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网络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挑战与机遇

2014-07-31程显达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程显达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辽宁 大连116029)

浅论网络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挑战与机遇

程显达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辽宁 大连116029)

网络,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无疑为人类的相互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如今,网络更加成为了一个能够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平台,为社会的信息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具有教育宣传作用的新载体.本文将简单论述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平台对在校大学生于思想、心理、人格塑造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网络在逐渐颠覆传统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同时,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其带来的各方面挑战与面临的各种机遇.

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

近年来,年轻且高学历者——高校学生,更渐渐成为了活跃在网络中的主力军.网络文化可以为大学生带来难以计算的信息来源,为大学生的发展个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好的途径,为个人事业成功增添获得知识好的路径,这个好的路径在改变着当下的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方式与习惯及其思维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信息化已经深入每个角落的时候,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信息革命对于我们新一代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挑战.

1 网络文化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

当今,大学生具有勇于探索、心中有自己的中国梦、努力进取、思想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个性鲜明、喜欢流行事物极具有年轻人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性动力.他们在网络中已不再单单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去寻找、选择信息,可以说,他们既是受教育的一方,也是自我教育的实行者.一些学者认为,“网络给青年学生带来道德相对主义、自由主义、人际情感疏远、道德规范弱化、道德失范行为和犯罪行为等.”①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表1).

表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2 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2.1 网络文化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

“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性很强、共性个性交融的教育,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②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主要形式还停留在读读政策文件、念念报纸刊物、见见大课等,在信息化的今天传统的信息传播显得受众面狭窄,传播速度慢,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网络时代,带来的新数字媒体信息的传输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新的数字传播技术让传统的教育观念首先提出了媒介传播形式的挑战.

在网络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需要改变,即加快实现以自己主导思想的,不能单一被动,以互动形式赶超未来,不能让学生成为单一的受众群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单一手段到多样复杂手段的过度.客观地说,网络环境是大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程度;教育内容也要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不同认知水平和心智特点来加以设计,既有鲜明的梯次性,也具备必要的超前性.另外,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很好的发展成才的客观规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科技精神、健康人格等的培养,最大程度的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

2.2 网络文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复杂化

传统教育的模式通常是高校教师直接观察学生们的言行,通过学生之间的直接沟通,很容易找到存在的问题,既而及时制定出解决方案,疏导他们中存在的问题.但网络使这个相对简单,清晰的沟通变得困难,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人心显得缺乏更好的媒介.

另外,大学生的浮躁情绪,宣泄欲望和情绪网络文化为其提供极为的便利,同时也弱化了大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网络容易滋生和诱发无政府主义和极端自由化情绪,也可能导致大学生生活态度的消极颓废,导致他们丧失对理想的追求的信心与欲望.这些数字化的信息传播问题的存在,加大当代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削弱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使其难以达到预期计划,妨碍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客观现实情况下的发挥,让思想政治工作怎么体现时代性成为新的历史课题.

2.3 网络文化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网络文化的相互融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信息时代性,但目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文化的利用并不充分,效果不太理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多体现为一个思想自然流露、理念平等交流、情感能够有效互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形成了多种交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含量,也伴随着网络数字化,多媒体,交互性,实时性,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兼容的技术特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在教育手段和创新方法开辟新的路径.大学生网民非常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新的视角审视大学生的变化和需求,能够行之有效利用信息化的优势,进行有效的赋予当代大学生特色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3 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信息化的新机遇

3.1 打破时空限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零距离

数字信息化的资源的共享性与不断开发可拓展性,有效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与空间,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赋予的表现形式与互动性.数字信息化技术让互动性令大学生更加主动的接受信息,教育者能更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被缩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正在提高.

数字信息化的发展,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无限的延伸,使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形式和内容,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利用互联网,大学生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独立的沟通,迅速了解国内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情况等,以提高自身对知名度和认知度的比较水平.互联网文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狭窄的空间,从有限到无限的教育内容,从单调到丰富的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具有亲和力,工作的有效性也随着增强很多.

3.2 数字科技,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③大学生依然处于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时候他们被称为“准社会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化教育责任.高校可以与政府网站、主流媒体协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所有部门提供积极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便利条件.同时,网络可以让不同的学生的教育资源共享.总之,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新数字技术,宣传时代主流旋律、树立正确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给当代大学生创造在新的数字网络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客观条件,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3 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教育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个事业;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学习.”④首先,网络文化环境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教育者,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对成功实现教育目标十分重要.其次,在数字教育资源共同开发可利用的今天,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有利的条件.在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和思想内容,也可以在不同组织间自由流动,这创建了一个新的存在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量和价值实现乘法递增.此外,网络也实现了教育资源占有的公平性,增强了师生之间对教育资源的认同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更加凸显了.

3.4 现代的技术手段,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如今,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通了校园网,将学生、学校和社会联系在一起,教师和学生变得更加真实和容易双向通信,在这种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对不良倾向的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基本观点,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生平常不敢说、不能说的话题、意见和想法等,一般都可以在网上一吐为快.并且,教育者与学生们能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且这种讨论和交流是平等、民主、自然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将大大被提高,更好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我认识教育与互相教育的作用,切实的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发挥真实效力.

3.5 赋予时代特色,感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魅力

在数字信息网络环境下教育者可以采取匿名方式与广大大学生平等交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选择与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助网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集数据、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使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有自我教育之感,从而大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要利用网络技术研发教育意义的网络运行软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大学生网络活动之中,将思想、趣味、合适的教育内容巧妙的融入.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受,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

3.6 正确看待网络意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敏感性

在每个大学的网络中都自己院校的讨论空间,广大大学生都鲜明大胆地表述个人意见,叙述自己的悲欢喜悦.在院校网的论坛上,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校园生活校展开各种方式的热烈的讨论,让自己的真实意图公布于天下.对讨论区内的热门话题的讨论经常你来我往不休于世.因此,真实状态下的喧嚣,更多是隐藏状态是希望改变现实,这样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极为有效的发挥情报收集能力,迅速掌握广大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变化,做出行之有效的行动与措施.

4 结束语

在数字网络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信息化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时代的课题.解决这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舆论导向是关键,是解决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关键问题.青年大学生是当今时代的中国梦的承载者,“中国的复兴之路只有赢得青年一代的中国梦,才能有希望赢得未来”.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原则,一手抓长效的教育,一手抓长效的管理,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充分发挥数字信息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断探索为中国梦的承载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出自己的路,开创历史赋予我们的新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史使命与任务.

注 释:

①张文杰.高校网络建设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影响. 1998.34.

②盛洁.高校后勤社会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技信息,2009(14).

③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5.

④包涵.包涵心语——一个大学生辅导员的周记.学习出版社,2006.2.

⑤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103.

〔1〕张再兴,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宁前沿[M].人民出版社, 2006.

〔3〕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4〕姜国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山版社,2009.

〔5〕郑文宝.论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互补性[J].文教资料,2006.

G641

A

1673-260X(2014)07-0172-03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