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2014-07-18王庆伟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同学语文老师

编者按:从本期起,本刊新设立一个栏目“微课题”。

“微课题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它与“宏大主题”的研究形成鲜明对比。它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引导教师们把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微问题、小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有周期短、重过程、求实效、易操作的特点。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街小学的“微课题研究”始于2012年9月,这也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就是学校前不久开展的一项微课题研究内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边探索、边总结,形成了一些自己对该问题的思考和体会。下面请广大读者来“倾听”一下他们中一部分人的“发言”。

我们为什么

要研究学生的“倾听”问题?

之所以选择这个“微课题”作为研究内容,是因为现在的很多课堂片面追求热闹,动辄讨论交流,学生七嘴八舌,不亦乐乎。人们关注课堂“说”的多少,而冷落“听”的质量,课堂缺少了应有的静听和静思——很多学生,只愿做主角,不愿做配角,只愿做讲者,不愿做听众,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注重倾听别人的意见,甚至连辩论会都成了双方的自说自话。很多学生已经不懂倾听、不会倾听、不善倾听了。让学生学会倾听已经迫在眉睫。

“倾听”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我们的讨论仅限于狭义的倾听,且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做些梳理。

怎样理解“倾听”?

“倾听”就是“认真听讲”吗?

■副校长/王庆伟

让学生学会倾听,首先得弄清什么是“倾听”。

何谓倾听?“倾”,用尽(力量)。“听”,用耳朵接受声音信息。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见《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从“倾听”的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倾听应当包含以下要素:一是听得要专注;二是要边听边思考;三是听完要有收获。从“倾听”的性质看,倾听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习惯,更是一种做人的修养。从“倾听”的指向来说,既指向教师的“讲”,更指向同学的“讲”。今天,从总体上看,学生听教师的讲,问题不是很突出,因为有教师的权威摆在那里;但听同学的讲问题就很严重,他们常常不屑于听同伴的发言。这种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

■语文教师/赵伊晶

学生不善于倾听,我觉得与社会的浮躁心理泛滥有关。大人也不善于倾听了,何况是孩子呢?此外,与学生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有关——他们是家庭中的焦点,全家人都以他们为中心,以他们的好恶为好恶,以他们兴趣为兴趣。这使得这些孩子的思想、行为都比较“自私”,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只喜欢表现自己,不喜欢倾听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当别人说话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插嘴、打断。所以,他们变成了“不善于倾听的一代”。

■语文教师/佟丽娜

在日常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们一边争先恐后地高举小手,一边急呼“我来我来”。当教师请一位学生发言时,发言者洋洋得意,其余学生则有的无心倾听,有的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连声惋惜、抱怨,还有的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桌聊天,认真倾听该生发言的学生少之又少。当该生发言结束,其余学生要求发言的高潮再起,结果发言者又重复上一位学生所讲的内容。这都是不懂倾听、不会倾听惹的祸。

■教务主任、英语教师/呼日查

倾听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但不能吧“倾听”理解为仅仅是“认真听讲”。传统课堂上的倾听,是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听”——背着双手听教师的灌输,只带耳朵,不带嘴和脑子;生本课堂上的倾听,是在弱化教师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独霸话语权”,凸显学生的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学生在学习中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点评,倾听同学的发言,这样才能有效学习,最终形成能力。

■语文教师/罗 颖

讨论、研究问题,明确定义十分重要。什么是倾听?不仅我们要懂,学生也要懂。每次接新班时,我都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倾听、为什么要倾听、倾听的重要性等。

例如:“同学们!你们谁知道,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特别好吗?大家还发现他平时不是总在学习,可成绩还那么突出?”

同学们回答:“因为他认真,因为注意力集中。”“因为……”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你想不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啊?”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只要你做到上课时仔细听老师和同学说话,能复述他们说什么了,并把重要的信息记在心里就可以了。不信?我们从今天起就开始试一试,你一定会有进步的!加油啊!我在课上会让你重复别人说的话,说得好的同学会奖励小红花的!”那么,这种方法就是在训练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

■副校长/王庆伟

听和讲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听离不开讲,讲离不开听。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首先应从优化教师的“讲”开始。

1.讲的内容应适当,让学生听懂

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既不要过深,让学生如听“天书”,不知所云;又不能过浅,让学生如喝白水,索然无味。如果给一年级的小学生讲《道德经》的内涵,给六年级的学生讲《小小的船》内容,我们没有理由让学生“倾听”。所以,老师的讲,应该能让学生受到新异刺激,引起听觉兴奋,从而进入倾听状态。

2.讲的声音应适度,让学生听清

能听清,才能倾听。如果教师声音过小,学生努力听都听不清的话,就会索性不听了。但也不宜一直“高八度”,过大的声音,开始可以引起学生注意,但时间长了,就会引起听觉疲劳,反而容易让学生走神。“文似看山不喜平”,“讲”的声音也应如此,应该通过声音的高低变化、抑扬顿挫,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节奏之美,从而听得专注。一般情况,老师会在重点处提高声音,以引起学生注意。但有时,重点的内容故意压低声音说出来,让学生“倾听才能听清”,也会收到同样的效果,甚至学生会听得更专注。比如,英语教师在考查学生对教授的新单词的掌握情况时,读单词时故意把声音压得很低,学生必须凝神静气,仔细听声音,认真看口型,才能准确判断老师读的是哪个单词,从学习效果来看,“此时无声胜有声”。

3.讲的速度应适中,让学生听明白

外界信息经过大脑的处理才能被吸收,信息传递速度和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相匹配,听者才感觉舒服。语速过快,大脑疲于应付,容易疲劳,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时间长了,学生适应了,倒不一定影响听课效果,反倒让学生不敢走神,但这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开始阶段听课效果肯定不好;反之,语速过慢,传来的信息连续不上,也给大脑创造了“偷懒”的机会,同样容易走神。

4.讲的语调应适切,让学生愿听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声如玉珠滚落,音韵旋律之美跃然纸间,教师讲课的语调也应追求这种抑扬顿挫、变化之美。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把听课变成一种艺术的享受,从而爱“听”你的课。

■数学、语文教师/屈延坤

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其实首先是教师要做倾听他人讲话的表率——学会倾听学生发言、倾听同伴表达观点等等。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因此,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课堂上无论学生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明白了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流露出半点不耐烦,更不能生硬地打断他们的话。要努力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创新的观点、有价值的批评。但是由于受习惯的影响,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也变得不善于倾听了,常常打断学生的表述,希望听到“正中下怀”的回答,厌烦“不合我意”的理解。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教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语文教师/赵伊晶

有的学生因为怕老师批评而不得不听。 这叫做“伪倾听”。

“伪倾听”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其实,这是在“装”听,老师往往可以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他们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课堂。他们之所以这样板板正正地装出认真倾听的样子,就是为了避免老师批评,同时也是为了吸引老师的注意, 渴望得到老师的夸奖。

二是表面上在“听”,却不过脑子。低年级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刚提完准备哪些学习用品的要求,话音一落,马上就有学生举手问“老师需要准备的都是什么?”正所谓 “左耳进,右耳出”。其实这些学生在听老师讲的时候心思根本就没用到这里,而是思想上“溜号”了。这是典型的“伪倾听”。

■语文教师/张妍

在倾听这个问题上确实要防止“伪倾听”。

再说,“听”与“倾听”是不同的,有程度上的区别。大多数学生课堂上似乎在“听”,却不是在“倾听”,没有专心致志,似听非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倾听。学生不能认真倾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听”的内容、形式或同学的回答不感兴趣或者自我表现欲太强,只注重表现自己,而不理会其他同学的发言。我常常对学生说: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修养,让别人倾听是一种艺术。让学生加强自身的修养,就要约束他们认真去听,听清、听懂。

“专心听讲”的过程,也应该是提问题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听别人说完后举手提问,教师应该预留提问的时间。第二种方法是马上举手提问,将自己不懂之处及时地提出来。教师应对提出问题的同学及时的给予鼓励,让更多的孩子有提问的意识。

■语文教师/罗颖

倾听是一种后天习得行为,倾听能力随着经验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倾听呢?

在常规活动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习惯,把倾听要求明确得更具体。要求学生时时做到: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能集中注意地听,他说什么了?我听懂了吗?

2.别人在说话时,要保持安静,有礼貌地倾听;

3.能听懂并执行别人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检测同学们是否认真倾听的方法是:用复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在学生倾听同伴或老师表达之后,请学生尽量能够将他们听到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述,对复述的好的同学加以鼓励。此方法特别有效。

还可以在活动之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倾听。比如,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之前,对其他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重复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转述其他同学的回答;也可以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同伴回答,轮到自己回答时,答案和别人是否一样;或评价哪一个同学回答得最好,哪一个回答得不好等等。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兴趣。

■语文教师/刘丽丽

如果说听力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那么,倾听首先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习惯和能力,而学会倾听则是一种素养。学会倾听才会学有所获,学会倾听才会有所成就。

让学生明白:倾听不但要有耐心,还要细心,能全神贯注地听完别人讲话的同时才能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当然,倾听也有方法和技巧,所以需要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如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教师会找几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并提出要求:大声朗读注意不要丢字、落字或读错。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并及时指出错误。这样学生们都会全神贯注地读和认真地听,只有听的认真才会指出错误,得到表扬。还可以让学生们练习复述,如教师在上完《女娲补天》这一课时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简单复述,要让学生明白,只有认真听讲才能在复述时抓住重点,不罗嗦、不累赘。

■副校长/王庆伟

引导学生的“听”,我以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让学生懂得,在听、说、读、写这四项语文技能中,说、写是表达,听、读是吸收,吸收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善读才善写,善听才善说。让学生明白,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对讲者的尊重。高谈阔论是一种美,凝神静听也是一种美。

2.让学生学会倾听的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一要专心致志,不可漫不经心;二要边听边想,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三要目视发言者,和对方有表情、眼神的互动交流;四是必要时可边听边记。

3.让学生练就倾听的能力。在学生掌握倾听的方法后,要形成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监督和训练。对听的效果要进行检查,倾听训练要有灵活的方法和手段,如:让学生重复别人发言的内容;概括别人讲话的要点;续接别人讲述的故事;纠正别人发言或朗读中的错误;学习抓别人发言中的关键词;听老师读题进行抢答训练;进行词语和句子的听记训练,等等。

4.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能力的形成在于训练,习惯的形成在于坚持。教师要把督促学生倾听的规定或警示语张贴在教室,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并制定检查评比的制度,经常评比。例如:开展“倾听之星”评选,“我是听力小高手”评选等。注重对学生课堂倾听的监督,不但教师要监督,更要学生互相监督,在班级形成愿意倾听、善于倾听的环境和氛围,让倾听的意识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倾听的习惯成为自然。

■数学、语文教师/屈延坤

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听别人说话时应该全神贯注,要注视老师或同学的眼睛,不能东张西望、心猿意马,会倾听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倾听时不能打断对方的话,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意见或认为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也要礼貌地等待别人把话说完;要集中注意力聆听,听懂对方的意思。有些学生能力稍微差些,在听之前,老师要给学生提一些要求,如:“仔细听,想想他哪些地方说得好,跟你想的一样,哪些地方思考得还不够,你来帮他补充完整。”“听完后,让我们来给他当小评委,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这样,学生有了目的,就会更加注意地去倾听。如果有学生一边听一边做小动作,教师应悄悄走过去提醒他,或者把手放在嘴边发出轻轻的“嘘”声,或者做一个动作送去一个眼神来提醒学生。

这种训练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加深印痕,防止遗忘;同时也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素质,是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比如我在讲评“一条裤子30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比这条裤子多13元,买这样的一套衣服要多少元钱?”这一题时,先指名生A说说根据哪两个信息求出一个问题。生A说完了以后,我还不停手,再指生B站起来:“你能再说一遍吗?”

■教务主任、英语教师/呼日查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倾听,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在听”不等于“会听”,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教师要巧用教学手段(故事引诱、想象创造、生活运用……),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里学习,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使学生乐听。

在英语的课堂学习中,要让学生明确“发言”不完全等于“学习”,听老师和同学发言同样也是学习,因为“听”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激起更多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倾听方法,以便学生在练习中更好地“听”,在合作中“听”,在交际中“听”。

听问训练。教师要培养学生设计提问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的角度。学生在小组对话训练中,可设置一些问题或拋给其他同学“How about you?”,让学生适时判断回答,学生间即可检查出是否在认真听。

听记训练。在听力训练中,要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用笔适时记下有用的信息或作标记,从而构建思维导图。如在PEP六下Lets read的学习中,即可在听力进行前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方法记下要点、连出脉络进而复述。

排扰训练。生本课堂中,合作探究学习无处不在,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所听语言中去,而不被其他因素干扰,才能在理解、分析之后更好地吸收。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觉降低分贝,既能本组听到又不打扰他人。

猜你喜欢

同学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