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提问引发的思考

2014-07-24张淑琴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思维实验

张淑琴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更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知的前提。教师提出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值得高度重视并认真分析解决。关键词:课堂提问;自主探究;思维发展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5-0087-02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更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的前提。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求教师本着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促进发展、难易适度的原则,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价值和作用。

2013年10月,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举办了“黑龙江省初中化学教师六技大赛”,其中有一项活动是课堂提问基本功比赛。“提问”这一环节比赛的设计,要求教师在指定的课堂教学活动片段展示中,提出符合教学内容,有助激发学生探究新知、合作学习、发展思维的问题,进而达成在探究问题过程中知识的形成过程。原本这是教师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预设考核过程中会亮点频出,精彩纷呈,难分伯仲,但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仍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充分体现了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必要性和价值性,并提示我们关注教学中课堂上的互动环节。下面就针对本次大赛提问设计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所引发的思考与同行交流。一、课堂提问随意性强,缺少思考价值

课堂教学提问应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要能为本课教学内容服务,并有助于学生发展。随意设置有时会使得问题显得肤浅,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师演示实验中,有的教师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的颜色变化作为提问内容,更值得商榷的是叫学生站起来回答。有一位老师在做碱使酚酞变红的实验时,让学生分别站起来回答颜色变化,原本是一目了然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站起来回答既影响教学效率又没有思考价值,显现出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实验方法,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实验现象研究、判断出实验结果,教师提问的针对性应落在实验方法设计、如何观察实验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等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知。二、问题被过度“肢解”,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课堂教学提问要有层次,留有学生思考探究的空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停地追问,以谋求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结果把一个很有思维价值的问题零敲碎打,肢解成一系列“小步子”问题加以解决,看起来课堂教学很顺利,但认真思考后,发现这样的提问不仅挤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也抑制了学生思考的热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的深度、广度,长此以往,会严重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活动中,有的教师是这样问的:水能不能使小花变红?干的二氧化碳能不能使小花变红?醋酸使小花变红了吗?你想一想湿的小花放在干的二氧化碳中变红了说明生成什么物质了?原本是新教材中最好的一个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案例,却在教师的不断追问牵着学生思维活动中得到结论,完全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三、课堂教学提问要难易适度,有明确的落脚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使好孩子够得着,大多数的孩子蹦一蹦也够得着,问题要清晰,学生能知道教师到底要问什么。例如:在讲解“复分解反应”时,教师列举几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后这样提问:“上面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又如验证酸使石蕊变红的性质时,做盐酸使石蕊变红实验后就直接问为什么酸能使石蕊变红?硫酸、硝酸、磷酸三种酸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以上问题都反映出教师没有通过分类总结规律,让学生有的放矢的研究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思考起来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回答。因此,问题设计的难易及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向的定位,影响学生回答问题及思考问题的深度。四、设置问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画蛇添足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提问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问题的提出与设计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在分析、解决时,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自然、流畅,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水到渠成地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误解。例如一位教师在设计金属活动性分组实验时,原本是学生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的现象,来判断金属的活泼性,但竟然在学案中在给出多种活泼金属的同时又加上了一种有氧化膜的镁。还有一位教师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强调了使用电介质氯化钠溶液,人为设计了不必要的障碍,超出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扰乱了学生的辨别思维,十分不可取。五、多媒体使用不当,影响了学生对化学认识的科学性恰当运用多媒体的意义在于: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但当前多媒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追求表面形式的现象不容忽视,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必要的课堂演示实验,特别是课件设计不够规范和科学性差等现象频出,是值得商榷的。如教师在出示一个演示胶体的电泳实验中粒子移动的动画时,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完全地从阳极流向阴极,从阳极到U形管的中间部分的溶液全部变为无色,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误导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化学认识。

课堂提问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教学手段,但能够通过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设疑激趣、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发展思维,让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深入学习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就需要教师更多地脚踏实地、认真研究、反复实践。endprint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更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知的前提。教师提出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值得高度重视并认真分析解决。关键词:课堂提问;自主探究;思维发展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5-0087-02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更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的前提。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求教师本着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促进发展、难易适度的原则,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价值和作用。

2013年10月,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举办了“黑龙江省初中化学教师六技大赛”,其中有一项活动是课堂提问基本功比赛。“提问”这一环节比赛的设计,要求教师在指定的课堂教学活动片段展示中,提出符合教学内容,有助激发学生探究新知、合作学习、发展思维的问题,进而达成在探究问题过程中知识的形成过程。原本这是教师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预设考核过程中会亮点频出,精彩纷呈,难分伯仲,但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仍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充分体现了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必要性和价值性,并提示我们关注教学中课堂上的互动环节。下面就针对本次大赛提问设计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所引发的思考与同行交流。一、课堂提问随意性强,缺少思考价值

课堂教学提问应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要能为本课教学内容服务,并有助于学生发展。随意设置有时会使得问题显得肤浅,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师演示实验中,有的教师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的颜色变化作为提问内容,更值得商榷的是叫学生站起来回答。有一位老师在做碱使酚酞变红的实验时,让学生分别站起来回答颜色变化,原本是一目了然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站起来回答既影响教学效率又没有思考价值,显现出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实验方法,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实验现象研究、判断出实验结果,教师提问的针对性应落在实验方法设计、如何观察实验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等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知。二、问题被过度“肢解”,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课堂教学提问要有层次,留有学生思考探究的空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停地追问,以谋求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结果把一个很有思维价值的问题零敲碎打,肢解成一系列“小步子”问题加以解决,看起来课堂教学很顺利,但认真思考后,发现这样的提问不仅挤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也抑制了学生思考的热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的深度、广度,长此以往,会严重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活动中,有的教师是这样问的:水能不能使小花变红?干的二氧化碳能不能使小花变红?醋酸使小花变红了吗?你想一想湿的小花放在干的二氧化碳中变红了说明生成什么物质了?原本是新教材中最好的一个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案例,却在教师的不断追问牵着学生思维活动中得到结论,完全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三、课堂教学提问要难易适度,有明确的落脚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使好孩子够得着,大多数的孩子蹦一蹦也够得着,问题要清晰,学生能知道教师到底要问什么。例如:在讲解“复分解反应”时,教师列举几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后这样提问:“上面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又如验证酸使石蕊变红的性质时,做盐酸使石蕊变红实验后就直接问为什么酸能使石蕊变红?硫酸、硝酸、磷酸三种酸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以上问题都反映出教师没有通过分类总结规律,让学生有的放矢的研究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思考起来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回答。因此,问题设计的难易及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向的定位,影响学生回答问题及思考问题的深度。四、设置问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画蛇添足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提问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问题的提出与设计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在分析、解决时,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自然、流畅,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水到渠成地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误解。例如一位教师在设计金属活动性分组实验时,原本是学生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的现象,来判断金属的活泼性,但竟然在学案中在给出多种活泼金属的同时又加上了一种有氧化膜的镁。还有一位教师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强调了使用电介质氯化钠溶液,人为设计了不必要的障碍,超出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扰乱了学生的辨别思维,十分不可取。五、多媒体使用不当,影响了学生对化学认识的科学性恰当运用多媒体的意义在于: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但当前多媒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追求表面形式的现象不容忽视,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必要的课堂演示实验,特别是课件设计不够规范和科学性差等现象频出,是值得商榷的。如教师在出示一个演示胶体的电泳实验中粒子移动的动画时,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完全地从阳极流向阴极,从阳极到U形管的中间部分的溶液全部变为无色,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误导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化学认识。

课堂提问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教学手段,但能够通过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设疑激趣、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发展思维,让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深入学习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就需要教师更多地脚踏实地、认真研究、反复实践。endprint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更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知的前提。教师提出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值得高度重视并认真分析解决。关键词:课堂提问;自主探究;思维发展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5-0087-02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更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的前提。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求教师本着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促进发展、难易适度的原则,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价值和作用。

2013年10月,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举办了“黑龙江省初中化学教师六技大赛”,其中有一项活动是课堂提问基本功比赛。“提问”这一环节比赛的设计,要求教师在指定的课堂教学活动片段展示中,提出符合教学内容,有助激发学生探究新知、合作学习、发展思维的问题,进而达成在探究问题过程中知识的形成过程。原本这是教师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预设考核过程中会亮点频出,精彩纷呈,难分伯仲,但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仍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充分体现了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必要性和价值性,并提示我们关注教学中课堂上的互动环节。下面就针对本次大赛提问设计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所引发的思考与同行交流。一、课堂提问随意性强,缺少思考价值

课堂教学提问应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要能为本课教学内容服务,并有助于学生发展。随意设置有时会使得问题显得肤浅,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师演示实验中,有的教师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的颜色变化作为提问内容,更值得商榷的是叫学生站起来回答。有一位老师在做碱使酚酞变红的实验时,让学生分别站起来回答颜色变化,原本是一目了然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站起来回答既影响教学效率又没有思考价值,显现出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实验方法,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实验现象研究、判断出实验结果,教师提问的针对性应落在实验方法设计、如何观察实验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等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知。二、问题被过度“肢解”,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课堂教学提问要有层次,留有学生思考探究的空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停地追问,以谋求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结果把一个很有思维价值的问题零敲碎打,肢解成一系列“小步子”问题加以解决,看起来课堂教学很顺利,但认真思考后,发现这样的提问不仅挤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也抑制了学生思考的热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的深度、广度,长此以往,会严重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活动中,有的教师是这样问的:水能不能使小花变红?干的二氧化碳能不能使小花变红?醋酸使小花变红了吗?你想一想湿的小花放在干的二氧化碳中变红了说明生成什么物质了?原本是新教材中最好的一个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案例,却在教师的不断追问牵着学生思维活动中得到结论,完全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三、课堂教学提问要难易适度,有明确的落脚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使好孩子够得着,大多数的孩子蹦一蹦也够得着,问题要清晰,学生能知道教师到底要问什么。例如:在讲解“复分解反应”时,教师列举几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后这样提问:“上面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又如验证酸使石蕊变红的性质时,做盐酸使石蕊变红实验后就直接问为什么酸能使石蕊变红?硫酸、硝酸、磷酸三种酸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以上问题都反映出教师没有通过分类总结规律,让学生有的放矢的研究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思考起来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回答。因此,问题设计的难易及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向的定位,影响学生回答问题及思考问题的深度。四、设置问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画蛇添足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提问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问题的提出与设计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在分析、解决时,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自然、流畅,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水到渠成地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误解。例如一位教师在设计金属活动性分组实验时,原本是学生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的现象,来判断金属的活泼性,但竟然在学案中在给出多种活泼金属的同时又加上了一种有氧化膜的镁。还有一位教师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强调了使用电介质氯化钠溶液,人为设计了不必要的障碍,超出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扰乱了学生的辨别思维,十分不可取。五、多媒体使用不当,影响了学生对化学认识的科学性恰当运用多媒体的意义在于: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但当前多媒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追求表面形式的现象不容忽视,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必要的课堂演示实验,特别是课件设计不够规范和科学性差等现象频出,是值得商榷的。如教师在出示一个演示胶体的电泳实验中粒子移动的动画时,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完全地从阳极流向阴极,从阳极到U形管的中间部分的溶液全部变为无色,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误导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化学认识。

课堂提问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教学手段,但能够通过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设疑激趣、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发展思维,让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深入学习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就需要教师更多地脚踏实地、认真研究、反复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思维实验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