介外接触社会的便捷途径,其开放性、交互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及碎片式的海量信息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大学生的思维,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自由、开放的空间,符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空间的需求。

1 微博提供高校维稳工作现代化手段

微博迅速普及和发展,促使高校维稳工作实现信息传播快捷化、即时化,为高校维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载体。高校维稳工作者可以利用校园官方微博发布有关高校安全稳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制度以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安全提示,从而能使高校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校园安全稳定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微博将分散的信息集合起来,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了解和获取校内外最新的信息资讯,对于可能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不确定因素要及时加以分析和解决,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2 微博加速高校维稳教育自主化发展

当前,传统校园安全教育是大学生获取安全教育知识主要来源,许多高校维稳工作者仍以僵硬管理、传统说教为主,互动意思,服务意识落后,这种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安全教育知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自主地获取安全教育知识,更不利于大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微时代,大学生可以自主地利用微博及时准确的获取有关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案例。事实证明,这种双向交流、集思广益的做法,在增强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意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3.微博丰富高校维稳途径多样化表达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消除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隔膜与疏离感,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可以在微博中畅所欲言,不再有身份地位的差距感,高校维稳工作者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扩大了稳定工作空间和时间的覆盖面,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使得稳定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大增强。同时,高校维稳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搜索功能方便快捷地搜寻并获取有关信息和资讯,为高校维稳工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在与从教师、书籍、板报等获得安全稳定知识的传统途径相比,微博提供的信息资源图文并茂,其内容和形式更具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了信息沟通的及时性、连续性和多样性。 [5]因此,将微博运用于稳定工作中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二)微博给高校维稳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微博迅速闯进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并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其思想和行为。对此,高校维稳工作者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搞清楚当前高校维稳工作面临怎样的威胁和挑战。

1 微博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极大挑战

在微博上,大量庞杂混乱的信息难辨良莠真伪,部分碎片化虚假信息大肆传播。微博的转发功能已经成为垃圾虚假信息的扩音器,微博爆炸式的传播方式也给垃圾信息足够多的曝光机会,各种小道消息,造谣诽谤信息都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大量反动、煽动和低俗的信息内容,由于高校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不良信息缺乏有效的辨别和抵制,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和蒙蔽,从而影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高校维稳工作构成极大的威胁和挑战。

2 微博对高校维稳工作的传统载体构成严峻挑战

高校维稳工作只有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充分展现这项工作的渗透性和重要性。当前,虽然为了应对网络时代的到来,各大高校维稳工作的主要部门都陆续建成了自己校园内部网络,但由于起步较晚,很多监管校园安全的网站和系统都有形无实,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对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网络时代高校维稳工作全面开展的需求。微博的出现和风靡,在大学生群体更加直观地接触和面对各式各样信息诱惑的同时,高校的稳定工作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要将微博作为校园安全教育平台和载体的必要性。只有及时有效的利用好微博这个平台,才能全面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的对他们开展校园安全教育。 [6]因此,如何通过微博建立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校园安全教育平台是摆在高校维稳工作者眼前的一大难题和挑战。

3 微博对高校维稳工作的传统方法造成巨大挑战

传统安全稳定教育主要包括感染教育、课堂教育、树立典型等方法,其特点是可控性强。高校维稳工作者通过传统教育方法可以有意识地挑选适当的素材对教育对象开展持续集中、高强度的安全教育工作,从而转变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和观念。然而,微博的出现致使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政府、部队、学校及其他权威部门的管理和控制。网络中一些信息的内容同教育者所灌输的信息和观念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现象变得十分普遍,这就必然会引起高校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混淆甚至背叛。同时,由于微博的虚拟化,使得监管部门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高校维稳工作者自然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工作。如果高校维稳工作继续局限于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这势必会对高校的安全稳定埋下严重的隐患,对社会稳定也构成威胁。如何利用好微博这一新兴传播载体,探索有效的高校维稳工作新模式成为当前的重要挑战和任务。

三、探索利用微博维护高校稳定

工作的有效对策

如何利用微博这一新兴网络载体,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维稳工作,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高校维稳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对微博发展动态及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现状的关注,充分发挥和利用微博在高校维稳工作中的优势和积极因素,同时也应规避微博的负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加强对微博的管理和校园舆论的引导,积极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维稳工作的新途径。

(一)建立心理咨询的微博平台,干预心理危机的发生

相对于传统交流方式,大学生更乐于使用微博进行沟通和交流。高校维稳工作者应利用好微博这一新型网络媒介,联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正面效应,建立心理知识交流和心理咨询的微博平台,让学生自发地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调整和心理安慰,及时排解学生内心的疑惑和苦闷,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及时干预心理危机的发生;高校还应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向,对那些潜伏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善于利用微博的对话功能,敏锐发觉,超前预见,及时对其心理动向进行跟进,网上网下联动关注,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多维互动。同时,在危机管理中,高校的处理方式应当体现出足够的人文关怀,加强危机后的心理治疗和恢复。当危机发生以后,心理治疗人员须抓住黄金时间对受害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为其提供心理疏导、人际关系修复等个性化服务,及时将危机的诱因消除,以避免危机再次发生或升级。

(二)健全舆论引导机制,提升信息传播者的媒介素养

由于微博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分散性高等特点,很容易便能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一些不良的舆情更会对高校和社会的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提升舆论信息传播者的素养,增强校园舆论的引导能力。高校主管部门和维稳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培养大学生对微博信息的辨别能力,从“被动应付与处置”转向“主动预防与引导”,充分利用微博的积极作用做好网络舆情的预防和引导工作。同时,还应重视对高校维稳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做好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的规划和建设,从而提升微博舆情预防工作的质量,对高校舆论进行有力的引导。

(三)加强校园网络的监控,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针对微博及时发布信息的特点,要加大对校园网监控的频率和力度,及时删除不良信息,过滤不实信息。此外,对于微博用户的管理应采用“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方法,一旦校园出现重大舆情,就可通过技术手段迅速追查到此人,并将信息及时上报,以便学校维稳部门及时掌控事态发展,主动发布官方微博,澄清谣言,化被动局面为主动引导,有效地避免了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和破坏,从而维护了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发挥辅导员中流砥柱的作用

当前,高校网络管理在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各大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和落实各类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工作责任制度。辅导员是奋斗在高校维稳工作前线的中坚力量,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他们在高校维稳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工作责任制度,确保高校稳定的微博平台有效地运作。工作制度应规定辅导员必须开通微博,同时保持工作时间在线,时刻对所负责班级的学生动态进行关注和掌控。每天至少发布一条微博,每周按时将学生的思想动态信息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同时,学校应安排专人定期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抽查和监督,确保辅导员运用微博平台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取得实质性效果。

(五)培养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引领高校的舆论导向

大学生意见领袖对于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网络舆情往往会因他们的意见和言论推动或改变整个事态的发展方向。一个正面的舆论领袖能够引导大学生群体在微博平台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反之,则有可能引发大学生群体的批评议论浪潮,甚至可能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因此,高校应注重将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及较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培养成学生微博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针对微博中出现的各种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讨论,微博意见领袖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利用微博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同时还要及时收集校园动态信息,做好监督反馈工作。只有对校园舆情进行有效的掌控和引导,才能确保高校的和谐与稳定。

(六)树立意识形态安全新理念,抢占高校稳定的制高点

从微博的广泛运用及它在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来看,高校维稳工作者一定要站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来重视微博的政治传播和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微博这一新兴网络载体的出现,不仅见证了网络技术和传播手段的革新,也预示着意识形态构建的领域及目标群体越来越广阔,越来越壮大。高校维稳工作的涉及面已经远远超出高校传统安全教育所涵盖的范围。传统的高校安全教育模式和手段已经远远落后于新媒体更新换代的步伐。因此,高校维稳工作者必须要树立积极利用新媒体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新理念,运用微博优势,搭建以微博为载体的高校维稳工作新平台,抢占高校稳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至高点。

参考文献:

[1]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2012中国微博年度报告[EB/OL].(2013-01-10)[2013-07-11] http://newssjtueducn/info/1005/133066htm 

[2]梁家峰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第3期:26-27.

[3]朱蓉蓉,邓国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刍议[J].江苏高教,2010年第3期 :64-66.

[4]聂东雪微博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微[J].学理论,2012年第17期:277-278.

[5]章建明,巢传宣网络技术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3期:38.

[6]郝胜杰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微博”的挑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2期 :48-51



HUANG Jian-rong,DU Di

(Schoo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Guangdong,China)

Abstract:Microblog in the rapid spread of the groups in colleges greatly influence and change the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y, life and communication way The widespread use of microblog and development brings to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s work opportunit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many threats and challenges Stability of colleges workers should go deep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on microblog influence, actively explore the microblog environment, complete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s work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microblog for the stability work in colleges

Keywords:microblog; colleges; stability work

(责任编辑:余树华)

猜你喜欢

微博高校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