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教授治校机制研究

2014-07-21俞佳根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0期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机制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教授治校机制作为研究切入点,总结梳理了教授治校的内涵,分析了我国教授治校机制的起源、发展及趋势。最后具体分析了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教授治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对策。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教授治校;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33-02

众所周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和管理制度“三驾马车”,缺一不可。而一流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精髓和要义就是“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

一、教授治校的内涵

1.什么是教授治校。教授治校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之一,其形式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依法办事为首要条件。这个“法”是教授自己制定的。美国大学每个二级学院都有自己的“宪法”,即“次要法规”,可根据情况不时进行修订,每次修订都需要全系教授投票通过。法规规定了各种重要决策决定方法,及二级学院院长的职权范围,各种委员会组成及其职权、投票程序等;其次,二级学院里除教授以外的所有人员,都是为教授服务的;再次,二级学院的重要决策和管理,由教授组成的各委员会完成,如执行、人事、研究生、本科生等委员会。

2.教授治校的基本形式与原则。现代大学教授治校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教授会代表的学术权力和校长、董事会代表的权力相互制衡,校长主持行政事务,教授会主持学术事务,典型代表是美国的大学;二是学校管理以教授会为中心,教授会主持学术管理并参与校长选举,校长服从教授会决议,典型代表是英国古典大学和日本的大学。三是教授会主要作为审议、咨询机构参与学术管理,典型代表是法国和德国的大学。

二、教授治校机制的起源与发展

教授治校作为学术管理的传统,最早源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那时教师既是管理决策的主体,同时承担着决策的执行与监督。正是因为教师享有这些真实而至高的权力,巴黎大学又被称为“教师型大学”。而后创建的剑桥、牛津大学继承了这一传统,德国柏林大学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哈佛、耶鲁等美国大学则赋予它新的内涵。在我国,教授治校的历史不长。最早在我国推行教授治校的是北大蔡元培,他任校长期间,教授治校得以贯彻并走向完善,形成了以教授为主的评议会、教授会、行政会三级管理机构,开中国大学教授治校的先河。近年来,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如东北师范大学,在二级学院实行了教授委员会决策基础上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实践“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管理体制;学院一级设教授委员会,决定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定、教师聘任及经费支配使用等。浙江大学法学院等也成立二级学院层级的“教授委员会”,并通过外部资金制衡学院行政权力。而南方科大则是通过特区立法的形式,搞了一块“去官化”、“去行政化”的教授治校试验田。

三、教授治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纵观当前我国高校教授治校发展现状,虽然有很多高校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教授委员会”(如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会”(如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以教授为主体的各专业委员会(如深圳大学人事、财经教授委员会)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大学制度在学校的建立与发展,但由于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体制改革遭遇的阻力等因素,我国高校教授治校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

1.学术组织成员单一。主要表现在学术组织成员多数是由担任各级行政部门职务的教授、副教授组成。其主要原因是个别高校教授数量较少,无行政职务的高水平教授更少。

2.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还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行政主要负责人员与学术组织负责人在身份上交叉重叠,学术权力虽有建制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履行审议和咨询职能。造成这一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目前状况下行使学术权力的时间成本较高,意见往往难以较快统一等;教授们行使学术权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3.教授的知识结构局限和精力有限。教授考虑问题的视野和角度容易受到自己学科专业的局限,加上没有治校的经验和缺乏对学校整体发展的了解,容易产生偏执、保守、排斥改革;另外,教授治校中的教授承担“学术”与“行政”双重角色,使他们在决策中容易处于两难境地。

4.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由于学校的投入主体单一,缺乏社会公众捐资办学、社会团体机构联合共建等多元办学形式,学校决策机构缺乏没有利益与权利关系的校外人士,所以造成社会对学校的监督与制约作用有限。

四、对策建议

1.加强章程建设,做到教授治校有章可依。加强章程建设是教授治校的基础和前提。学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和发展历史制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办学章程,在章程中要明确教授治校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二要高度遵照章程,在章程框架内行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章程规定的范畴内分别做好各自应该做好的事,通过章程发挥两个权力的不同作用,协调两个权力之间的平衡。

2.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做到教授治校有人可用。香港科技大学之所以在建校短短10年之后,就能执亚洲大学牛耳,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她在短期内聚集了一大群国际一流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强势的中国留学生资源。还有像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治校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近五年能不能真正能聘请到20~30个真正国际一流的人才。因此,高校能否顺利实施教授治校关键也在于能否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的高端人才。

在吸引人才方面,首先要注意不仅要引进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人才,也要引进有国外教学、管理和研究经验的人才。特别要重点引进熟悉大学运作、教员招聘、教授评审等富有丰富教学经历的高级人才。

3.完善学术决策机制,做到教授治校有权可行。在学校和学院层面建立以教授为主体的教授委员会,确保在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决策机构,非领导职务的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教授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还要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代表和校外人员。

4.完善监督机制,做到教授治校权不滥用。作为学校内部专门事务决策的咨询机构,教授委员会人员的构成、职责范围和程序规范等方面要明确,委员会成员的产生方式、职责范围、议事范围等问题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在外部监督机制上,要想方设法积极邀请没有利益与权利关系的校外人士进入学校决策机构,把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在决策的高质量与执行的高效率、民主参与和精英管理之间寻求平衡。

参考文献:

[1]李宇明.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2-11-20.

[2]王祚桥.浅议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N].光明日报,2012-10-31.

[3]王洪才,赵琳琳.现代大学制度:缘起、界定与突破[J].江苏高教,2012,(7).

[4]王秀丽.从教授治校走向共同治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

[5]林杰.美国大学的组织冲突及冲突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

项目基金:宁波市2013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编号YGH06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俞佳根(1982-),男,浙江富阳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大学制度机制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探析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终身教育视阈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