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峰回路转

2014-07-19袁伟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西峰侏罗系长庆

安塞油田。许兆超/摄

解放思想从来就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比如对低渗透的认识。原来,长庆对低渗透的认识可以说全是负面的。但随着认识的深入,长庆人也认识到了低渗透的另一面:生、储、盖是油气成藏的必备条件,鄂尔多斯盆地有生油层,正是因为低渗透,才使得生烃岩里释放的油气在漫长的地质岁月里没有散失而得以保存下来,从而成就了鄂尔多斯盆地满盆气、满盆油的“聚宝盆”形态。

但油气勘探开发决不是一次解放思想就能突破所有问题的。追求无止境,勘探无止境。不轻言放弃,应该是地质家的一贯品质。长庆油田对姬塬地区“六上五下”的勘探历程生动地诠释了这一道理。长庆油田之前,从陕甘宁石油勘探局到银川石油勘探局,对姬塬地区的勘探经历了多次无功而返的往复。地下有没有大油田,人们都流露出期待的目光。这中间有困惑,有迷茫,有徘徊,亦有喜悦,有收获。长庆人始终抱定一个决心,对地下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清晰的过程,只要盯住不放,总会开花结果。

1950年到1969年,遵循“背斜找油”理论,主要开展了重、磁力详查,电法勘探,完成了一系列电法剖面,并开展地质详查,钻探了7口探井,对区内的石油地质条件及含油性进行了初步认识,但由于没有重要发现而下马。

1970年至1972年,以侏罗系为主要目的层,完钻探井24口,发现侏罗系出油井点。同样是因为没能扩大战果而搁置。

1976年至1980年,心有不甘的长庆石油人再次把目光投向姬塬地区。在姬塬东坡完钻探井20口,两口井试油获得工业油流,发现元21、23井等侏罗系油藏,但勘探仍未取得突破。

1982年到1993年,还是侏罗系勘探,先后钻探井50余口,发现了元城、樊家川、庆101井区、庆64井区、樊101井区侏罗系油田,累计提交探明地质储量3410万吨。虽然有所发现,但仍然囿于侏罗系油藏,没有取得认识上的突破。

经过4年停顿,1997年到2000年,又启动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上部油层勘探。在元城油田北面元51井区完钻探井9口,发现姬塬地区第一个延长组油藏,这期间曾有一次与大发现机遇擦肩而过,但受当时认为长4+5为湖侵期,难以形成有效的储集体的认识局限,加之其它外部环境因素干扰,对长4+5油层未能进行试油,从而延缓勘探的发现。

2003年以来,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尤其是陕北、陇东勘探开发的启示,坚定了姬塬地区石油勘探向低勘探程度区以及延长组下部含油层系进军的信心,通过盆地综合地质研究与有利目标评价,确定了再上姬塬的战略决策。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姬塬地区的石油勘探进入2003年后,终于取得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效果。2003年在落实姬塬地区长2油藏储量规模的同时,及时捕捉长4+5油层动态信息。为了加快该区长4+5油层的勘探,随后开展了油层对比、砂体预测等一系列工作,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确定铁边城区作为勘探突破口,对原部署进行调整,加大了该目标区钻探工作量的投入,勘探获得重大发现,实现姬塬地区长4+5勘探的重大转移。

也是在世纪之交的那几年,石油勘探领域再次遇到瓶颈:在安塞和靖安两油田发现后,战场转移到了西峰地区,根据水下扇成藏理论进行勘探,多口探井打下来,一无所获。长庆的一批年轻勘探家对于原来认为西峰地区长8是水下扇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应是辫状河三角洲,提出了以剖11井区为突破口进行勘探的思路。结果在西17井取得突破,发现了5亿吨储量规模的西峰油田。

然后是华庆油田。华庆地区某层系为湖盆中部,原来认为不可能成藏。原因很简单,湖盆地区的河流携带的大颗粒砂子都在入湖口的水下扇中沉积下来,形成有效储集砂体。而湖盆中心沉降的都是细微的颗粒,不可能形成储集砂体。但长庆地质家从前期的探井实施中,捕捉到一些有效信息,提出了“源外成藏”的观点。认为即使是湖中心,也可能因为附近火山暴发、火山碎屑沉降等因素而形成储集砂体。按照这一观点,部署了一批探井,最终发现了10亿吨级的华庆油田。

至此,长庆油田相继发现并探明了安塞油田、靖安油田、西峰油田、姬塬油田、华庆油田等一批大油田。在天然气方面,靖边气田之后是榆林气田,然后是乌审旗气田、苏里格气田、子洲气田、神木气田,资源基础进一步筑牢。

油田开发方面,安塞油田从1983年塞一井的发现到油田基本地质探明,先后经历了6年时间,共探明王窑、侯市、杏河、坪桥、谭家营五个含油区块,含油面积206平方公里,探明储量达2.37亿吨,是我国陆上当时发现的储量最大的整装油田。

安塞油田在开发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有效开发“三低”油田的核心技术,不仅成功开发了安塞油田,而且为全国低渗透油田近40亿吨储量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1995年,“安塞特低渗透油田开发配套技术”被中国石油确立为“安塞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安塞模式”的不断创新和丰富,推动着安塞油田的快速发展,原油产量于1997年突破100万吨,2004年实现200万吨,2010年跨越300万吨,并且在300万吨以上实现了持续稳产增产,巩固了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的典范地位。

推广和应用安塞油田的成功经验,靖安油田实现规模有效开发,原油产量节节攀升,西峰油田则迅速建成200万吨产能。同时,随着我国天然气时代的到来,靖边气田、榆林气田相继投入大规模开发……

世纪之交,经过30年积聚而爆发出巨大的潜能,大发展似乎就在眼前。

猜你喜欢

西峰侏罗系长庆
由技到心、由表入里——贾长庆创作随想
书法随记
数字游轮
小象青青的数字之旅
创意乘法表展
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地层钻井提速技术研究
谢良坤(一首)
浅谈新疆阜康市佳域矿区火烧区特征
香山南麓侏罗系含煤特征分析及沉积背景探讨
石油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