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民收入分配的现状与改进

2014-07-29冯娜

现代企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

冯娜

收入分配关系的和谐决定了社会的和谐,收入分配是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实践是富有成效的,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多样化,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日益扩大,社会弱势群体也在进一步扩大。

一、我国公民收入现状

1.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高,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土地、资源、资本这3种生产要素发挥了巨大的财富调整力量,房地产、矿产、证券等成为“最赚钱”的暴利行业,少部分人借此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另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调查,1990 年,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1.76∶1,1995 年为2.23∶1,2000 年上升为2.63∶1,2004 年扩大为4.60∶1,而这一数字比例还在持续扩大。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统计,2012 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金融业、技术服务和地质业,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而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达到了4.75∶1。近些年, 随着我国电力、能源等需求的扩大,垄断行业的职工工资收入增长迅速。由于行业垄断所造成的行业间收入差距显然有失公平, 必须尽快加以改善。

2.区域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借助地域和政策优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相对于西部地区,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更多外资流入,居民收入增长空间也相对较大。近几年,我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进行帮扶和调整,比如实行关注弱势群体、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政策等,这些区域性优惠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对缓和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有帮助。但区域收入分配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1978年,人均收入东部是西部1.37倍;2005年,人均收入东部是西部的1.55倍。1978年,人均财政收入东部是西部的 2.66倍;2003年是1.93倍。据专家估算,1988年我国东西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大约占全国收入差距的7.5%,而到了2010年已上升到9.7%。地区收入差距对我国收入差距的贡献约为18.15%。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在改革前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出现缩小的趋势,但受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差异的影响,我国城乡差距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处于扩大的趋势中,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要比农村快很多,从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的1.8:1,扩大到90年代的2.5:1,2007年达到3.33:1。如果把农村居民收入被高估的水分挤掉,把城镇居民享有的各种隐性福利和优惠折算成收入,那么,城乡居民事实上的收入差距在6倍左右。

二、我国公民收入分配现状的原因

1.收入分配不公的结果。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逐步放开很多领域的经营权,促进市场竞争,但在某些行业政府的行政垄断仍然严重干扰甚至限制市场的作用,造成许多不平等竞争现象。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等行业,政府控制着大量资源,进入门槛很高,通过行政力量进行垄断经营。这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有其内在的缺陷。这些行政垄断部门和企业,将企业获得的垄断利润转化为自身的高额收入,甚至有人还将企业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行政垄断的存在,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平等。

2.自然环境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政策的鼓励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利用先天优势,集中的发展大批的进出口加工企业,相应的也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收入;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相对恶劣,经济发展缓慢,自然环境因素造成了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

3.城乡体制改革本身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所以显著,这与我国政府采取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所采取的政策有较大关系。体制改革给经济注入了活力,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等,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村居民内部和城镇居民内部的个人收入增长都是不平衡的,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收入差别的逐渐拉大。同时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国家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事实上,这种政策将城乡割裂开来,导致大量的劳力挤在土地上谋生,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其它国家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政府如果限制城市化,经济将永远停留在二元结构上。

4.政府的再分配手段不力和宏观调节政策不配套。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但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有两点: 一是对富人的收入调节政策不得力,如税收手段单一( 主要依赖个人所得税, 且起征点不合理) ,税法的执行力很低,偷税漏税现象十分严重等。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如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因资金严重不足而难以实施到位、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小(绝大多数农民目前都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等。

三、调整公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经济发展, 进一步扩大就业。首先,要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增加对三农的投入,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次, 要加快西部经济建设。继续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投入,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采取一些措施对西部地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援助,通过这种援助来增强西部地区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以提高西部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再其次,通过经济发展带动和扩大就业。扩大就业的根本前提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在我国现阶段,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能够提高收入水平。

2.完善财税体制,平衡社会分配。我国的财税体制中缺乏合理的资源税、垄断利润调节税等。资源收益是应该纳入整个国家的分配体系,但在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税种。煤矿业主只要拿到煤矿开采权就暴富,尽管煤矿事故不断发生,但屡禁不止。安全条件不达标甚至没有资质的企业仍在不断开采,归根结底利益是最大的推动力。谁拿到资源,资源收益就是谁的,这也导致了腐败问题层出不穷。政府官员在煤炭中参股,给没有资质的煤矿提供保护伞,这些方面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更健全的财税体制,把资源收益纳入国家财政,用于全民,而不是归于少数占有这些资源的企业和个人,还有土地流转制度问题。

另外要完善和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实行综合等级税制,合理确定并完善起征额和扣除额,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个人的收入分配情况的监控。改革完善财产税,规范现行财产税税种,对于一些高收入群体的奢侈消费项目开征奢侈消费税,并适时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等。

3.消除行政垄断,避免垄断利润转化为不平等收入。针对行政垄断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政府只有不断消除对非自然垄断性行业的行政垄断,引入竞争,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才可以消除垄断利润,使所有人处在相同的收入分配起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制定消除垄断引入竞争的法规,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确保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加强对特殊行业的监督,审计企业利润,规范员工收入,完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4.以缩小城乡差距为重点,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在改善全国收入差距方面,增加农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差别是必要的当前的问题。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城乡差距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一个问题加大农业支持,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完善当前的各种惠农政策,各级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知识培训,引导农民进行规模经营,从而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另外就是农产品价格问题。从我国改革的历史来看,农产品价格上涨意味着农业贸易条件的改善,而每一次农产品价格上涨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城乡差距缩小。让农民从农业种植业中获得更多的益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在“十二五” 期间可以考虑提高粮食作物直补幅度,或者将补贴范围扩大到整个种植业。

5.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解决失业、疾病、年老等因素所带来的贫富不均的有力措施,同时也可以尽快消除消费者在新旧制度交替时期的不安全感。加大国家、省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使城镇居民,应保未保的对象参与到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完善城市社会保障的同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农村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发挥作用,为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国际学院)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关于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