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编入学制度及启示

2014-08-06庞世佳

职教通讯 2014年19期
关键词:入学学分科目

庞世佳,徐 涵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有效衔接一直是广受关注的话题。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建立学分积累,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对所有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应根据本人的条件和可能,给予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1]但是,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积极性不高、数量较少,比例较低;招生考试环节单一,通常仅用笔试成绩决定学生是否被录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学分认定方面没有统一的互认办法,为职业院校学生升入更高一级学校造成阻碍。本文拟对日本编入学制度及特色分析,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和衔接的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一、日本编入学制度

所谓日本编入学制度,是指日本文部科学省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为学生和社会人提供更多的出路,于1998年出台的对于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的毕业生、以及大学中途退学的社会人(取得必要的学分),在原来的学校所取得的学分得到认证的情况下,通过笔试、面试的招考形式,把录取的应届毕业生插班编入四年制大学三年级,社会考生插班编入四年制大学二年级的制度。[2]

(一)编入学制度的历史发展

综观编入学制度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孵化与催生期(1955年—1975年)。编入学制度最初是无组织、无规模的,是个别大学在招生没有招满的情况下,自主开展的招生活动。直到1960年代,《学校教育法》规定:短期大学以及高专毕业的学生,可以插班编入到大学。从1970年代开始,编入学最先在国立大学工学部组织进行,推进了高等专门学校的编入学进程,扩充了定员。

2.成长与发育期(1976年—1998年)。在编入学制度进程中,一方面,普通大学接收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主要编入大学三年级;另一方面,长冈、丰桥两所科技大学在1976年开办之后,自1978年开始接收编入学的学生。199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对《大学设置基准》进行修改,修改内容包括必要专职教师的数目、必要校舍面积的基准、入学定员的基本方式、插班的编入学定员和大学总学生定员的计算方式。《大学设置基准》的修改,标志着各大学设定编入定员以法律的形式得到确立。从1995年开始,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想要编入大学的愿望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1998年,修改后的《学校教育法》中规定,对于修完总课时数1 700课时以上的专修学校专门课程的毕业生,可以编入大学。

通过以上法律条文的规定,来自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的学生插班编入大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使编入学的规模得以扩大。

3.丰富与健全时期(1999年—至今)。在编入学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之后,大学以外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升学率明显提高,例如,高等专门学校的升学率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升,短期大学的升学率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升,编入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受18岁人口减少的影响,编入学人数在2000年达到高峰之后,开始呈下降趋势。换句话说,升学比例上虽然有所上升,但是,总数目在减少(见表1)。[3]

表1 大学(学部)编入学者变化 单位:人

(二)编入学考试制度

1.编入学的招生对象。编入学的招生对象分为以下三类:(1)一般编入,即以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为编入对象;(2)社会编入,即以取得必要学分的社会人为编入对象;(3)公募推荐编入,即以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推荐的人为编入对象。其中,公募推荐编入(保送生)对象,需满足下列的条件:学历一般是高专以上,在班级排名前20%、分数的平均值在80分以上。在提交调查书、自我推荐书、报告等特定课题作为佐证的基础之上,学校要结合课外活动、社会活动来评价推荐生的资质和能力。依据分学科的考试和面试、志愿动机的强度、学历达到的程度来做适合学科的判断。

2.编入学的考试内容。对于一般编入和社会编入对象,编入学的考试内容大致分为笔试、书面审查、面试三类。(1)笔试。笔试科目包括外国语、所报考院校的专业课。在外国语科目中,不仅要考察英语,也需要从德语和法语当中选择擅长的一门小语种参加考试。英语考试是关于专业领域和一般教养的长文阅读,以及英译日的句子翻译。在阅读理解当中,主要考察学生对一些单词、语法等基础能力的掌握程度和一些专业用语的熟悉程度。其中,也有一部分综合知识的试题。专业科目的考试,所考问题大部分是所报考学科的基础知识。例如,经济学院的题目是《不利于企业的事》,生命科学学院的题目是《关于克隆技术》,法学院的题目是《关于死刑制度》,等等。有的学院也会要求把这样的题目写成小论文。例如,在2012年度信州大学经济学院第3年次编入学考试中,其中一道考题是这样的:“从地方财政制度和经济的活性化视角出发,阐述地方财政怎样运行会更好(用1000字阐述自己的想法)。”[4]可见,编入学考试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察很全面。(2)书面审查。在书面审查方面,要求考生提供志愿书、就学经历书、报考理由书、学业计划书。所谓的学业计划书,是学生假定被成功编入学后,根据入学之后要学习的教学科目和教学讲义制定的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一个计划书。入学之后,教师会指导学生做出更加合理可行的计划。社会人编入对象,还需提供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在校期间的证明。退学的人,要提供在籍证明和退学证明,还有在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整个期间的成绩证明,以及所修得学分科目的列表。如果所修过的科目,在原学校不被纳入学分,要把学习时的讲义概要复印下来作为入学后学分认定的佐证材料。对于志愿学科(想报考的专业)的申请条件是,提交证明与之对口学科的考试成绩的分数或者是该学科考试合格的证明。对于外国大学和短期大学希望编入的学生,要提供在大学期间的课程表,以及每次授课的时间、每周上课的次数、科目的开讲时间(按周数或按年记载)。没有日本国籍的外国人,要提供住民票和护照的复印件,并且,要提供日本语能力考试N1的能力认定书。报考神学科的学生要提供推荐信。(3)面试。日本的编入考试,非常重视面试环节。对于一般编入的考生,第一轮笔试通过之后,再进入面试环节;对于社会编入的考生,无论第一轮笔试成绩如何,都要参加面试。面试时,主要是按报考志愿的理由书来提问。例如,为什么想到这所学校读书?入学之后有什么样的计划?等等。通过面试,能够看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个性,有助于了解和选拔更好的考生。对于社会人编入考生,考虑到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所以,更加注重在面试中所体现的社会经验。无论是一般编入的考生还是社会编入的考生,如果不参加面试或是在面试中拒绝回答问题,即使笔试成绩再高,也都不予录取,足见编入学校对面试的重视程度。

3.编入学的学分认定。这里所指的学分认定,是指认定在原来学校所修得的学分,即认定编入之前所修得的学分。如果想要编入大学三年级,不论以前学的是什么学科,一般都要得到60学分左右。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认定的学分有:语言科目、一般教养科目、专门科目的基础课程等。对于2学分的科目和专门科目的派生学科的学分,有很多编入学校都不予认定。对一般编入的学生,在学分的认定方面,有以下三种方法:(1)统一认定,即不管学分修的内容,统一认定共同科目和自由选择科目的学分。(2)按科目分别认定,即不论各科的内容,以符合本校应该学习科目的宗旨来区分(但是参照基准和认定学分必须满足课时数)。(3)个别限定。即与本校课程内容相当的,课程时间数符合的科目的认定(见表2)。[5]

表2 一般编入生的学分认定[5]

一般编入的编入生在大学毕业时所需修得的最少学分是130学分,入学后需要修得的学分如表3所示。

表3 一般编入生入学后所需修得学分[5]

对社会人编入学生的学分,无论已经修得学分的内容,都按照下面的科目来认定(见表4)。

无论是一般编入考生还是社会人编入考生,如果在原学校学习进程中断,那么,对这部分课程的学分将不予认定。社会人编入考生在大学毕业时至少要修得130学分,编入后要修得的学分如表5所示。

表5 社会人编入生入学后所需修得学分[5]

二、日本编入学制度特色

(一)招生对象广泛

日本的编入学制度在招生对象上,和美国社区学院相像,不但面向应届毕业生,也面向社会考生。这种为所有想接受教育的人敞开大门的制度,能给更多的人提供平等升学机会,让考生谋得更多的出路。但同时,日本的编入制度要比美国的社区学院更加注重生源的质量。在美国,不需要入学考试,只要有高中文凭或肄业证书,甚至没有这些证书也想学习的人,都可以进入社区学院学习。[6]虽然这种开放的办学模式,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平等的升学机会,但是,并不能保证生源的质量。而在日本,对于社会人编入不但要进行笔试,而且,更加注重其社会经验的积累和面试的表现,虽然在授业年限上要比一般编入的学生长,但是,培养的学生质量更高,更易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学业计划书是招生必要条件

在编入考试中,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提供自编入一直到毕业期间的学业计划书。入学之前,学生要查询学习科目和讲义做一个系统的计划,入学后,学生再与教师进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更加合理的计划。一方面,这能使学生对自己编入大学以后的学业和生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可锻炼其思考能力和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另一方面,这也能使学校更好地判断学生的编入动机,更好地了解学生,有助于筛选出更优秀的、适合的人才。

(三)承认先期学习成果,缩短学习年限

日本编入学制度能够得以有效顺利实施,与其承认学生的先期学习成果密不可分。按照该制度规定,学生前期所修得的学分可得到相应的学分认定,符合条件的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的考生,可以直接插班编入到大学三年级继续学习,社会人士编入大学二年级就读,这样,既能满足学生们上大学读书的愿望,又可节省求学时间,减少学习课程的重复,无论从学生成长角度、课程设置角度还是社会培养人才角度,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编入学制度对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的启示

(一)完善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分段培养制度

目前,为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我国已经尝试性地实施分段培养招生试点工作,如“3+2”、“3+4”等。借鉴日本编入学制度的经验,专科毕业生依据其考试成绩、学分认定和学习程度,直接插班编入到大学二、三年级的这种形式,既可以满足广大专科生的升学愿望,提高他们升学的积极性,真正使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有所提升,也可以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切实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招生考试加入面试环节,提交学业计划书

在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考试中,大部分都是一考定终身,以笔试的成绩来评判考生的学业和能力,这样的评判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绝对性,不利于学校全面了解学生,也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如果在招考中加入面试环节,并占有相当的权重,将有利于学校招到更适合的学生,也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在日本编入学考试中,还要求考生提交学业计划书,这一点也值得我国借鉴。一方面,这能让学生对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整体的把握;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助于学校招募到更优秀和富有个性的人才。

(三)形成统一的学分互认办法,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我国虽是实行学分制较早的国家,但是,在学分统一和认定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目前,除了部分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以外,大部分高校实行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大多数都是和学年结合在一起的学年学分制,只是一些政策相对有弹性,并且,在毕业时没有对学分做统一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毕业学分在140—200之间,对于学士学位授予各大学的标准也不同。[7]因此,制定统一的学分认定标准与互认办法,能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93-02-13.

[2]Know ledge Station.そもそも編入って何[EB/OL].http://www.gakkou.net/daigaku/guide/daigaku_3/dhg001.htm l.

[3]吉川裕美子.学生の流動化と学士課程教育——全国大学調査にみる編入学,単位認定,学生交流と支援体制の実態[D].研究纪要,2004.

[4]平成24年度信州大学経済学部第三年次编入学出願課 題 [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4b71e4afe4733687e21aaab.htm l.

[5]东京女子大学.社会人編入学試験と一般編入学試験の相違点[EB/OL].http://office.tw cu.ac.jp/info/index.htm l.

[6]李继星.美国的社区学院[J].高教探索,2002(2):77.

[7]李晓杰.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分制构建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入学学分科目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学分美食
入学面试
高考“新科目”
入学第一天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