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本教育舞动生命灵性

2014-07-18王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组长课堂教育

王娟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我从开始的陌生,到实施的一年多时间里,从学习到实践再学习,感慨颇多。一件好的事情,需要我们每个人坚持做下去。生本教育,亦是如此。通过最近的听课和学习,更让我意识到坚持的重要性、行动的重要性。对于在小学低年级实施生本,除了需要我们每位老师的智慧与汗水外,更需要的是教师的毅力与耐心。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凝听郭思乐教授专家一行到我校的讲座,到自己和学生们品尝生本的喜悦,再到去广东实地体验他校的丰硕成果,让我更明白了如何实施生本教育,也更增强了我的信心。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今后的生本教育。

一、常抓小s组长培训,确保小组学习高效

我们都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创设一种民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那种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的定势。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之间是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最优化,是目前我们实施生本教育的老师必须思考的。听了专家的介绍及自己的实践,我知道了小组长的重要性。要想小组学习高效,小组长是关键,必须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组织好组内合作学习,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他(她)的带领下积极、主动、有序地学习,充分发挥组内学习的作用。在建立小组之后,我首先给组长们开会,明确了他们的职责,指导他们实施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做好小老师,开展好组内间的竞争、组与组间的竞争。如果遇到困难先在小组内商量,或者组长与组长间互相帮忙,实在解决不了的再找老师帮忙。经过一年多的小组学习和跟进,小组长的能力让我刮目相看。比如:在学习语文苏教版二上《识字8》时,课前小研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了“艹、饣、火、氵”和“包”字卡片。课上,我首先让学生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同时也激励他们下次更好更主动地完成课前小研究);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在小组里自主用这四个偏旁和“包”组成新字,学生一边拼一边读一边组词,在拼的过程中他们还惊喜地发现了组成的新字结构不一样,有左右结构(饱、泡、炮),也有上下结构(苞);最后再进行大组展示,学生的组词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这样一个由个体自学到小组合作学习到大组交流的过程,需要组长一步一步组织好。整个小组学习过程做到了学而不乱、井然有序,而且学习中时不时能碰出思维的火花,从而真正确保了小组学习的高效性。不仅在课堂学习方面,还有早读课、作业的完成、阅读课外书籍等方面,只要培养好了小组长,并加上老师的充分信任,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会给你一份惊喜。

二、固定基本模式,促进学生自信、快乐、阳光地学习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生本教育课堂的基本模式是:个人学—小组学—全班学。生本教育实验学校里观摩的每一节课,教师在教学中重点抓住难以把握、容易出错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班级交流。所见到的学生,个个都是那样的自信、快乐、阳光,个个都处于一种主动、竞争的状态,对事物有着执著的探索精神。学生当堂自学整理、热烈讨论、积极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是那样的投入,充满激情。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发挥想象,开放思维,自由表达,真正地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学习潜能,激扬生命,体现生命的价值”。通过学习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生本教育的实施让中国教育发生了几种质的转变:由以往教师研究怎样教的问题,转变到研究学生怎样学、让学生好学的问题;由教师教得好为好课的评课标准,转变成以如何把学生引导好、使学生学得更好为标准;由德育教学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转变到把德育融入学生生活之中,融入课堂之中。总之,生本教育,让学生充满自信,快乐起来了,让课堂呈现精彩,也活起来了。每一个环节学生都有了主动权,这样学生就很明确自己在学什么、怎样学,从而能主动地学,有热情地学,扎扎实实去学。生本教育中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有困难找学生,有问题找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在这样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怎么能不充满自信、快乐、阳光呢?

三、巧妙运用好游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这其中的教学环境就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精神环境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课堂气氛,它是课堂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围绕教学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状态。我们都知道,呆板、沉闷的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活力、审美体验、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生本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生本课堂是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我认为小游戏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最佳方式之一。学生就应该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乐学、好学,而不是有负担、有恐惧感。比如在低段识字环节,我巧妙运用了“打牌”“钓鱼”“摘苹果”“送信”“找家”等游戏,甚至下课了,学生也不愿出去,还是沉浸在组内玩字卡游戏中。除了识字,有时我也会将整篇课文放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中或者教学故事中。比如我在执教《小蜗牛》时,就设计了让学生陪着小蜗牛一起去比赛,通过三重关卡,最后捧得了大奖杯,学生非常高兴和激动。这就是生本教育的魅力,不需要老师的大声呼喊,效果却非常好。这样的课堂氛围、学习气氛,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呢?

四、建立良好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做学习小主人

良好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够体现激励与愉悦,而且能够让学生认清自己学习的现状、努力的方向,还能让人产生乐观向上的情绪,进而逐步体现童年的丰富多彩。学生学习的动力从何而来?我想除了来自自身外,大多还需要外界的引导与激励,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比如我在班上建立了学习评价机制:早读课上哪一组读得好的,背书快的我奖励★;课上哪一组回答问题最多的我奖励★;中午哪一组作业完成最快的我奖励★;默写全对的我奖励★;练习中取得满分的我奖励★……把所有奖励的★都贴在语文书最后一页上,满十颗★的我奖励一块糖和一本本子,学期结束时,得★情况列为奖状评比的条件之一。健全的评价机制能让班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榜样依据,找到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同时也能看到自己在小组内和全班的情况,清楚地看到优秀同学的表现,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好的同学将会更好,差一点的学生也能追赶。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会更关注同伴之间的相互认可与鼓励、老师们的赞扬,这样的评价机制也更长久。

让生本教育舞动生命的灵性,让语文课堂充满和谐美的情韵。今后我将继续让学生沐浴着生本教育的阳光,为学生开创广阔的语文教学新天地。让我们静待花开。?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长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分餐小组长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小组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