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后续教育理论实践与研究

2014-07-24马海燕胡家英杨亚丽岳欣宋宝梅孙颖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模态英语教学大学

马海燕+胡家英+杨亚丽+岳欣+宋宝梅+孙颖

摘要:大学英语后续教育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在传统英语教学为主流的背景下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鉴于此,为了探索大学英语后续教育模式,从存在问题、需求变化、教学具体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引入多模态教学模式,以推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关键词:多模态教学模式;大学英语;后续教育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5-0143-03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英语后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大学英语后续教育是指达到大纲规定的基础阶段教学目标后而进行的高年级英语教学,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改革模式为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教师课堂讲解+口语实践的三合一模式。从传统的单模态教师教学逐步过渡到多模态的教学,以主模态为基础,其他各种模态配合,对主模态进行最优化,能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通过在专业英语和高级英语中设置后续教育环节,引入多模态教学模式,并借助网络平台拓展高校英语后续教育空间,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一、大学英语后续教育体系尚不完备

目前高等院校安排英语教学,主要是依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的具体要求。大纲中提出:“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高级英语课程,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明确了高年级英语教学的连续性。在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与学生毕业挂钩的情况下,大学英语后续教育体系建设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后续教育体系缺乏系统规划

在现行的高校英语教学体系中,没有统一的英语后续教育的具体要求。在各院校自主安排开设课程的背景下,存在着部分学校部分专业开设,部分学校没有相关学科安排或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相应的教学安排也经常变化,存在以下的具体问题:首先,教学没有连续性,选修课也常因选课人数不足无法进行;其次,没有固定的教师队伍,专业外语教师不从事一线教学,教师主要为兼职的专业课教师;第三,教材缺乏配套资料,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后续教育支持。(二)差异化需求缺乏积极响应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对英语学习的差异化需求和现实应用性要求表现十分突出,而现行的教学体系则存在较多不匹配的问题:

1.不能实现国家高等教育目标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两项重点任务列在了首位,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学英语界考虑的问题[1]。把高等教育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有机结合,是后续教育体系引入多模态教学等先进方法的现实基础。

2.不能匹配就业岗位的专业化需求。大学英语后续教育应从教改方向、课程设计、评价模式和教师提高等多个方面着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在就业目标的驱动与知识获得的双重驱动中,把握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双重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交融)、三层服务(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于院系专业需要;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3.不能匹配学生存在的个体需求。随着国家调整英语教学的整体安排,在初级学习阶段逐渐降低英语学科的分数比重和水平要求,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动机也会表现出对社会发展的个体需求。参加雅思考试、随家庭成员移民和到国外接受研究生教育等的不同目标均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重要性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因为初级英语教学要求的降低而得到加强。

4.不能匹配英语教学语言培养要求。高年级英语教学应重视输出,提高师生的语言输出意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利用各种任务和活动为学生多创造语言输出的机会,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学模式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目前的后续教育体系中,院校之间和专业之间没有横向的可比性,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度量,不能提供具体指标作为学习水平评价依据。从而出现用人单位在评价大学毕业生专业外语水平时,依靠的是两三年以前该学生参加大学四、六级考试的成绩,无法考核其现在的英语水平和实践能力[2]。二、教育改革对大学英语后续教育的冲击和要求

(一)需要在后续教学体系中做到深度和宽度并重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两项重点任务列在了首位,这确立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推进外语教育的改革。

在传统分级考试的背景下,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单词记忆,在具备相当词汇量的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的阅读、听说能力培养,从而掌握初级的以固定句式为基础的英语写作技巧和以中式英语为基础的汉译英方法。其真正的英语应用能力依然较弱,与现实社会中要求的商业英语写作和以掌握相关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日常交流目标有相当的差距。因而在高年级英语教学体系中,要弥补上述学习阶段实际能力与工作阶段具体要求的落差,需要加强对英语的深度学习和拓宽引导。

作为教师对于学生英语水平有强制性目标要求,即通过等级考试检验教学效果;而学生更多的是将成绩与毕业、就业挂钩,不重视知识积累而只求答题技巧,因此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异化为纯粹的应试辅导。有的学校甚至把三年级的专业英语课时转到一、二年级的基础英语教学中[3]。在初级学习阶段英语成绩比重减弱和等级考试改革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考试有望回到大纲目标要求的范围内,即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培养。

语言学习存在教与学的两个方面。作为非母语的英语教学来讲,同样要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即在必要的语言环境氛围中加强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因为对有关学习效果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因为学习活动归根结底是学习者本人的事情[4]。必要的语言基础训练只是语言习得的一项条件,高等院校的英语后续教育就是要成为基本技能向成熟应用过渡的桥梁。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不仅要突出学生主动选择学习内容(专业阅读和科技写作等),而且要突出学生主动选择学习方式(时点和进度),从而弥补大学英语基础学习阶段和专业应用间断的偏差,突现专业性与语言实践性。endprint

(二)需要引入灵活的教学渠道和教学手段

大学英语后续教育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借助语言媒体和非语言媒体等多模态教学媒介,不断尝试进行新的教学设计改革;在加强基础英语教学与高年级英语教育以及与社会职业的衔接中,最大限度地挖掘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师资源,拓展英语应用的多学科空间。对大学英语后续教育的定位,既要注重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又要注重开发其在语言知识拓展与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应用。要努力建立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大学英语后续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要着眼于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为社会培养具备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毕业生,使英语成为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能力。高校英语后续教学改革模式为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教师课堂讲解+口语实践的三合一模式,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教学模式。三、优化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多模态教学设计

(一)注重多模态教学平台的整合

各高等院校要打破校际壁垒,在后续教育教材的联合编撰和授课教师的联合培养等方面展开广泛的合作。因为只有实现资源共享,才能降低专业英语教材需要的成本投入,提高专业教材的质量并且增加学科种类的覆盖。授课教师的跨校交流也十分必要,现在国内各高校采用的国内访问学者的方式,也可以在多模态教学体系中加以尝试,组织教育机构组成联盟,通过教师交流共享教学资源。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大学教务系统应积极征求专业院系的意见,在后续教育阶段教材选择上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多模态教学体系的稳定。根据具体的专业教学任务制订教学计划,要保证最低课时数要求,必要的学科可适当增加学分或是进行学分互换。多模态的课程设计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具体可以包括函电写作、法律英语、专业翻译和科技文献检索等。要利用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等手段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组织英语辩论、组建莎士比亚戏剧社团等形式开展活动。

(二)引入多模态,增强专业英语教学的灵活性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风格和策略完全不同[5]。利用网络教学课件开展远程英语教育是多模态教学的常用形式。要充分利用多模态英语教育平台,突出双向互动、实时交互,保证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起点并保持学习进度,该平台要具备在线练习和考核功能。虽然多媒体的生动性会吸引学习者,但是要强调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即多媒体信息表现和处理技术是服务于英语学习的手段,而非主要目的。随着云存储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限制已经减弱,因此要运用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进行储存和跟踪,运用大数据分析对具体学习过程进行考核,从而随机调整学习建议和辅导策略。国内研究认为,模态选择总的原则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充分表达讲话者的意义,取得最佳效果[6]。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后续教育多模态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它通过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形式有机地实现听、说、读、写、译这几个方面的教学过程。多模态教学模式为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教师课堂讲解+口语实践的三合一模式,教师主要采用大班讲授和小班视听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多模态语境下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现代传媒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得教学模式的改革变得易于接受,而语言学习的交互特性也与多模态体系下的教育信息技术平台相得益彰。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跨文化学术交流能力和提升文化素养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形成融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7]。

通过对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改革的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特色选修课。目前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我校非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同时可以进行推广应用。尝试在其中四个实验班进行高级英语教育,即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等)、跨文化交际、专业英语等基本模块选修课。再选取四个班进行传统专业英语学习。通过分析对比,研究和探讨高校英语后续教育中的多模态教学体系。(三)利用多模态体系推进开放式教学

在英语逐渐成为基础应用技能的背景下,社会英语教学模式和高校英语后续教育模式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和融合。社会英语教育的灵活方式也可以引入到基础英语教学和后续教育教学中。将雅思英语考试、北美精算师考试和国际注册会计师等社会性认证考试与大学英语后续教育相结合,增加教学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通过联合办学和共同培养等方式,探索大学后续英语教学方式,打造高校英语后续教育品牌。通过高校英语专业与金融、保险、评估以及文学等专业进行双学位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可以储备潜在的教师队伍。(四)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现行的高校英语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不同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的研究生(部分为本科生)。在专业知识的积累方面,主要依赖于后期的进修和学习,部分教师考取了文学、翻译甚至经贸等专业的更高学位。教学队伍具备英语功底扎实且口语好的特点,但也表现出交叉学科具体专业知识不足的特点。因此,扩大授课教师来源成为一种现实需求,其潜在来源包括英语较好的专业教师或从国外归来的访问学者等。对传统教师队伍的培养方式可以通过参加专项进修学习实现。促进英语专业教研室和公共英语教研室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其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经验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8]。不间断地强化语言能力培养,是整个英语教学体系的共同责任,凸显英语听说能力正是多模态教学体系的应用目标。

基于多模态模式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将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基础英语教学与毕业生终身英语学习的桥梁和纽带。各级教育管理者和高校英语教师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双语教学的改进途径,深入研究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后续教育中的实现方式。在高校英语后续教育中进行适当超前的试点,利用黑龙江丰富的高校资源促进校际联合,从学科应用和教育产业发展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其应用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参考文献:[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83-91.[3]肖云南.关于英语测试的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294-299.[4]周福芹.大学英语学习动因研究[J].外语界,2001,(6):48-51.[5]梁友珍.罗马尼亚大学英语教育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62-464.[6]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15-20.[7]李宝宏,尹丕安.多模态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一项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11):72-75.[8]陆效用.用语言学理论作指导,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2,(4):8-17.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态英语教学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