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2014-07-24杨志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学类汉语言人文精神

杨志兰

摘要:近年来,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坚守人文精神的前提下,如何摆脱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同时能够进行有益的教学尝试和改革,这是每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困境;守正创新;实践训练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5-0053-02近年来,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改革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这种关注与重视不仅来自于教学改革的思潮和倡导,同时也源于教学工作者们的一种焦虑和困惑。正如王卫平教授在《北京大学学报》所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笔谈”中所说:“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在渐渐缩小,文学作为专业的魅力在慢慢减退,文学作为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其吸引力也在悄悄弱化。如今的大学生往往重实用、轻素质,重功利、轻人文,他们并没有感受到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对塑造人的巨大潜力。他们对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追求似乎远大于对文学的喜爱。时至今日,已没有多少人怀着对文学的酷爱而走进文学的课堂,而大都出于拿学分、应付考试、获学位的目的。同样,作为从教者——文学课的教师,也多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而对于课堂教学的内涵以及备课的深度和广度则较少有人刻意追求,这能算作是合格的文学课教学吗?我们面临着许多困惑。”[1]追其根源,这种焦虑和困惑不仅源于学者们对当今社会文学境遇的担忧,同时也源于对学科发展现状的担忧。可以说这两方面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从事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工作者所应该努力反思和考虑的问题。因为文学的这种生存困境不仅预示着文学教育的危机,甚至进而也预示着中文学科的式微。一、现状分析

尽管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但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却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教学困境。

首先,可以说造成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内的众多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困扰,来自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面临着越来越浮躁和功利化的社会,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很多人,已经不再对文学怀有单纯的感动和执着的信念。他们普遍缺乏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当然也就不可能把文学阅读当作一种精神享受和愉悦的审美体验。因此,面临着这样的一种现实境遇,众多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者们越来越感受到文学作品与学生们之间的一种“隔膜”。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丰富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文学的欣赏和阅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冲击。虽然,文学的图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推动文学或者是文学经典的大众化传播,但当人们直观地沉浸于视觉图像所带来的感官享受和愉悦的同时,也往往会忽略传统阅读中语言文字所能带给我们的审美想象和理性反思。正如有学者所说:“现代视觉文化所带来的艺术对意义的深度追求的消解,从审美角度而言,实质上意味着构成传统的文学阅读特殊魅力的审美独创性从人们的审美文化生活中消失。当我们沉浸于现代视觉文化‘形象性感知直观性与浅俗化之中时,文学阅读中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了‘一千个观众只有一个哈姆雷特。”[2]

最后,高校包括现当代文学在内的文学类课程的“非文学化”倾向也是导致教学困境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随着当今高校文学研究的日益体制化和学术化,文学中所特有的感性体验和鲜活生动的内容渐渐被专门化、专业性的学术研究所取代。这就导致在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将一个鲜活的文学作品从时代、背景,到人物、情节和结构,再到艺术特色和影响等进行条分缕析式的机械分析和解剖,而文学作品中鲜活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感悟却涉之甚少,这就导致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缺乏自己的感性体验。这样的教学现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吴晓东教授在《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中说道:“我们往往更喜欢相信一系列本土的尤其是西方的宏大理论体系,喜欢建构一个个的知识论视野,但是文学中固有的智慧、感性、经验、个性、想像力、道德感、原创力、审美意识、生命理想、生存世界……却都可能在我们所建构的知识体系和学院化的制度中日渐丧失。于是我们的课堂上往往充斥着干燥的说教,充斥着抽干了文学感性的空洞‘话语 。”[3]

这些现状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反思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只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不断地反思和探索才能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不断的向前发展和推进。二、守正创新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伴随着现代高校而产生的学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学科历史中必然会积淀下许多优良的传统和精神,而这些优良的传统和精神是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固守和延续下去的。正如温儒敏在谈到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学改革时所说:“针对现在那种浮躁的学风。北大有许多好的传统需要守成,不要动不动就改变它,也不要急于创新,天天改革。在许多情况下,改良比改革更切实。办教育和办工厂不一样,教育需要积累,不宜太多变动。”[4]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一方面要坚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些优良传统和精神,另一方面才是在此基础上的适当创新。

而在固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人文精神的坚守,新文学在诞生之初便一直是坚守着人文精神这一传统的。王国维先生曾说:“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5]而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也是秉承着这样的人文精神创立而成的。但正如前文所析,越来越浮躁和功利化的社会,已经使这种人文精神逐渐式微。因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教学教学过程中尤其应该坚守这一传统和精神,使文学类的课程成为一个守望精神价值的地方、一个产生思想的地方、一个培养人的地方,重拾起人们对于文学的信心和信念。

所以,我们首先是在课堂上坚守文学的人文精神这一传统,然后才是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的改革。那么如何才能够真正实现文学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呢?这就涉及到文学类课程近年来所大力提倡的“阅读教学”,很多教学工作者已经对如何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陈思和在《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中说:“文学教育就是阅读,细读,精读,让中文系的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感受,然后学会分析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中文系学生的技能训练的重要标志。这项工作我自己正在实践中,现在还不是总结理论经验的时候,但我想,通过文本细读的课程实践,会逐渐培养出这样能力的学生来。”[6]可以说众多教育工作者们的创新和尝试为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有益的经验。endprint

所以,我们在实践“阅读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时,应该注重让学生在系统的文学阅读中去感受作品广阔的思想空间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充实自己对文学史的感性知识,品味并深入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深邃思想,而非仅仅是让学生生硬地阐释结论和搬套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阅读教学”。三、强化实践和训练

与注重“阅读教学”相对应的就是实践环节的强化和训练工作,这往往是很多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其实,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内的众多文学类课程都应该把写作训练作为一个很实际的教学内容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和渗透。例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阐述自己对于作家作品的理解,因为这样的写作训练一方面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写作学术论文的方法和途径:从提出问题到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再到文字和观点的表述。这样不仅有利于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学术感觉,进而增强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这样的一种实践训练方法也有益于更好地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因为从根本上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和写作能力,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可以说,如何摆脱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内的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困境,是我们每一个从事文学类课程教学的工作者所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虽然专家和学者们的理论建设和经验总结给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前路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去努力地探索尝试。参考文献:[1]王卫平.师范大学文学课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8.[2]张杰.视觉文化时代文学阅读的审美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8,(3):62-66.[3]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6-28.[4]温儒敏.大学的文学教育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人文教育——温儒敏教授答纽约大学学生访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43-149.[5]王国维.教育偶感四则.王国维遗书(第三册)[G].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6]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2):109-1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类汉语言人文精神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文学类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