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路径创新研究

2014-07-24才嘉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双师中等职业职教

才嘉红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关系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未来,关系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此,从“双师型”教师成长路径入手,深入探索名师成长的特点和成长路径,分析当前中职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适合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健康成长的新路径。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路径创新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5-0051-02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逐步加强内涵建设的背景下,职教师资素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具有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实现教师专业化,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本文从研究“双师型”教师成长路径入手,分析当前中职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剖析问题,就创新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路径提出几点建议。一、“双师型”教师成长路径研究

对获得“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这一荣誉的名师的履历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他们的总体特点是:(1)具有大学学历,在本专业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培训;(2)具有“双证”书,并在相应的专业有着长期的从业经历;(3)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在教学上取得良好的效果;(4)不断参加进修学习,学习内容广泛,包括专业范畴与教育教学能力;(5)勤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可以看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路径存在两种主要模式:第一是“企业+职校”式,即教师深入企业从事工作或参加企业培训,再进入职业学校参加教学,这种模式以老教师居多。第二种是开放式,就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设备,在特聘技师或专家指导下进行实训操作,参加进修,并取得突出业绩。二、中职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分析1.“院校培养”模式处于弱势地位,培养能力有限

目前,从职教师资培养的实践来看,作为培养职教师资的职技高师类院校共8所,数量明显偏少;从职教师资的市场需求来看,高考招生实现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比例的5〖DK(〗∶〖DK)〗5,就是说,中职教师和高职院校教师的需求量与普通教育师资的需求量相差不能太大,但事实上普通师范院校有140所,很明显,培养职教师资的院校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培养能力严重不足。相关的调查显示,每年为社会输送的职教师资数量仅为2万人左右,数量非常有限。2.职前培养面临的问题

问题一:数量短缺,质量不高

从最新的统计数据看,2006—2011年,我国中职师生比一直处于22〖DK(〗∶〖DK)〗1之上,显然与理想状态的16〖DK(〗∶〖DK)〗1还相差甚远,如果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中职教育在校生2020年达到2 350万人推算[1],9年内将有近60万人的缺口,作为培养职教师资的8所职技高师院校,其年培养能力也只有2万人左右。而另一方面,职教教师学历偏低也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根据2009—2011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有15%~25%、兼职教师有22%~25%的教师学历均在本科以下,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仅占3.37%、4.02%、4.55%,数量的短缺使得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无暇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及教学科学研究能力。中职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又是师资质量不高的具体体现。

问题二:能力结构缺失

目前,绝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师来源单一,均来自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他们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工作实践少,加之教学任务紧张、用人制度不完善等,很难具备职业教育师资要求的“双师型”教师素质。

问题三:社会认同度偏低,工作动力不足

社会对 “双师型”教师这一新概念知之甚少,还没有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稳定,也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成效,使得职教学校工作对专、兼职教师的吸引力下降,教师工作动力相对不足。三、创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路径

就目前黑龙江省的教师教育发展水平而言,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招收的基本是中等职业学校“三校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实行扩招后,更多的学生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教育,由于大多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属于本科二批次录取,录取的是刚过二批线的学生,因此与扩招前相比学生的素质普遍降低,尤其是扩招后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实行了注册制,生源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素质差异非常大,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对口招收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就给今后统一教学增加了难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难以达到“双师”素质职教师资培养目标。

据统计,2012年黑龙江省普通中专的专任教师是4 21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是1 114人,占专业教师的比例是26.45%,专任教师生师比是28.7〖DK(〗∶〖DK)〗1[2],显然,教师数量短缺。为了确保稳定的中职专业师资来源,黑龙江省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一批技术师范院校,“院校培养”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特色,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大学内又确立了一批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以下简称大学),来加强中职教育的师资培养。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颁布的教育部《2003—2004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全面推动教师教育创新,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目标。在这一改革趋势的影响下,依据教师的成长规律及特点,分析教师职前培养面临的问题,创新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路径。

路径一:继续坚持“院校培养”的特色之路,实施“大学+数个企业+数个中职校”的合作培养模式

“院校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最基本模式。从长远讲,我国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应充分发挥自身师资和技术资源优势,承担起“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以促进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学历达标、学位提升、能力提高。其课程设计要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借助企业生产设备、工作环境及资金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生产实践能力,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通过“大学+数个企业+数个中职校”的合作培养,掌握企业生产技术、科研技术,架构开放的课程体系,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教育实习在中职学校进行。师范教育的课程或环节贯穿始终,适当增加教育课程比重,强化教育实践训练,形成富有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基于师范生的特点,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其学习广泛的文理科基础上,应该学习的教育课程包括:(1)教育理论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师德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人类学、教育行政管理学、学习与发展心理学等。(2)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理论与教材教法、教育信息处理、学生学业生活指导、心理与教育评价等。保证教育课程课时数占师范生总课时数的25%~30%。该模式是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有利于满足职业学校对师资的多样化需要。

路径二:“3+2”职教师资分流培养模式

针对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培养职教师资的弊端,从高职院校招收优秀毕业生通过两年的教育,其中最后一年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市场需求,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师范教育,即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三年,再到技术师范学院学习两年。这种模式是传统专升本的一种新的类型,是五年制高职在本科教育阶段的延伸。按照市场需求和学生职业选择意愿的原则,构建“分流”培养模式,制定分流课程模块,每个学生在第五学期都要分流学习一个职业方向主模块和一个职业方向副模块,与就业岗位对接,突出人才培养的岗位指向性,使每个专业都与岗位的不断对接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亮点,形成自己的特色。这种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毕业生技能较强的优势,后两年突出培养专业理论和师范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使师范性、学术性、技术性得以充分体现,尤其是后一个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市场需求,开展教育类专业教育,更多地遵循了学生的选择权,按学生的就业意向培养人才,提高了学生学习师范类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了学非所用的现象。

路径三:“4+1、4+2”培养模式

因校制宜,针对一些国家重点师范大学,以及一些实力较强的综合大学,可以在现行本科四年的基础上向“4+1”的双学位、“4+2”的本硕连读模式过渡。未来的目标应该是建立本科+1年的教育文凭教师、本科+2年的教育硕士教师、本科+3年学科硕士教师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将教育学理论、专业教学法放在大学后进行,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掌握好学科专业知识,并加强学员的专业实践能力,确保其在学习结束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和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参考文献:[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教职成[2010]9号[EB/OL].广西省教育厅,2012-04-25.[2]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黑龙江省教育事业统计快报(2012—2013学报)[Z].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师中等职业职教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数据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