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思维 “生动”课堂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研探

2014-08-07

中学教研(数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麦粒错位本课

(象山中学 浙江象山 315700)

●杨光伟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2014年3月25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高中数学教坛新秀评比活动在象山中学开展.活动中,7位参赛教师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同课异构.笔者在上课、听课、评课的交流中收获颇丰,遂对本节课的不同设计、呈现方式进行比较研析,与同行分享.

1 教学设计的困惑

设计本节课,笔者有3个困惑:(1)教科书中的错位相减法,学生如何想到?若学生想不到,则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非被动接受?(2)是否有必要探究多种求和方法,探究几种才合适?若学生未能探究出其他方法,则教师还有必要展示它们吗?(3)本课的教学重心是偏向公式推导探究,还是公式掌握练习?若两者兼顾,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带着这3个困惑,笔者学习了此次比赛的7节课.几乎所有参赛教师都尝试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按照“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得出公式、应用公式、变式训练”的模式组织教学,但具体的教学过程却大相径庭,学生的参与程度也差异较大.

2 教学模式研探

方案1

(引导中铺设方法台阶)

教师课前发放学案,引入国际象棋的故事,并给出课题:如何求解

S64=1+2+22+…+263.(1)

师:国王愿意把每个格子的麦粒数加倍给发明者,请问:原来放好的麦粒是不是要重新放过?为什么?

生:不需要,每一格麦粒数乘以2即可.

师:国王一共需要准备多少麦粒?

生:2S64=2+22+23+…+264.

(2)

师:比发明者原来的要求多多少?

生:式(2)-式(1),得S64=264-1.

师:我们发现式(2)和式(1)有很多相同项,相减后即可消除.我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情形:

Sn=1+q1+q2+…+qn-1,

(3)

如何求解?

生:qSn=q1+q2+q3+…+qn,

(4)

式(4)-式(3),得

(q-1)Sn=qn-1,

从而

师:那么,更一般的情形:

Sn=a1+a1q1+a1q2+…+a1qn-1,

(5)

如何求解?

生:qSn=a1q1+a1q2+a1q3+…+a1qn,

(6)

式(6)-式(5),得

(q-1)Sn=a1(qn-1),

从而

学生沉默,教师给出提示,引出另外2种推导方法.

本课例由教师直接“抛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式,铺设方法台阶,降低思维难度,让学生寻求一般化的证明方法,从特殊推广到一般情形,学生易于接受,但有2个问题待商榷:

问题1

式(2)的出现非学生自主探索,势必有学生存在困惑:为什么这样操作,如何想到的?学生只是直观感觉乘以2,为什么不是3或其他数字,学生没有主观感受,容易产生一种现象——教师继续引问:Sn=a1+a2+a3+…+an-1+an怎么求和?学生答:乘以2.此时的探究意义有限,更多是学生的模仿,惊叹于方法的神奇,却没有自主获得结论的成就感,同时也不可能使“错位相减法”得以渗透.

问题2

在教师铺设了S64,2S64后,学生选择“式(2)-式(1)”,虽然“式(2)-式(1)”或“式(1)-式(2)”在方法本质上没有区别,但在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错位相减法的情况下,2式混减,无疑会扰乱学生的思绪,不利于错位相减法常规操作习惯的培养.

当然,这一教学方式有其优势,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教师铺设方法的台阶,给学生思维的线索,让所有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而且节省探索时间,并配合学案教学,强化公式运用,学生得以有效巩固.

方案2

(猜想中从特殊到一般)

教师引导学生对S64=1+2+22+…+263的结果进行猜想:由1=21-1,1+2=3=22-1,1+2+22=7=23-1,1+2+22+23=15=24-1不完全归纳猜想得

S64=1+2+22+…+263=264-1,

1+2+22+…+2n-1=2n-1,

从而猜想出更一般的结论:

此时,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呼之即出

最后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多项式变形,引出错位相减法等方法进行论证.

数学猜想是数学发展中最活跃、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之一,是推动数学理论发展的强大动力.本课突出了“归纳—猜想—证明”的思想方法,既能把学生推向“愤、悱”的境界,又能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先猜后证.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进行似真推理,归纳猜想求和公式,并从结构分析获得解题灵感,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寻求结果的方法.但是在本课例中,学生已经猜想得到问题的结论,失去探索未知的冲动,解决问题的内驱力自然也不会太高.后续的证明,仍然需要教师引导启发,在课堂时间的把握上可能有些紧张.

方案3

(启发中架设思维桥梁)

师:这里要研究的问题是棋盘上有多少麦粒数?可以把每格所放的麦粒数看作什么数列?

生:是一个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师:要求第1个格子到第64个格子的麦粒数总和,即求这个等比数列的和S64=1+2+22+…263.如何计算S64,是这节课要探究的课题.把式子符号化,即Sn=a1+a2+a3+…+an-1+an.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列的求和?

生:等差数列.

师: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

在研究等比数列求和时,能不能像等差数列一样,用已知的相关量简洁地表示出来,从而简化等比数列求和的计算?关于等比数列,我们已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定义和通项公式.

师:同学们自己动手进行探究,运用已学知识计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学生探究5分钟.)

生:Sn=a1+a2+a3+…+an-1+an可写成

Sn=a1+a1q1+a1q2+…+a1qn-2+a1qn-1,

(7)

2边同乘以q,得

qSn=a1q1+a1q2+a1q3+…+a1qn-1+a1qn.

(8)

师:很好!乘公比q后有什么效果?

生:上下2式有很多相同项.

师:式(7)-式(8),得

(1-q)Sn=a1-a1qn,

从而

这种方法,过程很新颖,是怎么做到的,有哪些步骤?

生:先乘公比,再错位,后相减.

师:我们称此法为(乘公比)错位相减法.还有其他想法吗?

学生没有提出新方法,教师引导给出其他2种方法.

本课的全过程可概括为:具体问题→数学模型→解决具体问题.学生从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叠加、消元、类比、分类讨论、函数方程、等价转化等思想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公式的推导作了探究.借助等差数列求和的思想,类比寻求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从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上是一致的,都是将“无限”化为“有限”,差异在于错位的方法不同[1].正是由于这种差异,致使很多参赛教师错误地认为:不能通过类比推理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实际上,他们是基于这样的错误认识:通过运算方式的类比才行,而这里却是解题思想的类比.

本节课,教师的讲解细致入微、面面俱到,引导更是步步深入,但教师讲得越细,学生讲得越少;教师引得越深,学生想得越少.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的循循善诱,而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以致于在前面如此细腻的引导下,学生仍然只是给出课本方法,而没有思维的灵动,后续方法只能是教师自行给出,实为美中不足.

方案4

(点拨中启动学生探究)

师(激发兴趣):国际象棋…….国王一听,欣然答应了,发明者的要求不高吧?

生:太高了.

师(提出质疑):为什么太高,不就是麦粒吗?

生:加起来就很多了,一共需要的麦粒总数是1+2+22+…+263.

师(抛出问题):很好,但是我们要用数据来说话,这个算式怎么计算?

师(宏观问题):哪怕我们帮国王算出了这个结果,如果又有人给国王出了另一个难题:第1个格子里放上2粒麦子,之后的每个格子里放的麦子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子数的3倍,直到第64个格子.那可怎么办?这是一个类似的问题,我们能否找到一般方法,解决这一类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要解决的是哪一类问题?

生:等比数列求和.

师(点明障碍):很好,我们把问题一般化,即求Sn=a1+a2+a3+…+an-1+an,如何求解?我们在求解中,会遇到哪些障碍?

生:太多了.

师(点拨突破):对!量太多,这里有a1,a2,a3,…,an共n个不同的量,怎样减少?我们之前有接触过类似的问题吗?

生:等差数列求和,也有n项,利用倒序相加,实现消项,转化为用a1,n,d或a1,an,d这3个基本量来表示.

师(类比提炼):类比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是否也可以用3个基本量来表示?

生:用a1,n,q,转化为

Sn=a1+a1q+a1q2+…+a1qn-2+a1qn-1.

(9)

师(明确依据):此处项数太多,如何来消项,利用什么原理?

an-1q=an(n≥2).

师(引发探讨):请大家围绕定义,目标是基本量的最简形式,进行等比数列求和的探索,寻找多种方法.

(学生探究3分钟.)

师(合作交流):同桌互相交流分享,有没有不一样的收获?

生1:式(9)的2边同乘以q,得

qSn=a1q+a1q2+a1q3+…+a1qn-1+a1qn.

(10)

师:乘公比有什么效果?

生1:有很多相同的项.式(9)-式(10),得

(1-q)Sn=a1-a1qn,

生1:还有问题,当q=1时,Sn=na1.

师:很好,但是乘以q是怎么想到的?

生2:为了相消,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a2=a1q,a3=a2q,a4=a3q,…,an=an-1q每一项乘以q,即往后挪了一项.

师:很好!这个方法有几个步骤?

生1:乘公比、错位、相减、化简,我们可以称之为错位相减法.

师:很漂亮的总结!我们成功地将目标转化为基本量的最简形式,注意分类讨论,还有其他方法吗?

……

师: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和合比定理,我们用整体代换,转化为基本量,得到求和公式,这样的总结有问题吗?

生:要分类讨论,而且是分式结构,分母不为0;n为奇数,当q=-1时,此法不适用.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4:因为a2+a3+…+an=q(a1+a2+a3+…+an-1),所以Sn-a1=q(Sn-an)…

生5:an=a1+(a2-a1)+(a3-a2)+

(a4-a3)+…+(an-an-1)=

a1+a1(q-1)+a2(q-1)+

a3(q-1)+…+an-1(q-1)=

a1+(q-1)(a1+a2+…+an-1)=

a1+(q-1)(Sn-an)…

师:构造得非常漂亮!先构造,再提取,后整体代换,转化为基本量的最简形式.同学们的思路非常开阔,还有其他方法课后再交流.总结这些方法,各有千秋,这里我们重点学习错位相减法.

本节课中,教师娴熟地应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以10个提问使学生陷入矛盾之中,再进行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学生每次给出一种方法,教师都会进行质疑诘问,从而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师生的精彩对白,使得课堂的思维结果因过程而精彩,互动现象因方法而生动.这样的探究设计,建基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体系,教会了学生学会思考,在数学的思考中,在“生动”、“情动”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3 几点后续的思考

赏析了以上4个课例,笔者之前的困惑也迎刃而解,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1)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障碍.

错位相减法的生成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很多教师总是牵引着学生往自己预设的方向走,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哪怕学生事先了解了错位相减法,学生也需知晓这一方法的生成过程,明确它的思想方法.把教学提升到思维的高度,在思想的引领下,构想方法,导出知识,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良好途径[2].如何打开思路,揭示思维的本质,便是本课难点突破的关键之处.

(2)课堂教学应以学为中心,教学生学.

章建跃博士说:“要通过恰到好处的提问,提好的问题,给学生提问的示范,使他们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主动、有兴趣地学,富有探索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要跟着学生走.教师的引,要恰到好处;导,应自然和谐;诱,需合乎事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妨授人以欲.对于求和公式推导的多种方法,给不给出,视学情而定.学生自行给出,教师自然要搭建让学生呈现智慧的平台;学生给得少,教师搭桥铺路,牵着学生多走几步;学生给不了,教师也无需强求,当然视学情,适当地介绍1~2种也无妨.

(3)课堂教学应有效践行教学的“3个理解”.

章建跃博士曾提出数学教学的“3个理解”(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本课也要践行教学的“3个理解”[3].从认知层面看,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在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分类中,属于学生最高需求层次的掌握策略与方法的策略性知识.因此,本课有2个重点:一个是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一个是掌握错位相减法.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要达到这样的双重目的,时间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要素.公式的推导探究和掌握练习必须兼顾,但还是更应突出思维的过程.一味地进行探究,课堂便没有沉淀;过多地进行巩固,便使探究趋于形式.有效的探究和适当的巩固提升,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更高效、更优效!

(注:本文是2012年宁波市基础教育教研课题“高中数学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及其培养与研修”(编号:121110)的阶段成果.)

参 考 文 献

[1] 徐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设计及反思[J].中学数学月刊,2009(5):15-16.

[2] 张金良.浙江省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教研(数学),2012(9):1-7.

[3] 曹才翰,章建跃.中学数学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麦粒错位本课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有趣的错位摄影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从麦粒到面包
“错位教育”要不得
麦粒儿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