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规则下羽毛球单打技战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2014-07-21叶宗鑫周志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前场单打后场

叶宗鑫,周志辉

(1.安徽建筑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22;2.北京体育大学 小球教研室,北京 100804)

新规则下羽毛球单打技战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叶宗鑫1,周志辉2

(1.安徽建筑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22;2.北京体育大学 小球教研室,北京 100804)

通过新旧赛制下羽毛球单打技战术运用变化的表象,试图解析羽毛球单打技战术发展的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旧赛制羽毛球单打的技战术运用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运动训练学以及羽毛球专项基本理论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理论总结.研究发现:规则变化导致前场攻击性更强,前场的控制与反控制更加激烈,后场控制性下压成为普遍趋势,规则变化导致竞赛节奏不断加快将是长期趋势.

新旧赛制;技战术;抢攻

1 选题依据

2006年5 月,国际羽联大会通过投票表决,正式确定了新的羽毛球竞赛规则:21分制.规则变化对羽毛球单打技战术运用有着关键性的影响[1],本文对新的竞赛规则所引起技战术运用的变化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羽毛球专项基本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理论总结,获得新赛下的技战术运用变化的基本经验,据此对羽毛球运动单打项目的发展趋势尝试进行探讨,为我国长久地保持在世界羽毛球运动单打项目的优势地位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新规则下羽毛球单打技战术运用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重点收集了近年来的有关羽毛球项目特征研究及规则方面权威的文献资料[2],对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2.2.2 录像观察法

根据研究需要,分别对新旧赛制下羽毛球重大比赛各20局的录像进行所需技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v16.0统计软件对技术数据进行正态分布以及显著性差异检验.

2.2.4 专家访谈法

在理论的基础上,请教了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小球以及羽毛球专项的专家、教授及教练.

3 结果与分析

3.1 规则变化内容分析

规则变化对于男子单打而言,主要变动是:由旧赛制的发球权得分制改为每球得分制;比赛进行中,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允许中断比赛,但每局中间增加了一次技术暂停;新规则实行21分制,若20平,则需领先2分方为获胜,当出现29平时,先到30分的运动员该局获胜,如表1所示.

表1 新旧规则的异同对照表

3.2 规则变化对前场技战术运用的影响分析

赛制改变对前场技战术运用产生较大影响主要有:搓、推、勾、扑以及挑和推挑方面.对新旧赛制各20局的前场球搓放球技战术运用数据进行统计后,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表2.

表2 新旧赛制下前场搓放球技战术运用的正态分布检验

再运用SPSS软件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性程度,如表3所示.

结果显示新旧赛制前场搓放球技战术运用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新赛制下前场搓放球技战术的运用率较旧赛制低,且这一技术运用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在对新旧赛制各20局的前场其它球技战术运用数据进行统计后,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显示数据分别都符合正态分布特点,再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如表4.

表3 新旧赛制下搓放球技战术运用 ANOVA

表4 新旧赛制前场球技战术使用率差异性分析 (单位%)

根据数据统计并结合比赛发现,新赛制下前场搓放球、推球以及勾球的技战术运用显著性减少,而扑球以及挑球的技战术的运用显著性增多.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赛制下,水平相近的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比赛,由旧赛制的比赛时间不可预见变得可以预见,旧赛制中高水平比赛一局很难预测将有多少回合,而新赛制下一局最多59回合,这就使运动员能分配好体能,更愿意采取进攻手段获得分数,运动员进攻能力得到更明显的体现,同时运动员的注意力能更好的集中,这就造成对前场的争夺更为激烈,那么新赛制下搓放球、勾球技战术的运用较旧赛制慎重,否则易被对手抢网而致己方被动,同时,新赛制下运动员抢攻已成为普遍趋势,前场推球的攻击性不如扑球,所以在前场运动员更愿意投入更大的精力实现扑球,而不是相对保守的推球,从而导致前场推球的使用比率较旧赛制减少.

前场技战术运用数据中,挑球技战术运用较旧赛制显著性提高,虽则挑球的进攻意图较弱,但由于现在选手都加强了前场的控制与反控制[3],攻击性都很强,移动又都很快,那么为了避免被对手抓住前场进攻机会,更多的是将对手注意力吸引到前场后,将球挑至后场,而且在挑球中,现在运动员更多的是采用推挑球技术,使球飞行到对方后场的时间也很短,且球飞行的弧度较低平,导致对手移动到后场时很难抓住有利的击球时机,使对手只能采取控制性的下压争取进攻机会,降低了对手进攻的主动性,削弱了对手进攻的威胁.

3.3 规则变化对后场技战术运用的影响分析

有研究表明,新赛制下节奏显著加快,主要是因为抢攻成为普遍的趋势,而抢攻突出表现在后场技术运用的变化.后场技术分为上手球和下手球技术,由于后场下手球是男子单打被动防守时使用的一项技术手段,上手球技术是羽毛球男子单打后场相持、得分的主要手段,上手球技战术是本文研究规则变化对后场技战术运用影响的重要内容,将后场上手球技术分为高球技术和控制性下压球技术,在对新旧赛制各20局的后场球技战术运用数据进行统计后,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显示数据分别都符合正态分布特点,再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如表5.

表5 新旧赛制后场技战术使用率差异性分析 (单位:%)

表中数据是技术使用总数与后场技术使用总数的比例,数据表明,新赛制下,后场控制性下压技战术的运用比例较旧赛制多,且这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控制性下压技战术的运用已占后场球技战术运用的80%左右,控制性下压已成为新赛制下后场球技战术运用的普遍趋势,因为下压球使对方回击球线路向上,较大的限制了对手进攻技战术手段的发挥,有利于己方连续进攻;同时,新赛制下,后场高球的技战术运用较旧赛制少,且这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新赛制使男子单打高水平之间的竞赛时间可预见、竞赛节奏更快的情况下,由于当今男子运动员场上移动能力、后场进攻能力都处于高水平[4],对于以高球回击对手都更为谨慎,较多的高球更易被对手抢点进攻.可以看出,规则变化对后场技战术运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控制性下压技术成为后场技战术运用的普遍现象[5];二是后场运用高球回击对方更为慎重.新赛制下,后场控制性下压技术的运用较旧赛制有非常显著性增加,同时,新赛制下后场高球的使用率较旧赛制有显著性减少,是导致比赛节奏更快的重要原因.

4 结论

(1)规则的改变使男子单打比赛节奏加快,抢攻成为普遍现象,新赛制下前场扑球技战术使用率显著提高,并对前场搓放球以及勾球等精细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挑球技战术运用的提高主要在表现在推挑球方面.(2)规则改变使后场下压技战术运用显著性增加,已占后场击球总数的80%,后场高球技战术质量要求提高,高球的使用更为谨慎,两者是导致比赛节奏加快的重要原因,比赛节奏的加快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普遍的趋势.

〔1〕程勇民.“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与制约[J].体育学刊2005,12(2):99-101.

〔2〕蒋家珍,钟秉枢,周志辉.应用“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研究林丹与李宗伟的胜负转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9):97-100.

〔3〕戴金彪,等.羽毛球单打项目速度的表现形式及其发挥战术效率的对策研究[R].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课题,2012.10.

〔4〕焦玉娥.从规则变化看羽毛球运动的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65):74-77.

〔5〕于勇.21分每球得分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体育科技,2007,28(3):24-26.

G847

A

1673-260X(2014)03-0108-03

猜你喜欢

前场单打后场
羽毛球优秀女单运动员马琳后场技术使用特征分析
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国队包揽男女单打冠军陈梦“四连冠”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我国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谌龙的后场技术分析
谌龙2016年后场技术分析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
光大传统
——张 浩
乒乓球单打技战术使用段与身体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