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小学课程的比较及其启示

2014-08-07李秀双于波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评价课程发展

李秀双+于波

中美两国由于国情差异很大,因而两国小学教育课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一、 美国小学课程评析

关于培养目标。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由各州自己制定教育教学目标,如缅因州的培养目标为:①清晰而有效的沟通者(Communicator);②自我指导的终身学习者(Learner);③创造性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者(Solver);④负责的参与的公民(Citizen);⑤合作的和优秀的工作者(Worker);⑥整体的且富有信息的思考者(Thinker)。[1]由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的《我们需要的小学》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可看出小学的教育目标,其大致内容为:①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②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③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④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⑤发展儿童符合民主生活的价值观;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小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关注儿童的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对于学生而言,健康的体格才是身体之本,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条件,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才能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才能;其次,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培养符合美国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美国小学重视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关于课程内容。美国小学阶段的课程形式以综合课为主。美国各个州和地方教育当局决定公立学校课程的设置,法律规定联邦政府没有权力干涉。各地教育皆无全国性的统一课程设置。尽管如此,联邦政府可通过一定方式对课程设置施加间接影响。美国小学课程在州和地方教育当局有关规定的范围内由各校规定,一般都设有阅读、写作、数学、社会、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有的学校还开设保健课、家政课等。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每个州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新泽西州(New Jersey)最新的核心课程内容标准对州范围内所有公立学校的八门核心课程的内容与学术标准进行了规定: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综合保健和体育、语言艺术与文学、生涯教育和消费、家政与生活技能。[2]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规定的核心课程则包括外语、健康、历史—社会科学、语言艺术、数学、体育、科学、视觉艺术。[3]

关于课程实施。美国小学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和不分年级教学等,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以班级授课教学形式为主。一般根据年龄、年级分班,每个班级人数一般在18~23人之间。教师是不分科的,一个老师要负责教各科内容。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孩子感觉上学不是负担而是乐趣。首先,在课堂上有一半时间是通过游戏或者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如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常常围坐在地毯上听老师讲故事;小学高年级则四五个人一组围坐课桌听老师讲课。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提问。[4]其次,课堂氛围和文化环境比较适合孩子学习,尽量为孩子提供学习情境,每个班级配有几百册图书供学生翻阅。最后,老师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都能够在短时间里完成,而且作业形式独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制作贺卡、办手抄报、折纸手工、画简笔画等。

关于课程评价。美国小学课程评价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各种更高层次的认知技能,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观察记录,利用等级制和评语制对学生进行考评,尽量不呈现学生考试分数之间的差距。小学生每年的成绩通常采用口试与答辩、短文与论文、过程叙述反应题、综合分析解释题等直接评估;或者提供合作学习和间接学习的活动情境,如学生购物、观察风向等活动,在真实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动态化评价。

二、 中美两国小学课程的比较

1.在培养目标上,社会本位或是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我国现行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社会本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价值作为历史的必然进入教育价值选择的视野,对个人独立性和个体幸福的关心逐渐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主流之一。新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明确定位为以人为本,这在教育理论界基本上已达成了共识。在选择实现个人价值时,我国的培养目标是把满足社会需求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联系起来,但是更强调社会需求。[5]

在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个人主义至上,强调制度是为个人设立的,集体是为个人存在的。一直以来,美国文化的基本取向是注重人的个体性发展,尊重个人的权利和解放个性。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也没有一个统一到无所不能的教育管理机构来掌管国家一切教育事务。相反,它把教育自主权选择权下放到每一个教育主体,因为只有学校最了解当地的情况和需要,只有学生才最了解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所以美国的学校都各有特色。[5]

2.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统一性或突出多样性

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中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所占比例最大,在具体科目上,语文和数学在整个教学科目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被认为是学校课程中的“主科”,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等则被认为是学校课程中的“副科”。尽管我国进行了多次的课程改革,但是目前我国小学生所学的课程仍偏重于系统知识理论,教师一般按照统一的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且,我国小学现在采用的教材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选用,并且有统一的教学资料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所以在一个省或区(县)不仅教材的内容几乎完全统一,老师的教学方法也相似。

美国课程内容和安排都体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小学的课程主要是综合性的,一节课可能就是一个主题有关内容的整合,既有语文的内容,又有数学、社会、科学等内容,也可能是单一的,只有一个内容、一个题目。[6]同时,美国小学的教学内容比较灵活,约有一半的州由州教育官员为小学选择教材和教学材料,其余的州可以使用本州规定的教科书,也可以由学校自行选择教材或由教师自己设计教学内容与练习题。美国课程的安排除了体育、音乐、美术要到固定的场地或教室分别上课,需要排出课表外,其他各科大都是一个班由一个教师来教,大部分学校也没有固定的课表,而是由教师灵活掌握和自行安排。

3.在课程实施上,重视知识和技能共性要求或关注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的教学方法出现了众多新的尝试和成果,开始向多样化发展。讲授式教学方法不再是教师的唯一选择,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探索性教学方法、合作性教学方法、自主性教学方法等百家争鸣的现象。但是从我国总体教学现状来看,讲授式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偏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体现出新课程的要求。同时,我国小学班级规模较大,课堂教学活动较少,教师讲授的时间多,学生实践的机会少,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制约。

从美国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看出,美国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需要给学生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美国的小学没有与我国小学所对应的“思想品德课”,其爱国主义、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等都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学校组织学生通过课外参观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来了解本国的历史,培养爱国精神,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都得到了发展。[7]

4.在课程评价上,注重终结性或是注重发展性评价

自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进行了新的尝试,不再用期中或者期末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优秀与否,教师开始采用灵活、即时、动态的评价方法来观察学生的发展,将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有的教师还尝试使用新的评价方法与技术,这些都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成果,值得肯定。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课程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采用终结性评价,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通过学业成绩或学科分数来衡量。

endprint

美国评价采用发展性评价观,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学业成就,还评价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在课程评价中,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文化差异,根据学生的需求使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同时,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所在,在评价中不单纯追求客观性,不单纯凭借考试分数给学生贴上优秀学生或者差生的标签。

三、 中美两国小学课程比较的启示

1.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共性要求

美国的教育是在其个人本位的前提下追求学生最大化的社会协调性,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这样可能会造成个人主义膨胀,使国家或集体利益受到损害。我国基础教育是在社会本位的前提下追求学生利益最大化,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样的课程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但是,这可能会违背学生的个性发展。如第三届国际数学及科学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华人地区学生数学成绩优异,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但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持积极态度的所占比例却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足已引起我们的关注。虽然我国学生能达到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但是却无意中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性发展。因此,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应该以优先发展社会或个人某一方面为前提,而应该将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学生个性发展与达到社会共性要求相兼顾。

2.课程内容多样化与统一性协调发展

由于美国实行地方分权制,各州拥有州内的教育权,这虽然有利于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有利于体现地方的特色,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可忽略的问题。各个州的课程各式各样,这就存在质量和规格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问题,是否能保证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等问题。因此,近年来美国政府采取许多措施以扩大联邦一级领导权,加强其对各州及下属地区集中管理的力度,统一各校的教育和课程标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设置课程内容时要注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协调发展,国家制定可以供参考的课程标准,各省市可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这既能体现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和本土化,也可以保证课程内容不违背国家教育政策。

3.课程实施上多种教学方式并存

我国和美国小学课堂教学的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小学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中长期以讲授法为主导,侧重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美国十分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同时给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点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也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严谨的知识教学与活泼的实践教学相统筹,建立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通过创设一种令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活动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动脑、动手,主动探索,去发现新知,真正贯彻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淡化评价结果,重视评价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课程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采用终结性评价,衡量学生的标准只有升学率。这样的评价标准很难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成为一纸空文。我们应该淡化评价结果,重视评价过程,在日常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观察学生在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变化。这样做有利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学生的优势,并依此为立足点,带动学生弱势学科的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分析和比较中美小学的课程可以发现,我国和美国的小学课程各有特色。因此,我国小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扬长避短,灵活地借鉴美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我国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优点发扬光大;同时,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社会培养多才多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忠建.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4).

[2] New Jerse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New Jersey Core Curriculum Content Standards:www.state/nj/us/njede/ccca.

[3] 加利福尼亚州教育网站.http://www.cde.ca.gov/ci/.

[4] 杨慧敏.美国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 许云昭.超越差距:中美基础教育课程比较[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6] 江山野.美国和加拿大学校课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7] 贾淑秀,汪爱霞.中美小学课程设置比较[J].教学与管理,2010(35).

【责任编辑:白文军】

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课程发展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区域发展篇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图说共享发展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