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恽代英政党思想的转变历程及其马克思政党主义观

2014-06-26杨永利

关键词:恽代英

杨永利

摘 要:恽代英根据中国革命实际,阐述了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他的政党思想有着鲜明的工农色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而马克思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总结而来的政党主义观以及在俄国革命实践中不断成熟发展的列宁主义正是恽代英政党思想的形成之源。他的这一思想日益成熟,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的理解,对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及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恽代英;政党思想;转变历程;马克思政党主义观

中图分类号:D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056-03

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及社会危机空前严重,近代仁人志士不断追求建立一个主权独立及政治稳定的国家,这一历史使命便是通过政党来实现,必须走“以党建国”的道路,这是近代历史上各进步阶级所共同追求的。所以,政党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扮演着领导的角色。但是,中国的封建思想有着强烈的反政党特征,一些群众对政党还有着一定的误解,特别是对共产党的主张视为洪水猛兽。这就需要向广大群众及守旧势力灌输先进的政党观念。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者,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及青年运动的领袖,他曾担任国民党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有着深刻的政党思想。在其短短的三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逐渐形成其政党思想,他曾担任高校教师、杂志社编辑,特别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便积极投身国民革命运动,后因叛徒的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迫害。恽代英虽然牺牲较早,但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政党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没有照搬西方的议会政党理论,而是根据中国革命的国情,阐述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他的政党思想有着鲜明的工农色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其本人更是政党理论创新的先行者。总之,恽代英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家、理论家,在国民革命时期逐渐形成了其政党观念及主张,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的理解,这对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及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恽代英对政党由排斥到认同的转变历程

起初,恽代英注重发挥团体的作用,并以此改变社会,早在五四运动前,他便创建了互助社,这是武汉地区最为进步的社会团体。五四运动后,他便加入少年中国协会,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同时,他还创办利群书店以更好地传播新思想。他认为:“革命团体是勇猛而纯洁的,能够谋国家发展,是拯救民族危亡的良策。”显然,恽代英也承认革命团体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对政党“嗤之以鼻”,他曾说:“我是一个痛恨政党的人,我不相信政治运动,更不值得让我们做出贡献。”起初,恽代英对政党的反对也有一定的道理,民国初年的共和立宪制度在经过袁世凯复辟后,政党这一概念遭受了空前的践踏,直到五四运动前,很多人对政党还抱有一定的偏见,陈独秀当时就曾说:“人们终于觉悟了,他们认识到政党已经成为历史上的名词。”但是,恽代英在五四运动的洗礼中逐渐认识到了政党的作用,他认为政党对于国家是个有益的团体,不能因为历史而全盘否定政党的价值。恽代英对此劝告中国青年应多参与政党的活动,他说:“一般人认为中国不需要政党,或说国民党是多么的腐败,其实他们不知道如果中国没有正当,中国的命运将永远掌握在一群狐群人手中。[1]”由此可知,恽代英早已摆脱“群而不党”的怪圈,他认为当代中国应有政治主张明显的人群结为大党,以集合革命势力,改造新中国。民国建立后,随着民主政体的建立,恽代英主张实行西方国家那样的政党政治,由一党组织内阁,其他政党有监督作用,这样政府就可以兼听多方声音,避免专断行为的发生。所以,恽代英积极组建政党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联合全国军政界及社会上有声望的人士,组建强固有力的政党,借以监督政府,指导国民。”

恽代英认为现代的政党不应像以前那样的狐朋狗党,专门结伙打劫的团体,而是一种有着伟大的党纲并为之奋斗的政党。在恽代英看来,真正的政党应是大公无私,为国家及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以前的政党是私人团体的集合,没有好的党纲及目标,故理想的政党应符合正义原则,以解决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一个政党不但要担负起日常的政治责任,而且他还需要为了国家利益击败一切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同时,他对救国的政党有着很大的期望,他认为只有这样的政党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国民革命时期恽代英的政党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其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应用于中国的实践,具有一定的零碎性,特别是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破产,使得国民对政党抱有很大的误解。由于恽代英对国外政党理论认识不足,使得其对政党知识较为欠缺,在政党探索上还处于初步阶段。然而,他的理论探索构成了二十世纪初毛泽东建党学说的重要来源。另外,恽代英的政党学说反映了其对孙中山政党思想的认可,他非常赞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并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具有一致性,他多次强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为中国人民谋福利的,能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2]”

二、“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政党思想及其革命主义情怀

恽代英认为人民群众是政党的基础,政党需要唤醒全国人民的意识及行动,这样在全世界都没有可以对敌的。同时,他归纳出唤醒群众的方法及路线:首先,在革命初期应注重工农的教育及团结;其次要研究他们的思想及问题,引导他们加入我们的政党,这样革命的力量才能壮大。其实,恽代英并没有单纯地去鼓动群众加入政党,认为革命最重要的不但要教育他们革命,而且还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为此闹革命。他直截了当地提出政党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谋福利,同时要让群众认识到我们的行动及动机。为此,他提出党员要接近群众,探知群众的生活及需求,这样群众才能相信我们,革命工作才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恽代英较早地认识到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源头。早在国共合作时期,恽代英便意识到政党应是各阶层进步分子的集合,“所以我们应将最富有水平及能力的人介绍入党,一切被压迫的阶级都可以有我们的党员,这样政党就可以指挥其相关方面的群众。”恽代英认为国民党民意基础很广,而共产党则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能真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所以,他认为革命的政党就应以工农群众为主体,其胜利成果也应由他们来分享。

恽代英认为政党的纲领应根植于中国政治环境之中,解决广大群众所面临的真正问题,这是一个政党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区别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准。在恽代英所处的时代,各种政党都有着各自的纲领或主义,而大多数都脱离实际及人民大众,恽代英将政党的主义、群众、党员等作为一个有机结合体,认为符合广大民众权益的主义才具有生命力,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政党的主义不是一个空洞的学说,其是根据被压迫人民的要求而形成的,具有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其伟大就在于其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提出具体的主张,并为此奋斗。”他同时指出政党的纲领或主义不应高高在上,要有实际的载体,要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否则主义只能成为空谈。从这里可以看出,恽代英的政党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要求,其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其任务政党的主义不但要宣扬自己的立场,而且还是党员行动的指南,这样政党才能统一群众的耳目,他曾说:“我难道真的永远衷心于本党么?这可不一定,如果本党丢掉了马克思主义,我会起来反抗的。[3]”他认为党员就是具有一定政治立场的人,不同于那些不无学术的政客。所以,恽代英非常注重对党员的主义教育,强调先要让自身彻底明了主义。

三、恽代英马克思政党主义观的形成之源

实际上,恽代英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转变有一个必然的前提,那就是从马克思或其他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继承者那里获得有关政党思想的启蒙之源。从1846年开始,马克思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和地位问题。他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共产党的认识存在偏见。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眼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只停留于无产阶级运动的边缘一带,其运动手段仅仅是依靠宣传而已。但马克思却坚决主张,共产党要深入参与到阶级斗争中来,并通过革命实践帮助无产阶级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此外,马克思还根据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共产党不是布朗基主义、或者巴贝夫主义、或者雅各宾主义的代理政党,更不是可以代替人民、凌驾人民进行所谓革命的政党。由此说来,按照马克思政党主义观的基本观点:要避免无产阶级的普遍利益转变成一个“开明少数派”或“不朽的人民领袖”的集中形象;无产阶级劳动者们只有经过阶级斗争的洗礼才能提高他们的总体价值。在此过程中,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并非集中形象或总体价值的化身,而是在阶级斗争的不同历史阶段不断参与调节工作的思想者和实践者。所以,完全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救世主,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眼中的摆设,而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为解放被压迫的无产阶级而生的,也是带领人民群众支持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路人。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是要代替、超越或者脱离无产阶级本身,而是引导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之路实现最终的解放。这是马克思政党主义观与其他政党思想的根本区别。

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送到中国,其中也包括了马克思政党主义观。当恽代英等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接触马克思主义时,实际上也是在接触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主义。所以,恽代英政党思想的形成与列宁的马克思政党主义观关系密切。从1900年到1904年,列宁连续撰写了两部关于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著作,分别是《怎么办?》和《进一步、退两步》,集中反映了他对马克思政党主义观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列宁明确划清了无产阶级队伍中思想高度自觉的少数派与立场犹豫的多数派、先锋队与普通人民群众、无产阶级政党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界限,并强调了他们之间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列宁建议,在无产阶级政党内外可以按照自觉和组织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其中党内两个,包括职业的革命家和非职业的革命者;党外三个,包括只有在重大阶级斗争实践中才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工人组织或工人分子、只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监督但日常并不过多参与政党活动的工人组织或工人分子、紧密团结在无产阶级政党周围的工人组织或工人分子。其次,列宁一系列关于政党建设的制度规划完善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内部组织结构。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在阶级斗争中必须保持一定的秘密性,因而政党活动的内容和行事范围不宜过大。这不同于一般工人阶级为争取经济权益而发起的规模庞大的抗议组织。在此基础上,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内部的“民主性”在革命彻底胜利之前是不能够过多提倡或赋予的,其内部结构一定是“集中的”,甚至是“官僚的”。政党建设的原则始终是“自上而下”的。这就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经受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考验、具有丰富政党职业经验的领导集体手中。而领导集体必须以钢铁般的意志和纪律来引导、规范党内的组织生活。然而在俄国的革命实践中,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纪律在一小部分人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他们迫于生存环境的压力力图摆脱革命纪律的束缚,甚至指责列宁的政党思想是雅各宾主义的翻版。恽代英后来在其政党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意识到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在政党问题上继承和发扬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的观点,为他后来政党思想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进而愈发成熟奠定了基础。

四、恽代英马克思政党思想的成熟及其对“国共合作”的认识

恽代英对政党的认识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其与国民党右派的决裂。他强调要用革命的政党来改造中国,为此他积极参与政党活动,先后加入国民党、共产党。然而,随着他对共产主义理解的深入,并看到国民党自身的腐败,逐渐与国民党划清界限,向共产党靠拢,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早期拥护孙中山的领导,认同他的三民主义,他认为:“民生就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即未来的大同主义。”所以,恽代英当时非常赞同这样的主义,他强调国民党的责任就是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实现三民主义,即最终实现民族平等自由,引导中国走向共产主义。然而,他认为国民党内部很多人并不理解革命的本质,思想上缺乏革命精神,正是由于革命积极分子的加入才有国民党左派,并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来淘汰假革命分子。但是,国民党右派却在势力上占据上风,这种努力最终未能实现,他最后得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无产阶级从事革命斗争。恽代英的这一认识与五四运动后世界观的转变有很大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情况下,恽代英经常参加革命实践,这对其政党观的转变有着重要影响。他认为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解放工农,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及工厂的管理问题。他认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但要注意本机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要站在最前线领导他们斗争。[4]”所以,恽代英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深刻认识,凸显其政党思想中的无产阶级立场,这也是其政党思想的归宿。

恽代英认为党的纲领是号召人民群众的理论,这就需要对纲领的解释应具有统一性,“如果有人对纲领的解释有特殊的主张,这便分裂了党的群众及党员的趋向,所以党员要认真研读党的决议及宣言等,不能将我党主张视作他党主张,这样才能统一耳目,发挥更大的力量。”另外,政党不但要有精神纲领,而且还应具备如何实施的对策,否则这样的纲领便是一种空谈,令人无法信服。所以,政党应具备纪律这一要素,恽代英认为不用纪律来维护政党的秩序与活动,号令就不行,组织会涣散,这便是孙中山领导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一个政党应具有严格的纪律,能号召数十万党员在命令下一致活动,否则党虽大而无力,更难提担当历史使命。恽代英还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加入政党,二十年代他便在《学生杂志》上发表《关于学生参加政党问题的建议》中提到,如果一个政党有好的纲领,忠实的党员,那么他就是一个正义的作战队伍,青年学生就应该服从他,同他一起作战。同时,他提出“对国内军阀及国外帝国主义还有一个大革命,作为国家我们需要联合,应热忱的为中国作战的旗帜下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富有纪律性的大团体,最终脱离各种束缚。”所以,恽代英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加入政党,并对国共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结语

综上所述,恽代英以其深厚的“为人民谋福利”的革命情怀以及对中国革命环境的深刻理解,实现了他政党思想从排斥到认同的根本转变,最终承认了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主导力量与地位。他的马克思政党主义观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以及列宁对俄国革命的深刻总结,促使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大力倡导国共合作、不断为中国革命发展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文华.恽代英政党思想述略[J].理论界,2012(9):93.

〔2〕恽代英.恽代英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8.

〔3〕朱浩.浅谈恽代英革命政党组织工作理论[J].江汉大学学报,2007(1):85.

〔4〕燕东.国民革命时期恽代英政党思想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10):53.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恽代英
勇担时代重任
恽代英:“我是共产党员,必须革国民党反动派的命”
“永鳏痴郎”恽代英:十年独身报亡妻
“永鳏痴郎”恽代英:十年独身报亡妻
恽代英的对联,既有才又有情
恽代英的对联,既有才又有情
恽代英的两副对联
恽代英思想研究综述
《中国青年》创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