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唤自由呼吸的课堂

2014-07-19张文涛

江苏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探究课堂教学

张文涛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引导下独立地、自主地去研究学习对象,达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并且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方式与过程。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地学会自主学习,打造自由呼吸的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做到三点:一要认清角色,明确自己作为主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上不能做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和单一的学习评价者;二要加强指导,要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盲目,努力做到“授人以渔”;三要有所作为,绝不能把自主学习当成“自己学习”或“自由学习”,要认真了解学情,做好充分的预设,并根据情况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拨,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如果老由你去指点他,老由你去告诉他来呀,去呀,休息呀,做这个呀,不做这个呀,结果你用这个方法的确会使他成为一个傻子,如果你的头脑常去指挥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头脑会变得没有用处。”因此,一旦变成了老师包办的自主学习,也就失去了“自主”的意义。我们要给学生松绑,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罗杰斯曾说:“自由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程度就愈高。”教师应当把学生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肤浅地、单一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有了多样化的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上预设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课堂生成,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教师要给予鼓励和保护,保护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如果短时间解决不了或跟课堂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可以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留在课后处理。

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也不放弃,一个也不掉队,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所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应该体现在整个班集体,而不是几个学生。人人都自主,才是真正的自主。教师应当以边缘化的学生为中心来组织课堂,要求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哪怕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果没有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也就谈不上自主。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广,是体现自主学习的标志之一。老师要善于激发学习动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学生把个人志向和学习目标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自主学习。

此外,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同样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价值取向与选择。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在课堂上要注意创设条件,设置一些参与性、趣味性强的问题,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学生自主学习也才能得以实现。一旦学生产生了兴趣,不仅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而且还能积极主动地去学。

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真正意义上的课改必须首先从老师转变理念、改变自己开始。真正的自主学习应当是轻松的、愉悦的和安全的。为此,我们必须学会及时进行角色转换,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注重沟通师生情感,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同时,要适当减负,帮助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为他们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为每个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探究课堂教学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设问引导探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