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4-07-03顾韵华季赛吕巍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校企联合服务外包实践创新

顾韵华++季赛++吕巍

摘 要: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为依托,针对以往人才培养中与企业需求较为脱节的问题,探索了基于校企联合、以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服务外包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26-02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面对全球服务外包方兴未艾的趋势,人才短缺日渐制约产业发展。为此,教育部和商务部发布了多个有关文件,强调全面加强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1~2]。2011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商务厅发布《关于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11〕2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为江苏省20所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之一,试点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3]。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展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从2010级学生开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重探索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1 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设计出与企业需求贴近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进行了人才需求的广泛调研,涉及外资、合资、国营、民营等多种性质的企业。在此基础上,明确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服务外包企业需求、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能力需求、同时又具有较广知识面和较强能力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通过对当前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行业所涉及的三个主流技术方向Java工程师、.net工程师和移动互联工程师的深入分析,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平台+方向+综合实践”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

课程体系着力体现“重基础、强实践、注重企业适应能力”的全面要求。在注重语言基础、数理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重点强化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语言、沟通交流及专业技能课程。语言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4],我们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语言技能方向模块,着重强化学生的口语练习和阅读写作能力,增强学生对外交流的信心和能力,为培养国际化服务外包人才打下基础。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我们着力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由“认知教育、课程实训、企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四个阶段构成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其中企业实习是以服务外包产业的人才需求为标准,提供服务外包行业的企业实习实训,进行“准职业化”培养。毕业设计则结合企业项目需求,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

2 贴合企业需求,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采用课程置换的方式,置换陈旧落后的课程,增加新技术、实用技术类型课程,调整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接触行业前沿最新知识,及时跟踪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前沿,将最新的知识及时加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我们开设了《移动互联技术》《服务外包企业文化》《服务外包项目管理》等课程,引进服务外包课程教学内容与现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有机嵌入到现有课程教学之中。同时建立了丰富和完善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网上共享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并在教学中发挥其作用。

3 创新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式

为有效实施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建立了“N+3+1+1”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即将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划分为四个部分。其中:“N”指N门课程的实验,所有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语言技能课程等均配以相应的课程实验;第一学期的认知实习安排服务外包企业参观及企业专家讲座。“3”指第4~6学期分别安排为期一周的综合项目案例实训,主要由企业提供实训案例与指导。第一个“1”指第3学年暑期安排为期3周的服务外包企业见习;第二个“1”指第四学年的基于企业需求的实训、实习及毕业设计,包括第7学期服务外包企业综合实训环节,主要内容为服务外包所需技能、技术和工具应用强化以及项目实战模拟训练;第8学期为服务外包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学生主要在企业完成。多个实训项目和企业实习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4 校企师资互补,实施联合培养

为弥补单一渠道教师结构的不足,采用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适当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的方式,并且采用校内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实施联合培养。一方面加大投入、有效激励,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参加企业师资培训或去企业挂职,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程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引进,不断壮大兼职教师队伍。我们引进了十余名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开设了《服务外包企业认知》《服务外包项目管理》和《服务外包企业文化》等课程。校企教师合作开设了《移动互联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等实训课程,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5 结语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班除部分同学选择考研外,其他同学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其良好的适应性、对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创新精神得到了企业的好评,就业质量明显提升。我们的人才培养改革工作也获得了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今后我们将以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改革的经验为指导,进一步强化整个计算机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教高[2009]5号.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chinasourcing.mofcom.gov.cn/c/2009-11-23/44613.shtml.

[2] 教高厅函〔2010〕34号.关于在江苏、浙江两省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http://chinasourcing.mofcom.gov.cn/c/2010-11-04/80029.shtml.

[3] 苏教高[2011]16号.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名单的通知[EB/OL].http://www.ec.js.edu.cn/art/2011/5/17/art_4628_58597.html.

[4] 赵莉.适应服务外包发展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38.endprint

摘 要: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为依托,针对以往人才培养中与企业需求较为脱节的问题,探索了基于校企联合、以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服务外包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26-02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面对全球服务外包方兴未艾的趋势,人才短缺日渐制约产业发展。为此,教育部和商务部发布了多个有关文件,强调全面加强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1~2]。2011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商务厅发布《关于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11〕2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为江苏省20所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之一,试点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3]。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展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从2010级学生开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重探索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1 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设计出与企业需求贴近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进行了人才需求的广泛调研,涉及外资、合资、国营、民营等多种性质的企业。在此基础上,明确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服务外包企业需求、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能力需求、同时又具有较广知识面和较强能力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通过对当前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行业所涉及的三个主流技术方向Java工程师、.net工程师和移动互联工程师的深入分析,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平台+方向+综合实践”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

课程体系着力体现“重基础、强实践、注重企业适应能力”的全面要求。在注重语言基础、数理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重点强化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语言、沟通交流及专业技能课程。语言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4],我们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语言技能方向模块,着重强化学生的口语练习和阅读写作能力,增强学生对外交流的信心和能力,为培养国际化服务外包人才打下基础。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我们着力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由“认知教育、课程实训、企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四个阶段构成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其中企业实习是以服务外包产业的人才需求为标准,提供服务外包行业的企业实习实训,进行“准职业化”培养。毕业设计则结合企业项目需求,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

2 贴合企业需求,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采用课程置换的方式,置换陈旧落后的课程,增加新技术、实用技术类型课程,调整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接触行业前沿最新知识,及时跟踪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前沿,将最新的知识及时加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我们开设了《移动互联技术》《服务外包企业文化》《服务外包项目管理》等课程,引进服务外包课程教学内容与现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有机嵌入到现有课程教学之中。同时建立了丰富和完善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网上共享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并在教学中发挥其作用。

3 创新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式

为有效实施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建立了“N+3+1+1”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即将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划分为四个部分。其中:“N”指N门课程的实验,所有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语言技能课程等均配以相应的课程实验;第一学期的认知实习安排服务外包企业参观及企业专家讲座。“3”指第4~6学期分别安排为期一周的综合项目案例实训,主要由企业提供实训案例与指导。第一个“1”指第3学年暑期安排为期3周的服务外包企业见习;第二个“1”指第四学年的基于企业需求的实训、实习及毕业设计,包括第7学期服务外包企业综合实训环节,主要内容为服务外包所需技能、技术和工具应用强化以及项目实战模拟训练;第8学期为服务外包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学生主要在企业完成。多个实训项目和企业实习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4 校企师资互补,实施联合培养

为弥补单一渠道教师结构的不足,采用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适当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的方式,并且采用校内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实施联合培养。一方面加大投入、有效激励,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参加企业师资培训或去企业挂职,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程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引进,不断壮大兼职教师队伍。我们引进了十余名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开设了《服务外包企业认知》《服务外包项目管理》和《服务外包企业文化》等课程。校企教师合作开设了《移动互联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等实训课程,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5 结语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班除部分同学选择考研外,其他同学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其良好的适应性、对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创新精神得到了企业的好评,就业质量明显提升。我们的人才培养改革工作也获得了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今后我们将以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改革的经验为指导,进一步强化整个计算机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教高[2009]5号.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chinasourcing.mofcom.gov.cn/c/2009-11-23/44613.shtml.

[2] 教高厅函〔2010〕34号.关于在江苏、浙江两省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http://chinasourcing.mofcom.gov.cn/c/2010-11-04/80029.shtml.

[3] 苏教高[2011]16号.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名单的通知[EB/OL].http://www.ec.js.edu.cn/art/2011/5/17/art_4628_58597.html.

[4] 赵莉.适应服务外包发展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38.endprint

摘 要: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为依托,针对以往人才培养中与企业需求较为脱节的问题,探索了基于校企联合、以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服务外包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26-02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面对全球服务外包方兴未艾的趋势,人才短缺日渐制约产业发展。为此,教育部和商务部发布了多个有关文件,强调全面加强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1~2]。2011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商务厅发布《关于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11〕2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为江苏省20所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之一,试点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3]。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展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从2010级学生开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重探索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1 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设计出与企业需求贴近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进行了人才需求的广泛调研,涉及外资、合资、国营、民营等多种性质的企业。在此基础上,明确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服务外包企业需求、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能力需求、同时又具有较广知识面和较强能力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通过对当前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行业所涉及的三个主流技术方向Java工程师、.net工程师和移动互联工程师的深入分析,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平台+方向+综合实践”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

课程体系着力体现“重基础、强实践、注重企业适应能力”的全面要求。在注重语言基础、数理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重点强化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语言、沟通交流及专业技能课程。语言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4],我们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语言技能方向模块,着重强化学生的口语练习和阅读写作能力,增强学生对外交流的信心和能力,为培养国际化服务外包人才打下基础。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我们着力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由“认知教育、课程实训、企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四个阶段构成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其中企业实习是以服务外包产业的人才需求为标准,提供服务外包行业的企业实习实训,进行“准职业化”培养。毕业设计则结合企业项目需求,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

2 贴合企业需求,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采用课程置换的方式,置换陈旧落后的课程,增加新技术、实用技术类型课程,调整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接触行业前沿最新知识,及时跟踪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前沿,将最新的知识及时加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我们开设了《移动互联技术》《服务外包企业文化》《服务外包项目管理》等课程,引进服务外包课程教学内容与现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有机嵌入到现有课程教学之中。同时建立了丰富和完善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网上共享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并在教学中发挥其作用。

3 创新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式

为有效实施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建立了“N+3+1+1”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即将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划分为四个部分。其中:“N”指N门课程的实验,所有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语言技能课程等均配以相应的课程实验;第一学期的认知实习安排服务外包企业参观及企业专家讲座。“3”指第4~6学期分别安排为期一周的综合项目案例实训,主要由企业提供实训案例与指导。第一个“1”指第3学年暑期安排为期3周的服务外包企业见习;第二个“1”指第四学年的基于企业需求的实训、实习及毕业设计,包括第7学期服务外包企业综合实训环节,主要内容为服务外包所需技能、技术和工具应用强化以及项目实战模拟训练;第8学期为服务外包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学生主要在企业完成。多个实训项目和企业实习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4 校企师资互补,实施联合培养

为弥补单一渠道教师结构的不足,采用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适当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的方式,并且采用校内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实施联合培养。一方面加大投入、有效激励,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参加企业师资培训或去企业挂职,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程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引进,不断壮大兼职教师队伍。我们引进了十余名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开设了《服务外包企业认知》《服务外包项目管理》和《服务外包企业文化》等课程。校企教师合作开设了《移动互联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等实训课程,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5 结语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班除部分同学选择考研外,其他同学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其良好的适应性、对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创新精神得到了企业的好评,就业质量明显提升。我们的人才培养改革工作也获得了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今后我们将以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改革的经验为指导,进一步强化整个计算机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教高[2009]5号.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chinasourcing.mofcom.gov.cn/c/2009-11-23/44613.shtml.

[2] 教高厅函〔2010〕34号.关于在江苏、浙江两省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http://chinasourcing.mofcom.gov.cn/c/2010-11-04/80029.shtml.

[3] 苏教高[2011]16号.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名单的通知[EB/OL].http://www.ec.js.edu.cn/art/2011/5/17/art_4628_58597.html.

[4] 赵莉.适应服务外包发展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38.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企联合服务外包实践创新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城管服务外包引出城管权力扩大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