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安国生卒年及是否献《古文尚书》考

2014-06-26陈冉白杨

陈冉+白杨

摘 要:西汉时期,中国出现了很多儒学大师,其中卓有成就的儒学大师就有孔安国,然而现存的史料对其生卒年及相关生平事迹记载多有隐晦不清的地方。本文旨在根据现有史料对其生卒年进行考证,主要以孔安国任侍中博士、任谏议大夫及任临淮太守时间为坐标参考系,并对《古文尚书》进行考证,以求考证出新的结论。

关键词:孔安国;生卒年;《古文尚书》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030-02

一、孔安国的生卒时间考证

对于孔安国生卒年现存的研究有众多说法,此处笔者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胡平生先生[1]以两序为主折中全部材料,排列出了一张“孔安国大事年表”,推断孔安国大概生活在公元前158年——公元前98年。张固[2]借鉴胡平生先生所列,并对“孔安国大事年表”重新排列,推断孔安国大概公元前149年——公元前90年。丁晏[3]认为其应“生于景帝初,元狩五年三十岁,将几四十岁卒。”单承彬[4]认为其应生活在“略生于景帝初期(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50年),卒于元鼎、元丰之间(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05年)。根据以上考究,可以得出两种结论:一是认为孔安国大致活了60岁左右,二是认为孔安国大致活了40岁左右。孔安国生活在哪个时间段,在世时间是多少年,这两个疑问还是值得我们考榷的。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史料来考究一下在世时间哪个更加合理。根据有料记载的孔安国生平事迹来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其不同任官时期来考证。

孔安国的生卒年到底是哪个阶段呢?本文试图以孔安国任侍中博士、任谏议大夫及任临淮太守时间为坐标,希望以此考证出新的结论。

1.以孔安国任侍中博士为坐标

《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到:“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早卒。”

《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召丞相、御史、列侯……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三年春,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五年春,罢三株钱,行半两钱,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夏六月,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由上文得知建元五年即公元前136年。

《汉书·贾谊传》中记载:“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岁馀,最少。”

《资治通鉴·第十八卷》载孔安国为博士时在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胡平生等先生已详细考证了《孔子家语》,认为此书并非伪造。当前,虽然《家语·后序》的真实性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考察,但是笔者假定其为真,再以其他史料来验证此论。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有记载:“余述皇帝以来,至太初而乞。”安国为今博士,也就是说安国做经学博士是在武帝时期,而文帝时期召为博士的贾谊最为少,差不多二十多岁的时候,最小年龄也应该是二十好几。公元前136年初置博士,此时安国若任博士二十岁馀,那出生年份应该是公元前156年左右,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为博士置弟子,安国当时已任博士是符合前后史料的。综上安国的出生年份大约在公元前156年左右。

2.以孔安国任谏议大夫为坐标

所列史料如下: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

《孔子家语·后序》中记载:“孔安国字子国,孔子十二世孙,少学《诗》于申公。”

《孔子家语·后序》中亦记载:“年四十为谏议大夫。”,“元封年间,吾仕京师。”(《孔子家语·后序》史料较晚,在当今学术研究中对其真伪莫衷是一,在此我们暂且认定其的真实性。)

《汉书·儒林传》中记载有:“武帝初即位,……申公时已八十馀……”(即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申公已逾八十。)

通过上述可查史料我们可知在孔安国任谏议大夫之前的一些人生经历,他是孔子的十二世孙,对儒学肯定从小是耳濡目染,这种良好的家学氛围让其从小对儒学经典都有一定积淀,少学《诗》于申公是完全有这种可能性的。而且古人年少时期我们可认为十五岁以前,正是由于少时知识的沉淀,才可能凭此升迁至谏议大夫等官职。元封元年为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18年初置谏议大夫,孔安国最早于公元前110年任谏议大夫是符合史料分析的,提到仕京师,若孔安国赴京任谏大夫,其自言四十岁为谏议大夫,又由此可推出孔安国最早生于公元前150年。

3.以孔安国任临淮太守为坐标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早卒。”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元狩六年,武帝初置临淮郡。”

《汉书·楚元王传》中记载:“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猝之难,未及施行。”

《孔子家语·后序》中记载:“元封年间,吾仕京师。”

元狩六年即公元前117年,初置临淮郡,以此推算,安国最早任太守也就是公元前117年,六年以病免,即卸任时间大致为公元前111年。上述我们说到元封年间任谏议大夫,那言下之意在安国任太守期间应该是在元封之后的太初年间,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与史料皆符合,那六年病免即公元前98年,第二年含恨而去。武帝时期曾发生过几次较大的巫蛊事件,其时间依次为:元光五年,太史元年,征和二年春,征和二年七月。然而后三次的巫蛊事件都是在天汉后发生的,由此可知,孔安国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遭遇巫蛊事件,第二年带着遗憾离去。《史记》中最让人关注的字眼就是“早卒”,什么算是“早卒”?除了指离去的时间早之外,古人还有惜才怀缅的意思。古有文献资料可以作证:吴光耀在《古文尚书正辞》中提过:“又或惜其人功业不终,亦曰蚤卒。”司马迁在《史记·鲁世家》中提过:“武王蚤终,成王少。”在《史记·楚世家》中提过:“螕熊子事文王,蚤卒。”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非惜年不称德亦叫“早卒”。由上可知安国卒年可能在公元前97年—公元前90年。

上述其他说法的观点描述了孔安国的一生,我们通过上述四点对于孔安国生平中的不同时期,可以得出的结论即公元前156年左右出生,少学于申公,公元前118年左右任侍中博士,公元前111年左右任谏议大夫,公元前104年左右任临淮太守。大致生于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卒于公元前97年——公元前90年,年终60岁左右。

二、孔安国与《古文尚书》

孔安国是否献书一直是历史上争议比较大的话题,大部分学者认为孔安国献书,小部分学者认为孔安国没有献书,认为这是不存在的历史事件。孔安国到底献书与否,在此,笔者认定孔安国当献书的,并通过下列史料来考证。

《汉书·孔光传》中记载有:“安国,延年皆治《尚书》为博士,安国至临淮太守。”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恭王往入其宅,问鼓琴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汉书·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因以起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兹多于是矣。遭巫蛊,未立于学官。安国为谏大夫,授都尉朝。”

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中记载:“诗始萌芽,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於学官,若必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违明诏,失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甚为二三君子不取也。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絶,法度无所因袭.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唯有易卜,未有它书.至孝惠之世,乃除挟书之律,然公卿大臣绦灌之属咸介胄武夫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猝之难,未及施行。”

闵若瞿[5]说:“苟悦《汉纪?武帝纪》中记载:‘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多十六篇。武帝时安国献之,会巫蛊事,未列学官。于安国后增一‘家字,益足补《汉书》之漏。”

王鸣盛[6]在《尚书后案》中记载:“宋本《文选》的刘歆《移书》亦有‘家字。”

王国维[7]先生曾经说过:“安国虽读古文以今文,未必别为好写藏之而后献诸朝,其迟之已久而始献者,亦未必不因写书之故。”

根据上述史料我们仔细分析,安国时任武帝《尚书》博士,武帝已经明昭求书孔家有众多藏书,没有不献书的道理。综合当时武帝的“独尊儒术”的政策,当时对儒学经典尚有研究的人都可得官职,所以在这种氛围之下,安国不可能不去献书。既定安国已然献书,那是安国亲自献书亦或是其家人帮忙献书?笔者认为两者皆有可能。上述考证安国卒于公元前97年—公元前90年,献书在天汉以后(即公元前100年),由此得知安国亲自献书是有这种可能性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安国没有亲自献书,是其家人帮其献书,也是有这种可能性的。由上述史料得知,安国没有献书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尚书》本来就诘屈聱牙,先秦时期的文字本来就难以认出,而整理《古文尚书》必定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安国自从仕以来,身居要职,从侍中博士,谏议大夫到临淮太守,经常会伏案办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整理这些古籍。综上所述,孔安国献书的史实是不可争辩的,至于是他亲自献书还是他的家人帮他献书都是有这种可能性的,所以孔安国对《古文尚书》的贡献即是让我们重温了古文字,更接近《尚书》原本面貌,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容小觑的。

参考文献:

〔1〕胡平生.日本古文孝经孔传的真伪问题[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张固.西汉孔子世系与孔壁古文之真伪[J].史学集刊,2008,(6):75-86.

〔3〕丁晏.论语孔注证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单承彬.论语源流考述[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闵若瞿.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2,(8):167-173.

〔6〕王鸣盛.尚书后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王若民.王国维的尚书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1997,(6):62-67.

(责任编辑 徐阳)