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在课改中的角色

2014-07-18杜玉双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实施者林森战术

杜玉双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效实施课改,与学校的校舍无关,与生源无关,与师资无关,与地域无关,只与校长的先进办学理念、管理思想、治学方略有关。

首先,校长应该是研究者

有了研究型的校长,才会出现发展型的学校。那种经验型的校长,随着课改的深入,会逐步淡出学校管理层,或者被层出不穷、异军突起的后来者淹没。深入而系统地研究课改已经成为当下校长的岗位要求和专业素养,不然就会出现“说外行话,办外行事”的现象。

其次,校长应该是个设计者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航者,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校长的办学思想以一些空洞的口号和干涩的“语录”呈现,比如“教学质量是生命线,安全管理是生存线”、“把教学质量放在重要位置”等,有口号而无路线图。另一种情况是,校长的主要职能在分任务,比如“教研室要搞好集体备课”、“政教处要抓好学生纪律”等,缺乏整体谋划。前者只有战略思维,而缺少战术规划;后者只有战术行动,而缺少战略布局。这两种情况,是很多校长管理的缺陷和短板。课改的实施,要做到战略与战术相结合。这就需要进行整体管理设计,这个设计框架必须出自校长本身,否则,校长不可能对整体设计谙熟于心,也难以做到从一而终,甚至可能成为整体设计实施的障碍,致使本校的课改难以推进,最后不了了之。所以,作为校长,要设计出“要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干”、“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效果”、“有哪些问题,先解决什么”、“先进者与后进者怎么办”、“出现问题谁来处理”、“谁来总体把关”等等,只有做到这些,校长才能成为课改管理的设计者。

第三,校长应该是实施者

校长是布道者,更应该是苦行僧,只有以实施者的角色亲历亲为,才会稳步扎实推进课改。从蔡林森、崔其升到陈康金,无不如此。之所以很多学校的课改举步维艰,或停滞不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校长不认可事必躬亲的做法,也不去在决定学校发展出路的课改上付诸行动。究其原因,除了一部分校长的业务素养所限,大多数校长缺乏蔡林森、崔其升等校长的那种执着精神,以及坚定的求索。校长不要只做一个“发包人”,不能把自己的管理思路,以目标管理为由,“发包”给下属或其他人,这种方式是不可“获利”的。特别是在实际操作的具体层面,校长千万不能当“牧人”,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做“头羊”。

猜你喜欢

实施者林森战术
林森:现实,充满文学张力
中间战术
“最关键”的施工力量——决策者、执行者与实施者
一路踽踽独行
一路踽踽独行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失灵探析
巧用翻边战术
用“狼的战术”打伏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