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的新课标与创新教育浅谈

2014-07-21王小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中学语文语文课程

王小玉

(四川省古蔺县水口镇中心校,四川 古蔺 646500)

中学语文的新课标与创新教育浅谈

王小玉

(四川省古蔺县水口镇中心校,四川 古蔺 646500)

中学语文的新课标的改革和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有突破。新课标中要求中学语文课不仅仅教会学生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身心协调发展,还涉及到了教育的创新。新课标中强调,语文课程的创新教育就是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从学生的语言文学信息的灌输到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就是创新教育的目的,以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

新课标;创新教育;中学语文

一、引言

仔细研读语文新课标的内容,里面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创新教育。新课标强调将语文课程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良好地结合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出可以说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将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简要的探讨新课标下进行创新教育的几个方面。

二、深化自主探究,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标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得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传递信息和进行交际,还包括对学生的自我修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文性教育。语文课程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课程中涉及到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些教学资源,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一般性的文章,都将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正面的影响,具有人文性。人文性的文章就是一些情感色彩浓厚的文学作品,人文性的教学就是学生的自我修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著名的教育学家吕叔湘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里说的“活”就是强调中学语文教学的精髓,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极富创造力。

中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思想内涵广泛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在新课改的精神要求下,语文教师要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让各种改革新思想适时地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要强调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营造更加自由、广阔和舒畅的空间,不要限制学生自由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由此一来,学生也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所谓探究学习就是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总结解决问题之后得出的结论等。探究学习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及时地发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有益处,同时探究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地发挥创造性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注重“三变三为”。也就是说要改变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先学教师再讲的方式,教师及时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教师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所有的问题和答案一起讲解出来,要给学生一些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由此以激励学生的首创精神,变文本篇章结构的分析为教师注意精讲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分。中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语言文化知识是浩瀚如海的,教师不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全部的涉及到,所以教师就要仔细地研究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挑选关键的部分为学生讲解,将关键的地方讲解透彻之后,学生将更能够吸收知识点,做到触类旁通的地步,从掌握一个知识点扩散到了解这一类知识点。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等也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当中学语文课堂“活”起来的时候,学生就会慢慢的热爱语文,会学语文,更能够发挥好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释放没有被发现的天资和情愫,这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之所以要强化课前预习,主要就在于,做好课前预习之后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老师所讲解的知识的吸收率,课前预习到的知识将会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打下基础。再多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果缺少了课前预习的话,教师上课的时候都难免会显得生硬;课前预习也是一种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的过程,相比于生搬硬套、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学生自行完成的课前预习将会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参与到竞争中去。给学生一个理想,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强化课前预习能够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所以教师在进行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习小组的优势,按照学生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和不同才能特点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里面的成员都能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帮助,让成员对这个小组产生责任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比如,教师让学生组成小组将一篇课文改编成一个短剧,小组内的成员可以自由地选择担任角色的人员,擅长口头表达的同学可以负责旁白,擅长背诵的同学可以负责较长的台词等。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方法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美育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培养、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学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给学生灌输文学知识,更是通过这些文学知识向学生阐述生命的意义、探索的精神、亲情的感悟、民族的责任等有利于审美的内容,由此引领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师可以借助一篇篇生动、隽永的文章传播真善美,表达正确的审美观、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美点,结合时代背景,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引导其深入到现实和生活的意境中去,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审美评价,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那种笑对人生,越挫越勇的坚强美。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先进行认知性和感知性朗读,引导学生在声情并茂放声朗读的过程中读出作品的意境、风格、美感,有助于学生熏陶情感,内化思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文本美点,通过让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续写课文、排练课本剧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审美修养稳步提高。

五、结语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1]胡克英.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J].教育参考,2003,(9).

G632.0

A

1674-9324(2014)29-0127-02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中学语文语文课程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