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胫腓骨骨折两种固定方式的对比

2014-07-21李秀海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交锁腓骨髓内

李秀海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胫腓骨骨折两种固定方式的对比

李秀海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目的:比较钢板螺钉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对胫腓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效果对比;方法:将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有统计学对比意义的两组,一组进行切开复位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二组进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比较组间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一组的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95%、13.16%,而二组的相应数据分别为97.37%和5.26%.结论:无论从手术效果还是从安全性等方面,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都更有优势.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方式;对比

胫腓骨骨折是骨外科中常见的骨折情况,多由于体外暴力引起,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为多,另外还有胫腓骨骨干双骨折及腓骨单骨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科学,容易造成骨折错位愈合或因循环不良造成继发性坏死,甚至是骨髓炎[1].

目前胫腓骨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牵引治疗、骨外穿针固定法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手法复位及骨外穿针固定法多应用于儿童等骨愈合性好的患者,牵引治疗多用于单纯横断性骨折,因此,对于相对复杂的胫腓骨骨折往往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是临床的又一重要课题.

本院对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并通过对比分析了钢板螺钉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我院骨外科自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患者76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16~69岁,平均(41.2±3.2)岁;骨折部位:开放性骨折35例,闭合性骨折41例;胫腓骨上部17例,中段50例,下段9例;左侧30例,右侧46例;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46例,斜行骨折21例,螺旋骨折8例;骨折;骨折原因:跌伤9例,压砸伤26例,车祸伤20例,高空摔伤21例.按照Tscheme Gotzen分型[2],软组织损伤分型包括:Ⅰ度损伤11例,Ⅱ度损伤44例,Ⅲ度损伤21例.

分组情况:将所有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钢板螺钉内固定组)和二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每组38例,且两组间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原因及损伤度等方面没有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患者胫腓骨处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或淤血,疼痛,通过X光片检查,显示为胫腓骨骨折.

排除标准:(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2)重要脏器有原发性疾病的患者;(3)过敏性体质,如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或食物过敏者;(4)入选前1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手术治疗的患者;(5)试验前2周内有全身感染,尤其是严重呼吸道细菌感染、肺结核或真菌感染者;(6)患全身性慢性疾病者,如高血压(收缩压>22.67kPa,舒张压>12.67kPa)、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7)患有严重的免疫性疾病(如艾滋病毒感染、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渐进性多病灶脑白质病)、重度急性传染性疾病或癌症患者;(8)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即: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因福利美、依那西普),或长期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患者;(9)患有罕见遗传性疾病,如半乳糖不耐症,Lapp缺乏症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障碍患者. 1.3方法

1.3.1 治疗方案

(1)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同样的手术切开方法:让患者取仰卧位,首先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清洁创口,在骨折处纵向切口,找到骨折部位,首先清除骨折形成的淤血块等,尽量使骨折处复位.

(2)固定方法 一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大小的钢板,置于腓骨外侧,在“C”臂机的透视下进行复位,采用电钻,将钢板下的两根螺丝钉进行打孔,并同时钻头胫骨及腓骨两侧的皮质,用长的骨螺钉固定胫腓骨,在近端也同样固定胫腓骨,保证骨螺钉过胫骨内侧2mm.如果是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则应在固定前通过医用胶粘或丝线将骨碎片先行固定.之后进行软组织创面处理和修复,创口缝合.术后通过长腿石膏托将患肢进行固定.

二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根据X光片的结果及患肢胫腓骨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及粗度的髓内钉,用锥子将插入点的皮质打开,90度以上旋转尖锥,尽可能地插入髓腔,直到手把与骨干轴线成直线.用扩大器对髓腔进行手工扩大,使其比将要插入的髓钉直径大1mm左右,之后打入合适大小的髓内钉.最后将近端和远端的两枚交锁钉通过瞄准器拧入进行交锁.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1.3.2 疗效判断标准

优:骨折处完全愈合,关节活动自如,并能正常对抗力量,无疼痛,无畸形,患肢缩短<5毫米,关节旋转比健康肢减少<5o,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良:骨折处愈合,关节自主活动范围比正常减少小于15%,对力量的对抗能力稍差,偶尔有疼痛,无畸形,患肢缩短5~10毫米,关节旋转比健康肢减少50~100,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中:骨折处愈合,关节自主活动范围比正常减少50%左右,步态跛行,对力量的对抗能力差,患处尚有疼痛,骨畸形角100~200,患肢缩短10~20毫米,关节旋转比健康肢减少100~200,无感染、可伴中度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差:骨折处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关节自主活动范围小于正常40%,步态严重跛行,无力量对抗能力,患处疼痛明显,骨畸形角达200以上,患肢缩短20毫米以上,关节旋转比健康肢减少200以上,有感染及中到重度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1.3.3 统计方法

通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分析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全部7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5个月.两组的治疗效果见下表.

组别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注一组(N=38) 25(65.79%) 5(13.16%) 5(13.16%) 3(7.89%) 78.95%二组(N=38) 29(76.31%) 8(21.05%) 1(2.63%) 0 97.37%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二组的优良率远远高于一组,说明通过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好.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一组,即钢板螺钉内固定组发生并发症5例(13.16%),其中畸形愈合1例,骨不连2例,断钉板1例,关节功能障碍1例;而二组,即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仅发生并发症2例(5.26%),其中畸形愈合1例,关节功能障碍1例;说明通过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要更加安全,并发症少.

3 结论

无论从手术效果还是从安全性等方面,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都更有优势.

4 讨论

4.1 术后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骨折手术术后感染的原因主要有[3]:(1)手术前的备皮不及时、不仔细.一般应在手术前1~3天通过对皮肤表面的擦洗及除毛等进行备皮,而且在手术前再次进行备皮检查,再次消毒;(2)术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不当,主要表现为不使用或滥用.应通过对手术区皮肤做细菌培养,进行有效抗生素的筛选,并在术前采用抗生素治疗,避免抗生素使用不准确.另外,在术中也同样使用抗生素进行静脉滴注,以有效预防术中感染.(3)手术人员不能够完全遵循无菌操作,造成细菌感染.参与手术的人员应严格执行术前的消毒等工作,而且严禁患有呼吸道疾病等医务人员参与手术及护理过程.(4)手术操作不熟练,失血过多.外伤已经使病人经受了一次失血,如果手术过程中,病人再一次遭受大量血液的流失会使病人抵抗力严重下降而经不起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因此,主刀医师应务必熟练业务,而且,一旦发现病人失血过多,应立即进行输血治疗,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

〔1〕邱茂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76-277.

〔2〕Shanley C.,Sutherland S.,Tumeth R.,et al. Cating for the older pers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the ASET program and the role of the ASET clinical nurse consultant in South W estern Sydeney[J].Australia,2009,35(2):166-168.

〔3〕崔毅.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防控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0): 86-87.

R683.42

A

1673-260X(2014)03-0149-02

猜你喜欢

交锁腓骨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腓骨肌萎缩症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肌电图诊断特点
腓骨肌腱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高原地区交锁髓内钉配合高压氧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48例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