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民歌 放飞童心

2014-07-18王艳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歌旋律情感

王艳

教学现状

民歌一直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几乎在各个年级的音乐教材中都有。然而我们的音乐课堂在教学民歌时,常常采用简单生硬的教学模式:听录音机范唱——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唱——学生自由练习唱——集体展示唱。这样的教学忽略了民歌独有的音乐特色,也无法激起学生对民歌的演唱热情,淡化了民歌的情感功用。课堂中学生情感游离,演唱生硬,教学效果低下。

反思与改进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可见,音乐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歌唱,更重要的是要在歌唱中感受音乐的美,欣赏音乐文化,提升审美能力。只有让学生融入音乐本身,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这样的演唱才是真音乐,这样的歌唱才是真感情,也才能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目标与要求。民歌因为独具地域特色,拥有独特的演唱技巧和丰富的内在情感。

下面结合教学河南民歌《编花篮》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深挖民歌素材内在特质

我国地域辽阔,各民族文化差异巨大,因此各个地方的民歌鲜明地展现了当地的情感内涵和演唱技巧。教师在教学民歌时必须正视这些特质,弄清楚不同民歌的曲调有怎样的特点,哪些节奏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哪些词曲的发音需要特殊技巧?只有教师心中有数,了如指掌,方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在教学《编花篮》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片段一:

[1 0] [7][1 0] [7] [2 1 7 1] [5] [编][编][编 花 篮]

师范唱,生试唱。

师:同学们,注意听老师唱曲谱,这个7是前倚音,它的时间非常短。

师示范唱。生跟着唱。

师:老师用河南话来说说“编”字,再来唱唱,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说话和唱歌是不是很像,我们来说说这个编字。(师用手势提示学生)

师:把这句连起来说说。说得真地道,我们再来唱唱。(师示范演唱歌词)。

师:很好,如果我们的声音再跳跃些,就更好了。(生再次演唱)。

师:好极了,同学们,地方方言对民歌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样,课堂就产生了一种融洽的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迅速点燃。

二、递进设计民歌素材教学层次

民歌因为来源于不同的地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在设计民歌教学时,要正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注重逐层递进,让学生在不断的了解中逐步掌握,并真正让情感投射其中。教师可以将民歌中的难易点和特色旋律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由易到难,针对复杂的旋律或曲调,教师要多花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的示范与指导,在轻松欢快的活动中进行练习,最终让学生反复聆听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歌曲。

片段二:

师生随伴奏接龙朗读歌词。

师:看看每句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押韵。

师:是的!它们的韵母都是an,你看“嘿”这些都是衬词。押韵和衬词都是民歌的特点。

师示范用“篮”字音模唱旋律。

生初次尝试演唱。

师(评价):第一次演唱唱成这样相当不错,刚才你们的声音是这样的(老师模仿学生的状态演唱),而王老师是这样唱的(师范唱),老师的声音要高一些,你想提高你的声音,就要注意保持这样的姿态(师示范微笑,眉毛提起)。这样我们的声音就会提高,我们再来一次。

……

生听歌曲范唱,模拟发音口型,默唱旋律。(演唱歌曲第一段)

师:哪一句歌词重复了一次?

师:这两句的旋律一样吗?(出示课件,师范唱)

教师介绍附点音符、下滑音,生再次演唱。

师:老师用图谱的形式来表现,红色的小花代表没有附点音符,而绿色叶子代表时值较长的附点音符。

学生练唱同旋律不同歌词的乐句。

师生接唱第二段歌词。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姑娘上山摘牡丹还是小伙子呢?

生:姑娘。

师分别用豪迈和轻快两种不同的情绪来演唱,让学生来选择。

生选择用轻巧的声音来演唱全曲。

三、指导落实民歌素材演唱技巧

民歌的演唱,不能仅仅依靠录音机的示范,更多的需要教师的亲身示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范唱中感受那些细微的变化和巧妙的发音技巧。并且,教师在范唱时可以随时发现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改正,如片段二的教学。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激励的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感受民歌歌词内容,体会其中的内在情感。这样近距离的互动与交流才能让学生在演唱中更容易辨别与比较,也才能更加容易走进民歌,唱好民歌。

片段三:

生观赏视频。

师: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牡丹花。

生1:美丽典雅。生2:美不胜收。

师: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些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老师想用歌声来赞美它们,你听!(教师分别用豪迈和细腻两种不同的情绪进行演唱)

师:你认为哪一种演唱最能表现老师爱花的心情?

同学们投入地用歌声来赞美牡丹花。

师:听得出来你们真的很喜欢牡丹花,注意这个“嘿”的声音再高一些。(学生演唱)。

师:老师用一个动作来表现这个姑娘豪爽的性格。(生模仿动作演唱2次)。

师:让我们把对牡丹的喜爱之情通过歌声演唱出来吧!

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民歌的独特个性,深入挖掘民歌的内涵,注重课堂教学的循序渐进,落实民歌演唱技巧的指导,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民歌、热爱民歌,并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演唱宣泄出来,学生的美好童心就一定会在歌唱中自由飞翔。?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歌旋律情感
春天的旋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