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效果与长效机制

2014-07-31赵丽萍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赵丽萍, 杨 伟, 韦 颂

(宜宾学院 体育学院, 四川 宜宾 644007)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针对我国青少年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肥胖青年的比例明显增多等现象[1],三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要求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去锻炼身体[2]。并要求从2007年起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全面实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七年以来,“阳光体育运动” 在普通高校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均有待于深入调查和分析,并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以期为达到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预期目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主要为四川省内江师范学院、四川理工学院、四川文理学院、泸州医学院、宜宾学院等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情况。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法。研究以三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全面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文件为主要文献,以是否进行了认真宣传、是否举行了“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是否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活动、是否坚持开展《标准》测试活动等四个主题为调查内容对四川省的五所普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和电话采访,并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四川省普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基本情况

二 结果与分析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及方式

表1结果表明,每所高校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通知后的前三年(即2006~2008年)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较大,“主要通过横幅标语、校园广播、校园橱窗、校报等方式让师生加深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目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3],在一段时间里掀起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潮。但是,大学工作的重心在学科建设、学生就业等工作上。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各高校的评价主要是以各校的专家学者数量、科研成果级别数量、学生就业率等指标去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效益,以致在“阳光体育运动”目的意义宣传热潮后收效甚微。特别是近年来,各校宣传力度明显下降,在校园内几乎听不到针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宣传报道的声音以及电视媒体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相关活动报道。

(二) “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仪式

表1结果表明,每所高校在“阳光体育运动”通知颁布后的前三年按照三部委的要求在每年的12月份都先后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启动仪式。各校启动仪式一般由分管校领导主持,各二级学院(系)派出大量师生参加,参加者个个热情高涨,特别是听了主持人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宣传动员后,都表示要积极响应三部委的号召,每天利用一小时的时间投身到“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中去,为“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美好愿望的实现而努力健身。但由于受高校的特殊性所限,教师忙于搞科研、申报课题、提升学历和晋升职称,学生忙于学习、社会实践、考研等,把健康理念抛在脑后,“阳光体育运动”并未得到切实有效的开展。

(三) “阳光体育运动”的系列活动

表1结果表明,每所高校在“阳光体育运动”通知颁布后的前三年,根据三部委的要求和本校实际,认真拟定了“阳光体育运动”系列活动计划,组织者积极向学校申请、争取经费以改善学生活动条件、添置体育器材、安排指导教师等。学校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相关处科室协调配合,加强对学生每天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考勤,督促学生能真正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去锻炼身体。但除高校工作的特殊性外,制约着师生不能长期坚持投身“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包括:1.选课制的实行,造成各自然班学生学习时间分散,不便集中安排课外体育锻炼时间;2.各校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使高校体育教师的周课时不断增多,加之多数教师有带运动队的任务,专职指导教师缺乏,以致“阳光体育运动”系列活动计划得不到有效落实。

(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及数据上报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国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水平,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2]。

表1结果表明,各所高校都认真执行了的三部委的通知精神,购买了《标准》测试仪器设备,并按要求在每年12月31号以前向教育部上报了《标准》测试数据。“教育部在颁发的《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未达到及格以上标准者,不予毕业”[4]。然而,由于多数学校未实行教考分离,且又缺乏监督机制,少数不爱体育锻炼的学生和体质较弱的学生未必能真正达到及格标准。但各校都是“以生为本”,为不影响学校就业率,对少数体质健康测试不达标的学生放宽政策,违背了《标准》实施的初衷。

三 结论与建议

四川省多数普通高校在“阳光体育运动”通知颁布后的前三年,能按三部委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并做了大量的如宣传报道、安排系列活动、举行启动仪式、改善学生锻炼环境、添置器材设备等工作。但由于高校工作重心的特殊性、生均活动面积较小、场地器材的缺乏、专任教师指导缺位等原因,多数高校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未达到预期目标。

要使“阳光体育运动”在普通高校能长期有效地开展并收到良好效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以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期实施,并力求达到预期目标。当然,长效机制的制定必须与高校工作的特殊性相结合,做到科学、合理、易操作。此外,基础教育阶段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缺失进一步加大了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难度,建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也由此更凸显了其必要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成立“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强化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

各高校成立工作实施领导小组是 “阳光体育运动”能有效开展的保证,工作组应由学校牵头,在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二级学院(系)、场馆中心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门实施小组,由分管校长(院长)直接领导。小组成员由5~7人组成,专门负责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宣传报道、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工作。

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是否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是否制定了长短期活动计划、是否定期开展了宣传工作、经费投入是否逐年增加、体育设施是否逐年得到改善、是否坚持开展了耐力跑达标活动等。检查评估可采取自评、互评、上级抽查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相信能有效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在四川省普通高校健康有序的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

(二)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和经费投入

加强宣传报道是提高活动影响的手段,宣传工作由专门小组负责实施,继续利用讲座、校园广播、校园墙报、校报、横幅标语等方式加强宣传报道,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等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使师生进一步提高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目的意义的认识。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

各高校应逐年加大对“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体育锻炼条件、完善场地设施,特别在学生宿舍附近修建健身活动场地,增加健身活动设施,为各寝室配备体育活动器材,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方便。

(三)加强对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技术指导,精心安排系列活动内容

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两个以上的运动项目是“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具体目标之一,这离不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课外锻炼时的技术指导,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科学健身的把握;同时应精心安排“阳光体育运动”系列活动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坚持开展《标准》测试工作,规定必考内容,创新测试方式

《标准》代替了实施多年的《体育锻炼标准》,《标准》测试内容包括五大类,项目设置较科学,特别是对身高体重指标的计量较好地杜绝了应试性锻炼的现象。但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重文轻武,造成学生身体肥胖或枯瘦,在大学一、二年级每周仅两学时的体育课时间里很难使学生的体质得到有效改善。但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强健的体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各高校应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做好《标准》测试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在合格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在项目的选择上应规定必考项目,如: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项目,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增强学生体质最佳项目之一,中长跑项目虽然单调枯燥,但

简单易行、实效性强。这两个项目的作用在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呼吸系统功能。在耐力跑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克服运动带来的身体不适感,需要发扬拚搏精神,需要具有良好的耐力、速度、力量和协调等素质才能通过及格标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可进一步探索一些具有同样锻炼价值的项目供学生选择,如全场运球上篮、100米蛇形往返跑、200米游泳等。

测试时间和方式也应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前的实际,学生毕业前忙于应聘工作、考研等事务,考试时间可灵活地安排在3~6月,每月组织1次测试,通过3~5年时间的推行,定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

(五)改进选课方式,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时间

在大一、大二学习阶段尽可能实行自然班上课,因教育部规定对普通高校大一、大二学生必须开设体育课。实行自然班上课,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外集中参“阳光体育运动”,便于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体质的增强,为终身体育锻炼提供方便。

(六)加强校际间协同创新,提高实施效果

普通高校之间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是锦涛书记在2011年4月24日在参加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时提出的[5]。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响应号召,协同起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的创新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展交流和现场展示活动,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实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J].体育教学,2007(4):4-5.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EB/OL].(2006-12-20)[2013-05-12].http://blog.sina.com.cn/u/492ab98d01000b17.

[3] 赵丽萍.对我国普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4).

[4] 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N].北京日报,2011-04-25.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呆呆和朵朵(13)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