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课堂细节 关注学生发展

2014-07-18郁瑾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细节课文课堂

郁瑾

当前,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形式。然而,课堂是由许多个教学细节共同组成的。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和意义。它看似平常,却在课堂教学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能是教师或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可能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行为,也可能是学生在瞬间对教学所产生的一种重要反应。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有时候忽视对一些最细微环节的处理,会导致课堂的种种不完美。这种现象应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与思考。

案例一

有位教师在进行牛津小学英语6A On the farm第二课时A部分语篇教学时,让学生进行了分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课文时,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找合作伙伴,小组合作人数自定。有的小组用填表格的形式读懂课文,有的小组用齐读课文、共查生词的方式梳理课文,有的小组选择分角色互助朗读,有的小组选择表演……整个课堂热热闹闹的,但有些小组明显组织混乱,语言东拉西扯。

思考:《英语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进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之一,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是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合作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学,教师只做事后评论员而不参与学生学的全过程,以致学习活动出现混乱的现象,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显得很盲目;合作学习的任务不适宜,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为合作而合作;没有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调节合作学习的时间,单凭教师的愿望,想要学生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想要学生合作多长时间就合作多长时间;学生的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无法有效地合作。事实上,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进而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除了认真备课外,还要在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上大下工夫。教师对小组的学优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并与其他学生建立友好协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举止更为得体,更能尊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最终带动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各抒己见,使每个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力量,在展示中收获知识、收获自信。

案例二

教师在复习There be…句型时,提供了一幅房间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这时,立即有学生举手回答:“There is a desk in my room. ” “There are two chairs in my room.”这时候,N学生很自豪地回答道:“I have some books on my desk.”教师听到这儿,有一些惊讶,立即叫N学生坐下来,并说:“今天我们必须用There be…句型造句!”说完,又请了另一个学生,该学生明确地给出了老师所要的那个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神气地坐了下来。而可怜的N学生坐在座位上一脸茫然,似乎还没明白自己的答案到底正确与否。

思考:教师的表现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教师已经习惯于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习惯于居高临下地将学生的思维牵引进预设的轨道。而当学生的答案偏离了教师精心预设的方案,教师只有牺牲学生的灵性,将学生往原路上拉,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仍然要求学生照预定的教案走。“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些理念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教师的思考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要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设计教案时必须思考:有没有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有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提醒自己:是否给了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

案例三

一位教师在教学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这个句型时,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作出的问答训练让教师脸上闪烁着兴奋和自豪。这时候,又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让他站起来回答。这个学生说:“老师,黑板上的week,你写成了weak。”教师脸色顿时暗了下来,“哦”了一声,转过身把单词改正了。可能因为是公开课,这位教师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说:“××同学虽然平时上课不太积极,但是今天却很细心,我们表扬他。”学生听了教师的口令,机械地拍手,教室里响起了几声软绵绵的掌声。××学生看到教师那难堪的表情和同学们蔑视的目光,脸上也不知是什么表情就坐下了。

思考:这位教师已经认识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但只是把它作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点缀,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在表扬的同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评判味:“你平常学习不认真,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偏偏要来出风头,真是死脑筋。”学生听后的感想如何呢?这种表扬是不是一种‘扼杀呢?如果换一种评价:“××同学发现了一个大家不容易注意的细节,真不简单!”或者说:“××,你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真是谢谢你!”这样效果不是更好吗?因此,给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在需要时才做的一种装饰,它需要渗透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中,落实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

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师教育的理念和睿智。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而艺术地关注和打造教学细节,以引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让英语课堂因精彩纷呈的细节而焕发耀眼的光彩,收到惊人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细节课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美在课堂花开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背课文的小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背课文
细节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