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接触式车载发电器的原理 设计与实验*①

2014-06-27金永贵张国军

物理通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二极管磁铁电器

金永贵 张 杰 张国军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刘艳辉

(贵州大学理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1 引言

物理学是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在高等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做好理论与实际间的联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基本原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1,2].同时,物理学的基本特征及其重要性,也使大学物理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中普遍存在“大学物理基本原理与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脱节,大学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在工作中很难得到应用”的看法,这要求在大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其次,目前不同学科的交叉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引起相关学科理论及技术方面的突破.因此,有必要考虑如何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提高学生大学物理学习兴趣,并能够以物理学基本理论为工具解决相关学科面临的问题.

鉴于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开展本科生研究培训(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SRT)计划,尝试引导学生分组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去解决不同学科的问题,例如,利用接触力学理论解决原子力显微镜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问题,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研究DNA凝聚问题及非接触式车载直流发电器设计等.“SRT”计划的实施,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学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认识到物理学基本理论学习的必要性.这里主要介绍由3名参与“SRT”计划的本科二年级学生完成的“非接触式车载直流发电器设计”课题,并讨论该设计的应用前景.

2 非接触式发电机器的原理及设计

2.1 传统发电机原理

对于传统发电机,电磁感应原理是交流发电机的基本原理[3].转子在产生磁场的定子中旋转,使穿过转子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转子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如图1所示,当转子中ab边向下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中产生图1中所示的电流,从而使两并联发光二极管中的红色二极管发光;当cd边向下切割磁感线时,线路中产生与回路所示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从而使蓝色二极管导通.这是产生交流电最基本的原理.

图1 传统交流发电机示意图

2.2 车载直流发电器的设计及基本原理

结合自行车车轮结构特点,设计了图2所示的车载发电器.将线圈固定于自行车后上叉,而将永磁铁固定于自行车后轮辐条,当自行车行进时,永磁铁快速旋转,永磁铁的磁力线切割线圈,从而,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发生变化.由电磁感应定律[4],感应电动势ε为

回路中电阻为R,整个回路的电流则为

图2 线圈分布结构示意图

3 实验结果

如图3(a),将54只发光二极管并联接入车载发电器的电路中,二极管在电路中的极性方向相同.并联接入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车载发电器的实现情况,主要考察车载发电器是否可以实现,并在发电器工作的情况下,判定电动势方向变化情况(或者是电流方向);其次,展示各个物理因素对发电器效率的影响情况.

3.1 车载发电器的实现

上面已经提到车载发电器的设计思路,以此为基础,将如图3(a)所示的发光二极管组接入回路.当自行车车轮转动起来后,发电器能够输出一定的电动势,调整好图3(a)中发光二极管组的接入方向,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如图3(b)所示,4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均发光.由此可以说明,车载发电器已经正常工作,输出了稳定、单一方向的电流.

(a)发光二极管以“SRT”形式并联接入回路

(b)以车载发电器为电源的“SRT”样式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图

3.2 影响发电器的相关物理因素

实验发现影响发电器功率的因素主要有线圈的结构(铁芯的导磁性)、永磁铁强度、自行车车轮的旋转速度、安装距离(线圈和磁铁的感应距离)等.为了探究发电器的最优输出功率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包括采用不同的线圈(不同半径的铜丝、不同的匝数、线圈的内径和外径、线圈高度),改变永磁铁数目以及不同的安装距离(线圈与磁铁距离)等.实验采用两种线圈绕组,分别为绕组A及绕组B,线圈主要由铁芯(硅钢片)、铜丝绕阻组成.两种绕组均采用8块规格相同的永磁铁,等角度地附于自行车辐条上,距离轴心均为18 cm.

如表1,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考虑了线圈高度、线圈匝数及线圈与磁铁距离对发电器输出情况的影响.对于绕组A,对应的线圈高度、线圈匝数分别为18 mm,1 900匝,当改变线圈与磁铁距离,由3 mm增加到8 mm, 最大电压、最大电流、稳定电压等输出参量均显著降低.对于绕组B也具有同样的情形.当保持线圈与磁铁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线圈匝数及线圈高度,相应输出参量变化并不显著.对于以上实验,所有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将永磁铁数目减半,仍然等角度地附于车轮辐条之上,发电器输出功率减半.

表1 实验数据

4 结论

通过完成非接触式车载直流发电器设计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收获.

(1)该“SRT”计划主要由3名本科二年级非物理专业学生完成,通过实施该计划,学生不仅完成了基本的理论学习,还对基本物理理论有了进一步理解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增强了动手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2)通过调整并联发光二极管组方向,明确非接触车载发电器输出有效电动势及交流电,线圈与磁铁距离、永磁铁数目及分布对发电器输出功率影响显著.传统自行车车载发电器采用定子和转子间的相对运动来切割磁感线,其驱动采用车轮间的摩擦,因此影响行驶速度[5].非接触式车载发电器采用磁铁和线圈分离的方法,通过磁铁随车轮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消除传统发电器带来的摩擦.该发电器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作为夜间自行车行驶照明,通过进一步改进,还可以作为一种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的便携式手机充电器,避免野外生存期间手机等小型IT产品断电的情形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文蔚,苏惠惠,解希顺.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严燕来,叶庆好.大学物理拓展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4 马文蔚.大学物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5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二极管磁铁电器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奥田电器
电器创新设计两则
二极管及其典型应用电路仿真测试
Smart Shirts Generate Electricity
PIN二极管限幅器的电磁脉冲损伤特性试验
有机发光二极管中三重态激子的单重态转换
玩磁铁
控制电器的机器兔等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