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困境及治理方式

2014-07-24郑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心理

郑勇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力度的逐渐加大,高校学生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多地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有效措施,目的在于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然而其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通过阐述高校学生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以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困境;策略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5-0001-02管理学是一门被广泛应用的现代化学科,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及各个方面。高校在管理上面临着重重挑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对学校综合能力的评价标准。对于高校而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有效措施,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一、高校学生管理的作用及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手段,而管理工作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科学有效的管理,家长、学生、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也与它的管理工作息息相关。

首先,学生管理是一项琐碎的、复杂的、系统性较差的工作,而且经常被忽视,但我们不能对这种情况听之任之。其次,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无非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其习惯养成的督促:有意识的学习、定期的清洁、培养自觉的体育锻炼意识、讲究卫生等,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针对思想和道德方面的培训,培训要保证有质有量,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以及学风要端正,并广泛地学习历史、人文科学和哲学方面的知识。同时,管理者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料和空间;三是在学生的日常行为方面,管理者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教学生如何做符合其身份和年龄的事情,比如尊师守纪,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活动和劳动,有自律性等。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不能通过学生的单一一种行为就断定其素质的高低,而文明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文明行为要从学生的思想、人品、行为举止等方面来研究和探索[1]。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溯源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最珍贵的人才资源。而高校应该成为大学生们刻苦钻研、励精图治最终走向成功的基石。然而,在现如今的高校管理工作中,一些消极的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有小部分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抱有悲观态度,学习目的十分模糊,甚至缺少自觉学习的态度,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而有些大学生过于关注生活品质方面的攀比,其种程度上甚至远远超过了在学业上花费的心思;还有部分大学生把大学当作了恋爱和追逐虚拟游戏的地方,因此而放弃学业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这些消极因素的背后,产生的就是高校大学生心理上不同程度的扭曲,一些数据显示,如今在校大学生中,有30%的“病例”为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轻者抑郁孤僻,重者自杀的现象也是频频发生[2]。(一)社会竞争力加大,学生家庭水平不一导致的贫富差距

这些现象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学业的多方面压力。与此同时,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抗击打能力的低下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当下的大学生都是90后,这些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祖父母、父母的宠爱,面对困难的机会很少,因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较弱,一旦遇到来自外界的压力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心理调节。部分学生因为长期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一旦远离父母视线便缺少了生活上的“保姆”,这就需要学校进行良性的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对于不同层次学生施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对于生活条件较差且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更要倍加呵护,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高校学生管理问题,更是社会大问题,要积极应对,做到早发现、早疏导,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缺乏

由于现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缺乏,但又有着强烈的自由、独立的愿望,不希望学校对自己有过多的干涉和管理,这就造成了学生管理上的重重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校采取更为开放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高校应多开展一些亲近自然、亲近社会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沟通中进步,枯燥的理论教育和简单粗暴的说教已经过时,在现阶段大学生的身上这类方法也已经不奏效,实际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尚未成熟,是心理塑造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生活,他们会有焦躁不安的心理波动出现,更有部分学生由于某一方面不如意,产生挫败感而一蹶不振,甚至时常出现孤独、恐惧等心理状况,来自于生活、学习乃至感情的多方面压力或不如意,往往是造成学生意志消沉走向极端的导火索。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并对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均有一定的益处[3]。三、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一)塑造学生良好的心态

多数现代大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周围事物的变化。塑造良好的心态首先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在积极健康的大环境下成长。心理教育与文化课教育不同,不只是单纯地教与学,更重要的是心态的培养,而心态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步和成长。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的方式方法也至关重要,是学生未来走向成功的保证。(二)引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

优秀的学生大多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我们常称之为“自律”,一些重点高中在这一阶段就会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学能力,在这一时期如果能够适度地进行自我管理,那么他们在大学阶段就会游刃有余。而那些没有接受过自我管理教育的学生,就需要在大学阶段重点加以培养。大学阶段的学生干部不再像小学、初中阶段那样担当管理者的角色,大学阶段要把学生干部的权利弱化,把管理权更多地交给学生自己,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意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工作而非粗暴管理[4]。(三)对学生严格要求

严格的纪律是规范化的前提,90后学生在自身约束方面比较松散,家庭的溺爱更是让他们疏于自我管理,想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学纪,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纪律规范加以约束。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说服教育为主,批评处罚为辅,必要时必须进行处分,以保障学校规章制度的威慑力和权威性。这些批评手段的运用,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抗压抗击打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行业都需要有适合自身发展的一套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建立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要充分的细化,杜绝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对于不同年级和家庭水平的学生,要建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并以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形式进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从学生基本情况的考察到具体方案的确定,从管理方式的实行到收效都要做好记录和分析,以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为日后的管理工作起到指导的作用。

(五)组建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

学校的管理队伍更需要专业化、高素质化,要有心理疏导方面的专业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其他管理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丰富的管理经验,更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和足够的耐心。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核心,只有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其他活动。因此,在管理者的选拔上要更加严格,在管理者的培养上要更加注重专业化[5]。

(六)加强学生管理法制化建设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要逐渐趋于法制化。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的教学质量以及高校的发展前景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依法治校”这种新的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这也是依法保护在校大学生的合法利益的一种最直观的体现。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日渐完善,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也成为一种主流,它摒弃了传统的最原始的管理方法,在管理过程中法律的介入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高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们需要寻找一种全新的工作思路,既保证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且高效的管理,又能够通过法律,保护其合法利益。

总而言之,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有效、高效地进行学生管理,加快管理法制化的步伐,是如今我国高校要攻克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及各相关领域应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探索解决措施,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参考文献:[1]刘长龙.高校学生管理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J].理论月刊,2002,(5).[2]骆东风.学校管理中实施人本理论应遵循的原则[J].教育管理研究,1997,(1).[3]娄延常.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9,(3).[4]皮光纯.高校后勤社会化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2002,(3).[5]徐艳伟.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1)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心理感受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