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车站暗挖法施工中导洞开挖方案比较

2014-06-28霍润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导洞中线监测点

霍润科 张 曼 黄 佳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学院,710055,西安;2.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030000,太原∥第一作者,教授)

导洞开挖是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群洞开挖展开了各类研究,如文献[1]、[2]通过采用破损面积的概念评估群洞施工的最佳方案,提出了群洞施工力学的理论;文献[4]对相邻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做了研究,探讨出相邻隧道相互影响的距离。

本文以北京地铁7号线双井站八导洞开挖为背景,利用大型有限元Ansys 软件模拟计算出2 种不同开挖方案中各个施工工序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土层扰动量,结合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推荐采用先开挖上导洞方案,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和土层的扰动程度。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背景

北京地铁7号线双井站位于广渠门外大街、广渠路与东三环中路交叉口东侧,7号线线路沿广渠路东西走向,站位周边建筑已经基本建成,多以高层建筑为主[5]。双井站采用地下两层双柱三跨的形式,采用暗挖法施工。车站主体长度237.60 m,标准段宽 23.10 m,总高 16.15 m,结构底板埋深约31.00 m,顶板覆土厚约13.99 m。现场地质勘测范围为58 m,采用现场勘查和室内土性测试,结果表明现场勘查范围内的土质情况分为3 大层:为人工堆积层(Qml)、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al +pl)、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1al+pl)。

1.2 导洞概况

双井站设有8 个导洞,每个导洞截面长4.00 m,高5.00 m,上下间距7.75 m,左右间距 4.00 m,上排导洞距离地面14.18 m。采用超前管棚对拱部地层超前注浆预加固,管棚选用φ108 的热轧钢管,搭接6 m。钢管沿隧道开挖轮廓倾角2°~3°设置,环向间距300 mm,钢管内灌注水泥砂浆;管棚中间打设 φ42 超前小导管,外插角 10°~12°,长度 2.5 m,环向间距300 mm,纵向间距1 m,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架与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喷层厚350 mm,格栅钢架纵向间距2 榀/m,钢筋网为 φ6.5 双层钢筋网,网格间距@ 150 mm,参见图1。

2 导洞开挖工序模拟

2.1 模拟假设

由于实际工程情况远复杂于模拟情况,因此采用部分假定:①将岩土体视为连续、均匀、各向同性介质,采用Drucker-Prager 屈服准则;②仅考虑围岩自重应力场,不考虑构造应力的影响;③不考虑地下水位影响和渗流影响。

图1 导洞横断面及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2.2 模拟工法设计

根据双井车站主体小导洞的实际情况,提出2 个方案:先开挖上导洞跳跃错挖法(方案一)、先开挖下导洞跳跃错挖法(方案二)。各方案的具体工序如下。

(1)方案一:先施工1号洞6 m 后及时支护,接着施工3号洞6 m 后及时支护,接着施工4号洞最后施工2号洞,各导洞掌子面纵向间距6 m;首排导洞全部施工完成后,先施工5号洞6 m 后及时支护,接着施工7号洞6 m 后及时支护,接着施工8号洞最后施工6号洞,各导洞掌子面纵向间距6 m。导洞施工使用上下台阶循环施工,相互错阶施工3 m。导洞施工流程为①-③-④-②-⑤-⑦-⑧-⑥。

(2)方案二:导洞的开挖进尺和开挖方式同方案一,导洞开挖顺序为⑤-⑦-⑧-⑥-①-③-④-②。

由于小导洞上方覆土厚度约为14.3 m,为了最大限度减小边界约束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采用距模型纵截面中心-30 m 处目标面进行分析。

2.3 参数选取

根据实际勘察报告[6],结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和隧道工程岩体分级[7-9]将土层分为五层围岩,围岩和支护的参数如表1所示。

2.4 建立模型

根据圣维南原理,模型采用3 倍开挖宽度范围,模型长120 m、宽60 m、高60 m,支护结构采用钢支撑,初衬按等效方法采用等效成混凝土。

表1 模型参数

3 模拟结果分析

由于整个模型较大,考虑到各方案导洞开挖工序较多,为了清晰地显示不同导洞开挖对地表沉降和地下管线沉降的影响,采用4 个关键施工点进行分析:①导洞1(导洞5)开挖至模型中部30 m;②上导洞(下导洞)完全贯通;③导洞5(导洞1)开挖至模型中部30 m;④导洞全部贯通。选取其中差别较大的模拟结果图,如图2 及图3所示。

从图2、图3 可以看出,两种方案模拟出的地表最大沉降都不在模型中线上,首排导洞开挖至中部时,方案一的最大沉降为2.89 mm,出现在距离模型中线-5.80 m 处;方案二的最大沉降为2.70 mm,发生在距离模型中线-4.00 m 处。首排导洞贯通时,方案一和方案二最大沉降点基本回归中线,最大沉降都发生在距离模型中线0.70 m 的位置,方案一最大沉降为9.96 mm,方案二最大沉降为8.27 mm。次排导洞开挖至中部,地表最大沉降点又发生了偏移,方案一最大沉降为12.70 mm,距离模型中线-0.70 m;方案二最大沉降为11.05 mm,距离模型中线-1.78 mm。次排导洞贯通时,导洞开挖完成后地表最大沉降点回归模型中线,方案一最大沉降为18.25 mm,方案二最大沉降为18.45 mm。提取两方案沉降槽数据绘制地表沉降对比图,如图4所示。

从图4 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不同,每一个开挖工序引起的地表最大沉降点出现的位置也不同。这与导洞的开挖先后顺序和导洞离地表距离有关。采用方案一先开挖1号导洞引起的地表最大沉降量离中心线的最大偏移为-5.8 m,采用方案二先开挖5号导洞引起的最大偏移量为-4.0 m,说明上导洞开挖对地表土层的影响程度要大于下导洞开挖。对比地表沉降对比图,发现方案一的地表沉降槽宽度要小于方案二,但是两种方案沉降槽宽度随着开挖步序的进行差别逐渐缩小。这说明采用方案一施工对土层的扰动范围小,有利于对地表沉降范围的控制。通过提取各施工阶段数据制作地表沉降统计表,如表2所示。

图2 上排导洞开挖至中部土体沉降图

图3 下排导洞开挖至中部土体沉降图

图4 地表沉降对比图

表2 各施工阶段不同施工方案地表沉降统计表

从表2 可以看出,首排导洞开挖占最终地表沉降的百分比,方案一为54.5%,方案二为44.8%。说明采用方案一施工时前期沉降大、后期沉降小,采用方案二施工时前期沉降小、后期沉降大。

4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对比

双井站车站导洞开挖实际采用的是方案一,现通过对比模拟和监测数据来分析模型的合理性。从双井桥开始纵向布设5 个主要监测断面,断面之间分为4 个小断面实施监控。车站横向监测范围为50 m,每个断面布设15 个监测点,其中车站中线左右两边15 m 范围内采用每3 m 布设一个监测点,同时在每个导洞上方布设一个监测点,在距离中线15 m范围外采用每5 m 布设一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布设如图5所示。

图5 监测点对比分析图

根据现场监测实际情况,挑选监测数据完整的D4断面监测点纵向沉降值进行分析。由于结构是关于车站中线对称,本文选取L4、L1、M 3 个监测点数据进行分析。图5 中竖向表示导洞开挖通过断面的时间,分析如下。

(1)从图5a)中可知,L4监测点在1号导洞施工通过断面时引起的地表沉降量为7.60 mm,沉降速率最快,沉降量也为最大,从L4监测点的位置来看,监测点位于1号导洞正上方,对地表监测点沉降影响最大。3号导洞通过断面时,地表沉降量和沉降速率要远小于1号导洞。说明导洞开挖引起的最大地表沉降发生在导洞正上方的监测点,同时离导洞越远,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越小。

(2)从图5b)中可以看出,在1号导洞和3号导洞开挖至断面时地表持续沉降,到4号导洞开挖时地表沉降量较小,在2号导洞开挖至断面时地表沉降量最大。从监测点布设图可以看出1号导洞和3号导洞关于L1监测点对称,2号导洞在L1监测点正下方,1号导洞和3号导洞开挖时地表沉降量分别为 3.32 mm、3.01 mm。1号导洞和 3号导洞对地表沉降的贡献基本上相同。2号导洞开挖时地表沉降量为5.13 mm,远大于1号导洞和3号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说明在1号导洞和3号导洞开挖所引起的土层扰动叠加区域内开挖2号导洞引起的地表沉降要远大于单独开挖导洞引起的地表沉降。

(3)从图5c)中可知,上排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比下排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要大。从图中可知,在2号导洞开挖之前,地表沉降曲线比2号导洞开挖后沉降曲线要陡峭,上排导洞开挖完成后地表沉降量为14.98 mm,下排导洞开挖完成后地表沉降量为8.89 mm。2号导洞和6号导洞的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最大,从监测点布设图可以看出2号导洞和6号导洞都是在土层扰动区域,而且2号导洞引起的地表沉降要大于6号导洞,2号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量为10.25 mm,6号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量为5.37 mm。

(4)从图5 可以看出,上排导洞开挖经过断面时,现场监测数据和模拟分析数据的差异比较小,主要的差异大部分发生在下导洞的开挖,而且滞后导洞开挖引起的差异大于先前导洞开挖,说明在模拟中上排导洞开挖对土层扰动比较小,应力释放比较小。

5 结语

(1)不同导洞开挖顺序引起地表沉降变化规律不同,这与导洞开挖顺序和导洞距地表距离有关。方案一最大地表沉降稍大于方案二,但土层扰动范围要小于方案二,这有利于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所以采用方案一进行施工比较好。

(2)地表监测点离导洞越近,所在的地表沉降速度越快,在导洞正上方时沉降速度最快;同时,在扰动区域开挖新导洞引起的地表沉降要大于单独开挖导洞的地表沉降。

[1]朱维申,何满潮.复杂条件下围岩稳定性与岩体动态施工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朱维申,王平.动态规划原理在洞室群施工力学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2,11(4):323.

[3]李术才,朱维申.裂隙岩体大型洞室群施工顺序优化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8,20(1):1.

[4]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施工图[R].西安: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0.

[5]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七号线勘察报告[R].西安: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0.

[6]TB 10003—200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S].

[7]王石春.隧道工程岩体分级[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8]TB 10121—2007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S].

[9]常瑞杰.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J].都市快轨交通,2010,23(2):83.

猜你喜欢

导洞中线监测点
PBA 工法暗挖车站导洞施工应力场分布研究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暗挖车站洞内地下连续墙施工导洞环境效应分析
不同覆跨比下洞桩法导洞开挖引发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课本内外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